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從自然中汲取生命的營養(yǎng),感受世間萬物的美麗和脆弱,
將自然納入為我們生活中始終相伴的話題。
第三極的饋贈
作者: [美]喬治·夏勒
譯者: 黃悅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從未有一本書能令人更關(guān)心那片荒野,并更認真地思索我們該做些什么。喬治·夏勒博士20世紀80年代受邀來到中國,在四川和羌塘開展大熊貓與高原有蹄類動物的研究保護工作。此后,他一直關(guān)心著中國野生動物和它們的棲息地。在本期專題中你們將會多次看到他的名字。本書以夏勒踏遍青藏高原追蹤藏羚羊為主線,穿插他在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亞、蒙古國和巴西等國考察的13個故事。他將深奧的科學研究與公眾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對生命的尊重結(jié)合起來,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野生動物傳奇。
種子的勝利
作者: [美]索爾·漢森
譯者: 楊婷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沉睡了兩千年的種子,為何還能再發(fā)芽?為了尋找豆肉蔻與胡椒,竟然促成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中東的小麥種子,如何決定了不同國家的命運興衰?在本書中,暢銷書作家、生物學家、野生動物保護者索爾·漢森(Thor Hanson)帶領(lǐng)我們跨越全球,去追尋種子在這個星球上的故事。從自家的后院到西雅圖的咖啡館,從花圃園林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走來,我們會遇到園丁、植物學家、探險家、農(nóng)民、歷史學家和修道士,體驗一段充滿趣味又有著智力快感的科學冒險,共同見證生命的優(yōu)雅與奇跡。
北極夢
作者: [美]巴里·洛佩茲
譯者: 張建國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巴里·洛佩茲(Barry Lopez)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學作家之一,是當代從倫理角度重估人類生態(tài)行為的主要代言人。在5年深入考察的基礎(chǔ)上,洛佩茲揭開了北極的神秘面紗,用科學的嚴謹與詩意的表達,描述了北極地區(qū)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從洋流、冰川、土壤,到動物、植物,再到土著居民、探險者、科學考察家、開發(fā)商……重塑我們對北極的認識,同時也對西方的傳統(tǒng)價值觀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書曾獲198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gòu)類),堪稱北極題材的生態(tài)文學經(jīng)典。
雜草記(上下冊)
作者: [日]柳宗民/三品隆司
譯者: 燁伊/虞辰/曹逸冰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人們總是習慣將不知道名字、長得也不夠漂亮的草統(tǒng)統(tǒng)歸為雜草。它們生長在田間、路邊、河畔,因太過尋常而被熟視無睹。著名園藝家柳宗民卻沒有忽視這些不起眼的小草。“只要認真觀察,再不起眼、再無趣的植物都蘊蓄著生命的堅韌與美好?!彼詫I(yè)的眼光去觀察、去體悟,并娓娓道來每一株普通雜草的獨特與不凡。在他筆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麗與功用,配合三品隆司手繪的120幅精美插圖,帶我們走進小草的世界。
鳥的感官
作者: [英]蒂姆·伯克黑德
譯者: 沈成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做一只鳥是什么感覺?貓頭鷹如何在夜間飛行?火烈鳥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遙的暴雨?鷸連續(xù)遷徙上萬公里,雨燕在飛行時休息,幾維鳥嗅到泥土中的蚯蚓—本書援引幾十年來鳥類行為學、生理學、解剖學的研究成果,帶領(lǐng)我們深入鳥類的感官世界,探尋這些飛翔的(或者不會飛翔的)精靈的奧秘。
蒂姆·伯克黑德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動物行為學和科學史專業(yè)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研究生涯中,他曾前往世界各地去了解鳥類的生活。
商務(wù)印書館新出版的這套自然文庫系列共8冊,除了《鳥的感官》之外還有《羽毛》《探尋自然的秩序》《看不見的森林》《鮮花帝國》《醉酒的植物學家》等,熱愛自然的讀者當然不會錯過。
偉大的海洋
作者: [美] 梅拉尼·L. J.斯蒂斯尼
譯者: 祝茜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它的秘藏珍寶之一是一座藏書50 萬冊的自然歷史圖書館。梅拉尼博士是該博物館魚類部研究館長,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魚類分類學和進化生物學,她甄選了其中40本與海洋有關(guān)的珍本圖書,書中帶有精美迷人的插圖,讓我們得以欣賞那些作為開拓者的博物學家、插畫師以及那些定義了海洋學的探險家們留下的作品,領(lǐng)略海洋的偉大與美麗。
山之四季
作者: [日]高村光太郎
譯者: 王玨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如果你喜歡巖井俊二、《四月物語》《小森林》,如果你喜歡松浦彌太郎、無印良品這樣的日式生活美學,你應(yīng)該會喜歡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案叽骞馓山^不與世俗妥協(xié),一生都在追求生的意義?!备叽骞馓桑?883~1956),日本詩人、雕刻家,戰(zhàn)后蟄居山間,寫下《山之四季》。15篇唯美文字記錄他的山中隱居生活: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人與自然的交織交融、新知故人的相知相愛。純真、質(zhì)樸、清新,領(lǐng)略一種歸園田居式的生活哲學。
物種日歷
作者: 果殼網(wǎng)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它是一本日歷,更是一本便攜的百科全書。一年50多周,一周一張手繪生物寫真,一年365天,每天掃描二維碼即可看到一篇物種介紹科普短文。果殼網(wǎng)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媒介,是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qū)。深入淺出的講述、平易近人的語言和新鮮有趣的表達方法讓科技更有意思。這本《物種日歷》將線上、線下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科學傳播的新途徑。他們的公眾號每天零點更新一篇生動的科普短文,帶讀者重新認識神奇的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