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珍
(四川省甘孜衛(wèi)生學校,四川 甘孜 626001)
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釆取胸腔閉式引流術在護理中的護理要求
程 珍
(四川省甘孜衛(wèi)生學校,四川 甘孜 626001)
目的 探析針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采取胸腔閉式引流術過程中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42例采用胸腔閉式引流的自發(fā)性氣胸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1)以及觀察組(n=21),對照組所應用護理方法為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方法,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在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6.18%,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24%,相較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結論 針對自發(fā)性氣胸采用胸腔閉式引流治療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加強患者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
自發(fā)性氣胸;胸腔閉式引流;護理要求
當肺部組織和臟層胸膜因肺部疾病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皰、細微氣腫皰咨詢破裂,導致肺和支氣管內空氣逸入胸膜腔而引發(fā)的肺科急癥在臨床稱之為自發(fā)性氣胸[1]。臨床常用排氣方法為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進行治療,但在其治療過程中需要留置引流管,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影響,本文針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在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過程中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一般資料為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采用胸腔閉式引流的自發(fā)性氣胸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1)以及觀察組(n=21)。對照組15例男,以及6例女;年齡最小為21歲,最大為49歲,平均年齡(32.7±2.6)歲。觀察組16例男,以及5例女;年齡最小為20歲,最大為50歲,平均年齡(32.6±2.7)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方法
①所入選患者全部符合臨床針對自發(fā)性氣胸疾病的診斷標準;②本實驗排除存在胸腔閉式引流治術禁忌癥患者;③所有患者除存在氣胸疾病外,均不存在肝、腎、心等器官損害;④本實驗排除存在認知障礙和精神病史患者;⑤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患者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護理,具體護理方法為:①心理護理:出現(xiàn)自發(fā)性氣胸的患者在采用胸腔閉式引流后易出現(xiàn)恐懼、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在護理過程中需適當安撫患者,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治療。加強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真是想法和內心估計,以成功案例鼓勵患者,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聯(lián)合患者家屬一起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②引流管護理:對患者進行胸腔閉式引流后需要保障患者引流管通暢,確保引流管正確固定,并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和病情變化。隨時觀察水封瓶內負壓情況,注意水封瓶有無漏氣現(xiàn)象;針對引流術后患者需要每天進行無菌引流瓶和無菌溶液的更換,更換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原則,保障引流的有效性。在患者實施胸腔閉式引流術后2~3天內若患者肺功能恢復良好且引流管中無氣體排出、24小時內引流量在10 mL以下、拔管前X線檢查查看肺部膨脹情況良好并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各項指標均達標后實施拔管。③疼痛護理:在胸腔閉式引流術后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情況,根據(jù)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分散患者注意力、更換較細引流管、調節(jié)負壓吸引力大小等方式處理,一般輕度疼痛均可自行緩解;對于疼痛嚴重且存在感染可能的患者及時反饋給主治醫(yī)生采取對癥治療干預。④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自發(fā)性氣胸相關發(fā)病原因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的效果及預后情況,指導患者在出院后生活、飲食注意事項,并按時復診。
1.4 效果評價
經(jīng)護理干預后疾病完全恢復,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疾病情況有明顯好轉,且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為有效;經(jīng)護理干預后疾病改善不明顯,甚至更為嚴重,為無效。以顯效加有效計算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表評價,調查表共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分3個選項,滿意記4分,一般滿意記2分,不滿意記0分,總分0~100分,≥9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其余為一般滿意??倽M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比較 [n(%)]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jīng)過護理后,相較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自發(fā)性氣胸患者一旦發(fā)病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將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上對自發(fā)性氣胸進行治療的主要措施為胸腔閉式引流術,由于胸腔閉式引流術在治療后需要留置導管,可導致患者產(chǎn)生不適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2]。因此在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開展胸腔閉式引流術進行治療后,為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生理、心理上的全方位干預,可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有效加強,從而使患者的疾病康復得以有效促進。
本文研究中對自發(fā)性氣胸采用胸腔閉式引流治療的患者,為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首先對患者出現(xiàn)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疏解,使其保持情緒良好穩(wěn)定;而后針對實施引流管護理,保障引流管功能性;再者針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減輕患者痛苦;最后針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3]。
經(jīng)本文研究表明,針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實施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后,患者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有效促進患者疾病康復,護理方式安全有效,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1] 沈 露.閉式胸腔引流治療自發(fā)性氣胸的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2,25(5):182-182.
[2] 趙林梅.自發(fā)性氣胸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8):2601-2602.
[3] 喻學慧.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自發(fā)性氣胸術后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9):156-158.
[4] 張 霞,牛迎東.自發(fā)性氣胸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4):432-43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5.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