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冬梅
〔關(guān)鍵詞〕班級管理;任性;逆反;信任
情景再現(xiàn)
每接手一個班級,我一定會告訴學生們:我喜歡每一個人并信任你們,哪怕你們有這樣或那樣的小問題。直到遇見了小L——一個任性的男孩。
鏡頭一:小L的手臂在輪滑比賽時擦破了一點皮,隱隱作痛,但不影響書寫。下課時間,同桌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傷口,他當即表示疼痛難忍,甚至哭泣起來。正巧,他的母親趕來學校送潤喉片,他就要求母親帶他回去,母親拒絕了他。然后,他開始沖母親低吼,言語中滿是怨氣。糾結(jié)了半個小時,母親還是沒有拗過他,帶他回家了。
鏡頭二:在一次班級蓋章的過程中,紀律組長指出了小L的不足之處,覺得不能給他蓋章。然后,小L就在自己的桌位上邊撕紙邊罵罵咧咧,甚至將桌子推到了組長那邊。別人都在認真地做作業(yè),他就這樣耗著。
在我看來,小L是個任性的孩子。
所謂任性,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shù)哪繕嘶驁?zhí)拗使性,無所顧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任性的表現(xiàn)主要有主動抗拒型、消極對抗型以及“造反型”三種形式。小L在鏡頭一中的表現(xiàn)就是主動抗拒型,以哭鬧、發(fā)脾氣來堅持自己的立場。在鏡頭二中就是進入消極對抗階段,表現(xiàn)為拖延服從的時間,生氣、悶悶不樂。
原因分析
撇開任性這一面,小L還是一個比較惹人喜愛的孩子:思維活躍,要求上進。一般情況下,和大家的關(guān)系也比較好,而一旦惹到了他,事情就會發(fā)展到不好收拾的地步。那么,他怎么會變成這樣子呢?
首先,我想了解造成他任性的原因所在,以便對癥下藥。經(jīng)過多方打聽,我發(fā)現(xiàn)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或多或少造成了他的任性。
小L的父親對他比較嚴格。父親工作忙碌,平時沒有更多時間和他交流溝通,但又對他的期望比較高。一旦有時間與他相處,就想采用非常規(guī)的強制手段來快速達到目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成長,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越來越叛逆。
小L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老人時時處處護著小孫子,對孩子父母的建議更是當作耳旁風。時間一長,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就有了某種定勢,要求什么就希望馬上實現(xiàn),否則就大鬧天宮。到了小學二年級,父母才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但發(fā)現(xiàn)孩子逆反心理嚴重,即便想鎮(zhèn)壓,也是束手無策。
在和小L母親多次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媽媽也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而孩子的父親又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所謂古訓,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打孩子??梢韵胂?,長期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定會耳濡目染,尋找機會宣泄被壓抑的情緒。
再則,因為家長的期望高,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不低,但耐挫能力低,遇到困難易氣餒,于是一旦有點風吹草動,火山就爆發(fā)了。
對癥下藥
把準了小L的“脈搏”,就要想方設(shè)法進行教育。我針對他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循序漸進,采用了這幾招。
一、靈活應(yīng)對,調(diào)整個性
(一)給臺階下——預防調(diào)整法
聽原任班主任反饋,小L是有些暴力傾向的,同學們都對他耿耿于懷甚至有點敬而遠之。開學沒幾天,有學生的隨筆里就寫到了小L,說他在前一天下午的美術(shù)課上如何發(fā)飆。第一節(jié)課前,我把他叫了出來。閑扯一番后,順帶問了一句:“最近,已經(jīng)有好幾個同學在日記、隨筆本上寫到了你,說你的脾氣越來越大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沒想到他馬上哭著說:“爸爸媽媽吵架了?!闭勗捴荒軙和!O挛绲谌?jié)課上,我告訴他:“大人的事情,大人自己會來處理的,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好你自己。只有你開心了,家長的心里才會好受一點。”談話后,他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的過激言行,并且更愿意親近老師了。
(二)挖掘閃光點——引導調(diào)整法
上次的美術(shù)課,我沒有追究小L。我知道他在默默地觀望我這個新班主任。這不,一單元練習卷下發(fā),小L跑來小聲說練習卷上某個詞語印錯了。仔細辨別了一下,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這時我注意到了他羞怯而不自然的臉龐,感受到了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勇氣。于是我大張旗鼓地表揚了一些最近學習狀態(tài)比較好的學生,而他也在其中之列。經(jīng)過了這一件事情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更愿意與我交流了。
(三)給機會喘息——冷處理調(diào)整法
雖然小L最近有點進步,但還是會反復。一次,我發(fā)現(xiàn)小L的手里有一塊拳頭般大小的硬泥塊,看他氣勢洶洶的樣子,多半是要丟向前方的同學。我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拉住他,奪下了泥塊,把他帶到了水槽邊,給他洗去臉上的淚水和汗水。一個小時后,在老師的引導下,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隨后,他的父母也一并來到了學校交流,晚上,我又聯(lián)系了住在他家附近的退休老教師張爺爺。經(jīng)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他漸漸平復了情緒。
二、跟蹤觀察,群體評價
小L的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之后,我打算趁熱打鐵,防止逆向轉(zhuǎn)化。在這個過程中,我集同伴、教師、家長三方面的力量,使之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教育的效力。
(一)同伴的亮點卡
針對小L的任性行為,我開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課。課堂上,特地設(shè)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大家為身邊的同學寫寫亮點卡。而在此之前,我已經(jīng)做了幾個學生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們?yōu)樾寫一寫。課堂上,小L悄悄打開了自己的亮點卡,眼睛亮亮的,因為同學們給他寫的是:
同學1:喜歡你寬泛的知識面,喜歡你的獨立自覺,喜歡你的幽默。
同學2:你的歌唱得好,笛子吹得棒,連音樂老師都對你嘖嘖稱贊。
同學3:你其實很要強,總是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的活動中,無論成敗。
同學4:你是個勇敢的人,敢于征服學習中的困難,那一次次精彩的發(fā)言總讓大家嘆為觀止。
在這樣關(guān)愛的氛圍中,小L的臉紅了,眼睛也紅紅的。讓受教育者在這樣的“無為”教育氛圍中自感自悟,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家長聯(lián)系單
我及時將自己的教育策略告知家長,同時也請家長密切關(guān)注他的狀況,隨時跟老師溝通。
家長這樣反饋:
孩子在家里不那么愛發(fā)脾氣了,他說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今天他說,如果爸爸不發(fā)脾氣的話,他也能控制好自己的行為。
他跟爺爺奶奶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獨立的人。
他說,老師說過,沖動是魔鬼。
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看到大人干活累了,曉得給我們倒水喝,曉得給我們捶背;看到大人休息了,知道輕手輕腳,不發(fā)出聲音;有好吃的東西,知道先拿給我們吃……
實踐證明,當同伴、教師、家長三者形成合力時,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小L的情況明顯好轉(zhuǎn)。和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越來越融洽了,知道父母的艱辛,能夠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同學們也越來越看好他,這個學期,還被評為了紀律委員。在學習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并想沖一沖一中實驗班。
任性學生的心理調(diào)整是一項復雜而又辛苦的勞動,要臻佳境,決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斷開拓前進。學生的行為都是循環(huán)往復的,任性表現(xiàn)也是如此,一般都會有跡可循。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就能從學生的表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教師只有篤定、理性地播下育人的種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凈化其心靈,督促其上進,讓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自覺修正任性心理及行為。
“好老師”專家點評
第一,教師看到了情緒和行為問題背后的可能性。盡管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但是教師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另一面——思維活躍,對自己要求嚴格,沒有觸碰底線的時候與人關(guān)系和諧??吹礁暾暮⒆泳蜁斫鉀Q問題的希望。
第二,針對孩子設(shè)定不同的處理方法。不管是事前預防、引導調(diào)整還是冷處理,都源自教師對孩子的仔細觀察和分析,也是教師對孩子真正的心理信任,更是事情發(fā)生轉(zhuǎn)折的基礎(chǔ)。
第三,善于利用多方資源給孩子信心。除了班主任的及時、正向反饋之外,還把同伴之間的互動、家長的記錄反饋給孩子,使他在情感上體驗到自己真正被別人接納,而這些正是他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且學習自我約束的起點。
(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秀洲實驗小學,嘉興,314003)
編輯/杜文姬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