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認為,在地球約45億年的歷史中,生命的誕生只發(fā)生過一次。所以,我們常說,生命在宇宙中是很罕見的,只有在一個很難得的理想環(huán)境中才能誕生出來。
真的是這樣的嗎?最近,一些生物學家做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旨在重現(xiàn)生命的最早時刻,其結(jié)果卻顛覆了上面的觀點。研究表明,生命似乎比我們預期的更容易誕生出來,這個過程不需要什么魔法,不需要什么罕見的成分,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
這就引出了一個更有趣的推測:與誕生過一次相反,生命可能有著許多次的誕生過程。生命可能會在數(shù)十萬年里,一遍又一遍地以許多不同形式彼此獨立地誕生出來,直到經(jīng)歷了地球上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后,才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切。早期的地球上,生命可能不是一直孤單的。
構(gòu)建信息載體
在大約38億年前,地球上產(chǎn)生了第一個有生命的東西。最早的生命應該是一種分子機器,沒有細胞結(jié)構(gòu)。接著,最早的生命進化為露卡(LUC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最后的共同祖先。之后,露卡分化出各種各樣的生命。
最早的有生命的分子機器是怎么誕生出來的呢?生物學家們把生命誕生過程的每一個步驟都列出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那么,第一步是什么呢?
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其實就是是否存在遺傳信息。當前,大多數(shù)生物學家都支持RNA世界假說,即認為在DNA形成之前,生命的遺傳信息是存儲在RNA上的。RNA與DNA一樣,是一種長鏈聚合物,組成單位稱為核糖核苷酸。根據(jù)RNA世界假說,建立生命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建立核糖核苷酸。
2016年5月,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生物化學家托馬斯·卡雷爾的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制造某些核糖核苷酸的非常簡單方法,使用的原料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氰化氫、氨和甲酸即可。而這些原料在早期地球上,應該是極為豐富的。
他們的研究暗示,RNA的形成可能相對容易一些??ɡ谞栠€強調(diào),這種合成反應真的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條件,可以發(fā)生在小池塘、深海等地球的各個地方。
有了制造核糖核苷酸的辦法,那么,它們怎么組合成RNA呢?事實上,早在20年前,英國化學家萊斯利·奧格爾就發(fā)現(xiàn),只需要一些泥土,核糖核苷酸就能自發(fā)地組裝成RNA。這是因為泥土中的某些晶體攜帶的電荷會把核糖核苷酸吸引過來,并促使它們排成隊,形成鏈狀結(jié)構(gòu)。
生產(chǎn)生物分子
遺傳信息要想發(fā)揮作用,它得變?yōu)槟0濉勒兆陨碇噶顏砩a(chǎn)諸如蛋白質(zhì)的物質(zhì),為生命提供能量和建造材料。這個過程被稱為基因表達,是一種有許多分子參與的非常復雜的過程,它似乎很難在遠古的泥土中涌現(xiàn)出來。那么,基因表達最初是怎么出現(xiàn)的?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邁克爾·亞魯斯和他的團隊花了幾年在曠野里做實驗,把實驗樣品凍住、烤干……他們用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最后,他的團隊發(fā)現(xiàn)一個令人驚訝的簡單反應,看起來很像基因表達過程:把RNA鏈和能自由活動的核糖核苷酸混合到一起,這些核糖核苷酸會自發(fā)地組合到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分子,而原來的RNA鏈似乎在這一過程發(fā)揮了模板作用。有趣的是,新的分子看起來像一種我們身體內(nèi)常見的分子,叫作輔酶。
輔酶在當今生物體內(nèi)很少能獨立發(fā)揮作用,它們的工作主要是輔助其他更大的酶。也許,輔酶在最早期生命體中能獨立發(fā)揮作用。
另外,就像卡雷爾找到的反應一樣,亞魯斯發(fā)現(xiàn),他的反應也很容易地發(fā)生。不需要魔法,也不需要什么奇特的成分。
復制自身
生命的一個關(guān)鍵屬性就是繁殖。沒有繁殖,生命就是一條死胡同。分子機器進行繁殖,就是要進行RNA的復制。
今天,我們有特殊的酶負責DNA的復制。但在2016年6月,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杰克·紹斯塔克和他的團隊發(fā)現(xiàn),RNA可以復制自身,而且還不需要任何酶的幫助。實驗中,他們把RNA鏈和可自由活動的核糖核苷酸混合到一起,就像亞魯斯的研究一樣。但是,紹斯塔克又額外添加了一些RNA片段,能與RNA鏈中的一部分相匹配。這些RNA片段似乎啟動了RNA的復制過程,不一會兒,一個新的RNA鏈就復制出來了。
雖然其他的研究人員也找到了一些辦法,能在沒有酶的情況下讓RNA進行復制。不過,紹斯塔克找到的辦法反應速度更快。起到助推作用的RNA片段是一種很短的RNA鏈,它們應該可以在早期的地球上自發(fā)地形成。
他們找到的反應可能是早期生命采取的一種復制方式,盡管復制過程有著很多錯誤。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RNA會進化出更好的復制機制。
生命的多個開始
上面這些研究表明,地球生命的誕生可能并不是很難發(fā)生的。這就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可能性:地球生命的誕生可能不是只發(fā)生過一次,而是很多次。紹斯塔克表示,如果所有導致生命誕生的步驟都是很容易發(fā)生的話,那么生命可能在早期地球的許多地方誕生過很多次。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么早期地球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學實驗室。在這里,許多不同種類的分子機器都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獨立地誕生出來,它們可能是千奇百怪的。有一段時間里,它們會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但最終只剩下一種分子機器,并占領(lǐng)了整個地球——也許是因為它們更適應環(huán)境,也許只不過是交了好運。而其他獨立誕生出的分子機器都滅絕了,這可能才是地球的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fā)生在數(shù)十億年前。
但是,幾乎沒有任何化石記錄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我們知道,露卡成為了最終的贏家,它們進化出所有未來的物種??梢钥隙ǖ氖?,露卡一定是十分成功的生命體。
過去的20年里,生物學家推測出,露卡應該是一種很先進的生物。它們可能已經(jīng)將DNA而不是RNA當作遺傳信息的載體,并且能用一個膜包裹起來,為生產(chǎn)蛋白質(zhì)等分子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微環(huán)境。這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使得露卡能存活下來,而其他形式的生命卻滅絕了。
鑒于一切都已成為歷史,搞清楚生命如何誕生的主要辦法,就是做實驗。也許,在這研究過程中,我們沒準還能制造出一種新型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