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博
網吧恐怕是70后、80后和部分90后的共同記憶。尤其是學生時代,放學后或是周末、假期時,小伙伴們一起奔向小巷里、大道旁的網吧,一起聯網對戰(zhàn)魔獸世界、反恐精英;而畢業(yè)后一個人在陌生城市,獨自在網吧電腦前看著電影熬夜,也是許多人共同的經歷。
來非洲兩年了,有一天我突然坐在辦公室的椅子里想:這里的網吧是什么樣子?于是,腦海里涌出一個關于非洲網吧的拍攝設想。借此,我也看到非洲網吧的特別之處。
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實落后,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fā)展和智能手機普及之前,根據世界銀行的統(tǒng)計數據,非洲的互聯網普及率不足10%。由于網絡光纜的鋪設范圍僅能覆蓋一些主要城市的主商業(yè)區(qū)和高級住宅區(qū),因此低收入人群難以接受高昂的網絡初裝費,鮮有機會在家里上網。
網吧就開始出現了,為一些有網絡使用需求的人們提供幫助。而像南非、摩洛哥這樣基礎設施十分完備的非洲國家,幾乎就找不到網吧的存在。
非洲的網吧里,大家是在打游戲、看電影嗎?絕對不是。第一,網吧網速實在不穩(wěn)定。比如,在西非的多哥,網絡傳輸還主要靠ADSL,且時常掉線;贊比亞的網速倒是可以到1兆/秒,但穩(wěn)定性依然不行。第二,考慮到當地普通人的收入水平,上網費用高昂。例如,肯尼亞網吧費用根據網速、設施、環(huán)境不同,每小時收費從0.3到1.2美元不等,在津巴布韋上網一小時費用在1~2美元。而肯尼亞貧民窟居民很多人一天只有1美元生活費,對他們來講去網吧確實是筆不小的開支,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選擇在網吧打游戲或者看電影。內羅畢一家網吧老板恩賽扎抱怨說為了節(jié)省費用,他的顧客平均上網20分鐘就跑了。
那么,光顧非洲網吧的顧客都在做什么呢?根據觀察,大多時候顧客們首先收發(fā)郵件和下載電子文檔,其次是閱讀新聞和使用社交媒體進行交流互動,之后才是下載音樂、觀看視頻。
因此,非洲的網吧更像是一個服務普通人的商務中心。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一家小網吧,我遇到了正在上網的尼克,他是一名從中國華中師范大學留學歸來的小伙子。他說,他來網吧的目的是下載打印一份文件,用于向中國大使館提交簽證申請,希望回到中國繼續(xù)學習。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網吧工作人員詹尼說,人們需要滿足自己與外界溝通的欲望,在網吧他們可以通過社交網站認識全世界的朋友。她工作的網吧還出售電話卡、充電寶,如果你的手機網絡流量不夠了,可以花很少的費用使用這里的Wi-Fi服務。
網吧一度在非洲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價格越來越親民,移動互聯網資費越來越低廉,非洲普通民眾可以通過手機完成許多以前要花一個小時趕到網吧才能處理的事情。家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帕特里克上次去網吧已經是4年前了,他說現在1G流量的數據包大約花費5美元,智能手機也越來越便宜,已經不需要去網吧了。
據統(tǒng)計,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包括尼日利亞、南非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的網絡覆蓋率已達到50%以上??夏醽喒俜綌祿@示,肯尼亞的網絡覆蓋率更是達到了70%??梢哉f,隨著非洲地區(qū)基礎設施的不斷發(fā)展、完善,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我們今后在這里看到網吧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這里先登的是新華社駐非洲多個國家的攝影記者們拍攝的非洲網吧現狀,讓我們通過記者的鏡頭,看看遙遠非洲大陸的網吧什么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