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曉穎
童心育花蕾
——記北京小學大隊輔導員童蕾
本刊記者 王曉穎
童蕾與隊員們在一起
“如果說教音樂讓我感到如同進入心靈的港灣,做合唱團老師是一種美的享受,那么,做少先隊輔導員讓我獲得的就是精神上的幸福?!蓖倮蠋熯@樣詮釋自己的工作。說這話時,她眼里滿是深情。在隊旗的映襯下,她的臉龐顯得格外動人。
初見童蕾,她那雙彎彎的笑眼令人感到親切、隨和。她干脆利落、幽默風趣的話語,更顯示出了作為大隊輔導員的干練。
童蕾的爸爸是一位教師。在她小時候,爸爸常滿臉幸福地給她講學校里的故事,家中還有好多爸爸和學生的合影。她總覺得是爸爸的幸福感透過歲月的膠卷傳遞到了自己的身上,才讓自己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
2010年,因為做年級輔導員表現(xiàn)突出,童蕾當上了北京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孩子們也開始親切地稱她為“童大隊”。 對此,她說:“比起‘童老師’,我更喜歡孩子們叫我‘童大隊’。這個稱呼顯得親切、自然,體現(xiàn)了朋友關系。”從“童老師”到“童大隊”,不僅是稱呼的改變,更是童蕾實現(xiàn)華麗轉(zhuǎn)身的重要標志。每當隊員喊著“童大隊”撲進她的懷抱,敬著隊禮向“童大隊”問好,主動向“童大隊”反映情況或請求幫助的時候,她總是覺得有一種責任感、一種幸福感伴隨著自己。做大隊輔導員的六年里,童蕾用充滿愛的童心培育著祖國的花蕾,為少先隊事業(yè)奉獻著青春和智慧。她也因此收獲了諸多榮譽:北京市“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北京市少先隊輔導員高級人才導師制學員”“西城區(qū)第四屆十佳輔導員”。她所在的北京小學少先隊大隊也被評為 “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
剛接手工作時,前任大隊輔導員給了童蕾一個文件夾,里面記載著大隊輔導員的30多項日常工作,這讓她感到壓力巨大。追求完美的她每天全力工作,十分疲憊。
▲童蕾參加 “十佳少先隊員”趙采凝的頒獎典禮
茛童蕾在入隊建隊儀式上帶領新隊員宣讀入隊誓詞
▲童蕾與回校的國旗班第一任旗手及學校國旗班隊員們合影
一次,在聽到一位老輔導員關于少先隊小干部工作和管理經(jīng)驗的介紹后,童蕾很受啟發(fā)。她研讀了不少相關文章。在認識到培養(yǎng)一支德才兼?zhèn)涞男「刹筷犖榈闹匾饔煤?,她一邊向前輩們?nèi)〗?jīng),一邊探索結(jié)合學校實際,建設好這支隊伍。她和隊干部們一起討論,重新制定了大中隊委員的各項職責,細化了大隊委員的分工。她還鼓勵小干部們?nèi)コ袚鷩彀?、地球村、“隊長學校”等具體工作;改革紅領巾社團小領袖職能,由社團部負責設計、開展各項小社團活動等。于是,“棋樂無窮爭霸賽”“桌足團隊挑戰(zhàn)賽”等活動讓隊員們興奮不已,更彰顯了他們的個性。
童蕾始終堅持小干部輪換制度、競爭上崗制度和隊干部例會制度。除了舉辦“隊長學?!?,她還在大隊部設立了小干部顧問,以老帶新,充分發(fā)揮有經(jīng)驗的小干部的傳幫帶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工作變得輕松而有成效了,這主要得益于她抓住了小干部這個“龍頭”,調(diào)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
在實踐的基礎上,童蕾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撰寫了論文《少先隊小干部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與實踐》。在這篇論文中,她提出了小干部培養(yǎng)的五大策略——“堅持輪換制度、樹立服務意識、開展定期培訓、合理調(diào)配分工、鼓勵大膽實踐”。這既是她實踐的主要重大突破,也是她在少先隊工作領域理論研究的專業(yè)方向,還輻射到了全區(qū)和全市,并起到了為新上崗輔導員傳經(jīng)送寶的作用。2015年伊始,她在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做了關于小干部隊伍建設的專題講座。少先隊小干部隊伍建設就這樣成為童蕾大隊輔導員生涯的“點睛之筆”。
小干部隊伍日漸成熟后,童蕾又給自己確立了新目標。北京小學是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學。它與共和國同齡,有著豐富優(yōu)質(zhì)、獨具特色的教育資源。借助這張“名片”,她在少先隊特色文化建設上動了不少腦筋。
童蕾認為,升旗儀式是每周向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儀式,也是少先隊政治啟蒙教育的有效載體。在學校的支持下,她創(chuàng)立了小小“國旗班”,從升旗活動主題的確立到國旗班的訓練、輔導員的講話,再到主持詞的修改、審定,視頻的制作,她都會親自設計、輔導、檢查,力求每一次升旗儀式的主題都富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與孩子們的實際生活相關,達到入心入腦的教育效果。如今,升旗儀式已成為北京小學少先隊文化特色品牌之一。
北京小學近幾年大力倡導“學長制”特色工作和“家”文化。童蕾為此指導了優(yōu)秀少先隊活動課《北京小學我的家》,并通過這一活動課傳遞了“家”的文化理念,引導隊員們以學校為“家”,把學長和老師當作“親人”。她還將“學長制”引入少先隊工作,形成了特色化隊前教育模式:高年級紅領巾志愿者們?yōu)橐荒昙壍男〉艿?、小妹妹上隊前“第一課”,講解隊知識,陪伴他們做游戲,輔導他們上隊課。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此舉幫助他們了解了隊知識,并使他們通過參加入隊儀式,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自豪感;對于高年級隊員來說,這是一次重溫入隊誓詞的教育機會。這樣充滿溫情和體驗意義的隊前教育也成為北京小學少先隊活動的一大亮點。
在特色升旗儀式和入隊儀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中,儀式教育逐漸成為童蕾理論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她撰寫的論文 《從少先隊組織屬性的視角出發(fā),發(fā)揮儀式教育的功能與作用》獲得了北京市少先隊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她還將學校“黨團帶隊”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撰寫了《以黨團帶隊為紐帶,強化少先隊組織教育》一文,并獲得了北京市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童蕾常說:“我很感謝李明新校長的信任和支持,慶幸有北京小學這樣一個舞臺,使我有了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p>
近年來,為落實《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童蕾把推動少先隊活動課的常態(tài)化作為第一要務。她在落實課表的基礎上,強化教研,努力打造精品隊課,也培養(yǎng)了一支骨干中隊輔導員隊伍。她指導的隊活動課《北京小學我的家》獲全國“星星火炬杯”少先隊說課展示一等獎,《小豆包的紅色成長日記》《探秘“責任金字塔”》活動獲市、區(qū)展示課一等獎?!缎《拱募t色成長日記》獲獎后,童蕾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而是找到中隊輔導員丁喆老師,啟發(fā)她根據(jù)活動梳理總結(jié)教育思想、設計理念和輔導方法,幫助她從“激活教育主題、運用榜樣力量、巧抓節(jié)日契機”三個方面探尋隊前教育的有效實施路徑。丁喆老師在此基礎上撰寫的論文 《利用隊前教育引領隊員成長》被評為“北京市少先隊優(yōu)秀理論成果”。為中隊輔導員搭設平臺,提升他們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理論水平,從而打造一支中隊輔導員骨干隊伍,帶動學校少先隊活動的全面開展,成為了童蕾的重要工作經(jīng)驗之一。她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機,注重發(fā)揮隊員的主體性,下放自主權(quán),還活動本真,并把少先隊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思想融入少先隊活動課的指導中,將科學的兒童觀、優(yōu)秀的實踐經(jīng)驗傳遞給每一位中隊輔導員。
“童蕾老師做到了‘三真’,對孩子真心,對工作真愛,對同事真誠?!边@是中隊輔導員們對童蕾的評價。
在孩子們眼中,“童大隊”就像一個親密的伙伴,因此,每年教師節(jié)、過生日,都會有曾經(jīng)的隊干部回母??赐o她畫獎狀,送鮮花。他們忘不了“童大隊”手把手地教他們寫廣播稿的情景,忘不了她及時的鼓勵和耐心的培養(yǎng)。
童蕾對工作的真愛讓身邊的中隊輔導員們有一種強大的“安全感”,因為不管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她都會立刻找到解決方案。她總是真誠地給同事們提供切實的幫助,還建議中隊輔導員學會分類整理文件,提高工作效率。在中隊輔導員裴昱老師準備活動課《北京小學我的家》的過程中,童蕾就以獨特的方式讓她掌握了一些少先隊工作的最新理念,幫助她提高了專業(yè)水平。
童蕾就像無聲的細雨一樣默默地滋潤著孩子們,也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皶钥醇t濕處,花重錦官城。”童蕾以對少先隊事業(yè)無怨無悔的追求、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竭誠服務的理念執(zhí)著地奉獻著。在她心中,奉獻是愛心的流露,善意的升華,美德的弘揚……
(欄目特邀編輯 柯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