阿甘
開會時的“便裝”
在機關,尤其是黨政機關工作,一些比較正式的會議、活動場合,需要穿正裝,有時則會專門要求著便裝。
2015年7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部分專家和企業(yè)負責人的意見建議。當天,獲邀的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穿著他那標志性的紅色T恤衫出席座談會。結果,藍白叢中一點紅,特別惹眼和打眼,一散會就成了多家媒體采訪圍堵的對象。
會后,更有媒體評論說:“周鴻祎,不會錯過任何一個炒作和宣傳自我的機會!”過了一段時間,周鴻祎在電視上親自抱屈:“說我炒作,真是冤枉。其實,那就是個烏龍事件!”據他所言,那次會議,他本來準備穿正裝,并備好了西裝領帶。結果,正式通知,請勿穿正裝,著便裝出席。他理解的便裝,就是這件衣服。
其實,機關里的正裝,一般男士特指穿西裝系領帶,女士則為顏色和款式較為莊重的職業(yè)套裝。正式場合的便裝,一般男士特指襯衣配夾克衫,女士則為顏色和款式可以略微活潑的職業(yè)套裝。
一些正式場合,要求著便裝,主要是為了適當緩解或稀釋過于莊重嚴肅的氣氛,暗示參會人要重視但不要過于拘謹。
報告里的“圈閱”
就機關公文而言,領導在上行文,比如“請示”上進行圈閱,就表示同意。但對于報告,基本上所表達的意思只是,我知道了。至于,領導的態(tài)度是認同,還是有其他想法,則需要根據具體事項作進一步揣測分析。
某地,一個開了很長時間的小吃餛飩店,涉嫌違規(guī)無證經營被地方取締,然而由于味道好街坊四鄰都接受了它的存在。機關領導對這則新聞作出批示,請辦公廳有關部門前去了解詳情。
調查組的同志回來之后,據實向領導呈送了報告。報告的結論是無照經營屬實,造成街坊四鄰不便也屬實,經初步協(xié)調,該小吃店老板已同意到附近菜市場賣生餛飩。
機關領導對這則報告進行了圈閱,沒有提出明確意見。
不久之后,機關領導又重新提到了此事。對處理結果,并不完全滿意。政府辦公廳的辦事人員進行蹲點調研。一個月之后,經多方協(xié)調溝通,該餛飩店在附近重新選址開張了,街坊四鄰都很高興。
新的報告呈送后,機關領導很快就批示:很好!老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如此看來,對于報告上的圈閱,有時表示領導認同,有時表示領導知悉,有時則還有希望更進一步的意思。
電話里的“放心”
對于領導交辦的事項,我們要盡快抓落實,這是基本原則。
但總有一些事項,由于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并不能很快辦結。對于這樣的事,我們應該及時告知領導進度。
不然,領導主動找上門來問,實際就已經表示對你的辦理進度不滿了。領導電話里的“放心”,其實是“不放心”,甚至還暗含有督促批評的意思。
表揚后的“不足”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表揚,都不喜歡談不足。
每次人事部門考察干部,在民主測評談話時,慣例都會問這個干部“優(yōu)點是什么?”“還存在哪些不足?”
我們往往能夠說出一大堆優(yōu)點,對不足則往往輕描淡寫、一掠而過。有時,人事部門的同志,緊緊揪住不放,我們才會象征性地說上那么一句兩句。
這一句兩句不足,對人事部門而言,其實分量很重。
一位長期在國企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朋友稱,他們每次出去考察分公司經理,領導為了節(jié)省時間,總會說:“優(yōu)點就不說了。把了解到的不足,告訴我就行!”
私下里的“批評”
領導對工作一般要求都比較高。如,辦文辦會辦事的規(guī)范度、嚴謹度以及執(zhí)行力度。因此,挨批是常有的事。經受不住批評,不從批評里面醒悟,就很難真正成長。
一些同志,心理比較脆弱。面對領導批評,惴惴不安、郁郁難抒,以至于成了心病。其實,大可不必。雖然,我們都想被領導贊賞和表揚,但其實批評和訓斥才應該是工作常態(tài)。
因為,你做得對,那是工作常態(tài),領導不會一直表揚。你做得不對,領導才會出面批評,這是由領導本身的監(jiān)督指導職責所決定的。
如果領導私下里專門批評我們,除了極少數(shù)屬于誤解或心情不好,絕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我們的工作確實存在瑕疵或疏漏。但事后,尤其是事過境遷、云淡風輕之后,你再回憶起來,往往會對這些訓斥心存感激、感恩、感懷。
態(tài)度上的“閃爍”
有時候,領導在對待一件事情的態(tài)度上,會表現(xiàn)出模棱兩可或含混不清。
這種情況,要么是領導還沒有考慮清楚,還在權衡之中,并沒有定論;要么就是另有深意,只是不便明言罷了。這種情況,你如何去辦?更考驗你領會領導意圖的能力和水平。
對部門呈送的講話草擬稿,領導說“再摳摳”“再斟酌一下”“多征求征求意見”,這很可能意味著,領導對這一稿還不太滿意,但又說不出具體在哪。
領導找一個干部談話,反復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工作能力強只是一個方面”,并囑托他注意和同事們搞好關系。其實,很有可能是在提醒或批評他,過于孤芳自賞,不善于團結帶領群眾,民意基礎弱。
不經意的“提醒”
有時,領導會在一些看似非正式的場合或不經意的情況下,給我們一些善意的提醒。
這些提醒,要么是個人的生活細節(jié),要么是工作的規(guī)則程序,要么是你聽不到的不同聲音。愿意給你提醒的領導,一般都是屬于經驗豐富、情商較高的領導。
這種提醒,體現(xiàn)的是高明領導藝術,釋放出的是關心愛護下屬的溫情信號。因為,相對于出事之后的訓斥、補救或處罰,這種屬于預防性質的提醒無疑彌足珍貴。
領導作的“修改”
一些重要文稿,中間過程會幾經反復。在這個反復過程中,領導會對文章的框架、內容、標題或個別字句提出意見,有時還親手進行修改。
有的領導非常謙虛客氣。改完之后,還寫上一句:“稍作修改,僅供參閱!”
如果是原則性意見,就應該重新起草、補充或修訂;對于個別字句上的修改,除了明顯技術性錯誤,都必須不折不扣、完完整整被吸收到文稿之中。
凡領導親自修改的地方,一定是領導認為意有不足、需要特別強調和突出的地方。
>>溫馨提示
對領導意圖的領會精確與否,決定了我們辦事的質量和效率。機關“暗語”,是領導意圖以及機關規(guī)矩、慣例、文化的曲像化表達。
以上“暗語”,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未必就一定具有普適意義。
因為現(xiàn)實生活,遠比這些前人總結出的經驗,更加豐滿、具象和多變。只要保持敬業(yè)謙和的態(tài)度,多向領導同事學習,才會上手快,讓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更強。
摘編自人民論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