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響,提出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提升網絡技術應用水平的具體策略。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水平;完善校園網絡技術平臺;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關鍵詞】 網絡技術;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影響;對策
近年來,網絡技術憑借其獨有的開放性、合作性、共享性等特征開始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高等教育事業(yè),尤其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目前,網絡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多媒體教學手段、計算機技術、信息化系統(tǒng)等諸多方面,極大地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但是,從整體來看,網絡技術同樣也是柄雙刃劍,盡管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某種程度上而言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高校有必要充分認清基于網絡技術平臺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所體現(xiàn)出的規(guī)律性,正確認識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網絡技術給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一、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響
1、正面影響
將網絡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具有以下幾點優(yōu)勢:
(1)促進了高校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借助網絡技術,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教學資源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yōu)化,工作效率明顯提升,有效促進了高校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優(yōu)化配置。
(2)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高校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趨于開放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豐富了教學管理手段。在網絡技術平臺下,高校得以摒棄過去單一化的定性管理手段,實行開放教育、遠程教育等多樣化的辦學手段,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管理工作中定量與定性兩者的相互融合。
(4)加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溝通。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教育管理工作者們能夠通過相應的平臺實現(xiàn)近距離的交流與合作,打破以往各職能部門“孤軍奮戰(zhàn)”的局面,加強各項管理工作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高校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負面影響
(1)高校教育網絡受到破壞。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社會上也涌現(xiàn)出一大批專業(yè)化的網絡技術人才,某種程度上而言,對高校教育網絡的穩(wěn)定運行構成威脅,黑客攻擊、病毒入侵等現(xiàn)象極易引發(fā)整個校園網絡的安全問題,給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2)設備資金不足。網絡技術需要不斷地更新與維護,而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對于高校而言是一筆較大的資金投入。此外,高校要想提高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就必須擴大網絡管理系統(tǒng)的建設規(guī)模,而高校資金不足,導致兩者之間的矛盾突出。
(3)學生過度依賴網絡。高校在應用網絡技術進行教育管理時,必然會在全校范圍內覆蓋有線和無線網絡,以便各項工作的正常展開,但這同時也為學生上網提供了便利。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不聽講,課后則沉迷于網絡游戲、綜藝節(jié)目等,不愿主動花費時間看書學習,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同時也不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提升網絡技術應用水平的具體策略
1、及時更新管理理念
高校在應用網絡技術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首先,應根據時代發(fā)展趨勢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管理理念。其次,要重視引導工作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恰當適時的教學引導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與約束意識,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還能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科學選擇適合自身發(fā)展的課程,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嚴格遵守。因此,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提高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辨別與利用能力,為其提供輕松愉悅、良好和諧的校園學習氛圍,促進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此外,對于教師而言,也可以通過網絡技術獲取自身發(fā)展所需的資源,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與教學管理能力。
2、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水平
面對網絡上各種良莠不齊、錯綜復雜的信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有必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網絡道德水平以及對網絡信息的辨別甄選能力。通過調查及相關報道,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很多黑客或網絡犯罪人員大多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出色網絡技術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而他們最終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正是他們在校期間,教師不注重對其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所造成的。因此,必須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高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水平,從而使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將自身的才能發(fā)揮到正當用途上。
3、完善校園網絡技術平臺
高校要想優(yōu)化當前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相應的網絡技術平臺是關鍵。高校管理者應予以平臺建設工作足夠的重視,投入資金配備教育管理工作所需的網絡技術設備并做好相應的管理維護工作。此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自身應正確看待網絡技術,充分挖掘其積極價值,借助微博、微信等網絡技術平臺向學生們傳遞符合時代精神的有價值的時政新聞、熱點等信息,幫助大學生們更加全面地認識網絡技術。與此同時,教師應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友好和諧的互動關系,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踴躍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引導他們用客觀、科學的眼光來看待網絡技術,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4、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高校應加快完善教學管理隊伍,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選擇一些具備較高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此外,高校還應定期組織相關的網絡技術培訓,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強化其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主動應用網絡技術的意識,從而使網絡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發(fā)揮最大效應,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網絡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的必然選擇,一方面高校管理者應充分發(fā)揮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應正確看待網絡技術給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努力做到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為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構建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抒憶.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4(02).
[2] 劉芹.探析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03).
【作者簡介】
張 旭(1988.11-)男,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任職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