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龍小云
編者按: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許多人駐足人潮人海中,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方向,但是他們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找尋另一個自己。有的人在書里找到了答案,有的人在藝術里沉淀了自己,而有的人因為茶,選擇了忠于情懷。
在從事茶行業(yè)之前,每日奔波于職場,凡事都追求完美,與家人的交流和溝通變得很少。偶然,在一個獨自靜坐的深夜里,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問自己,“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在迷茫之時,就這樣接觸了茶,丁總是我茶學路上的啟蒙導師,是她讓我逐漸了解了茶,通過茶我逐漸學會向內閱讀自己,穿透自己的恐懼和不安,去發(fā)現(xiàn)真正的自己。
在物欲橫流的當下,每個人都想要逃離,想要尋找一個心靈的港灣,找尋生命的價值。我也不例外,一直以來的生活狀態(tài),慢慢讓我渴望一個這樣的情懷:尋一個臨水的小屋,于院內置一席茶,不期許門庭若市,偶有幾友,相攜看花,便好。我覺得情懷是一種柔軟的東西,它需要通過意識和感知來成全,于是,有的人一直處于想象和觀望的狀態(tài);有的人卻不顧一切地去尋找,即便前路坎坷亦堅持在路上前行。我希望通過對茶的理解和感悟,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在繁雜的當下,依循心的旅程,以一種心靈出塵的方式,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時間,都能夠給自己片刻安寧。
茶的世界,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在事茶的智慧中去了解茶,了解茶性,了解茶與水、茶與器、茶與人的美妙結合,沖泡出它最富有個性和張力的茶湯,找到一款茶最佳的表現(xiàn)力。我們可以在這樣的活動中感恩和發(fā)現(xiàn)當下生活的快樂,我認為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至簡即是一種美,不要繁復和索雜,給思想多一些留白的空間,尊崇生命的本質,就像插花藝術里,需要尊崇自然的生長狀態(tài),賦予其自己關于生命的理解。
中國古典哲學體現(xiàn)了萬物相生的理論,當今的社會科學也證實能量和質量是保持不變的,都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我看來,所有的藝術美學都是相通的,生活即是藝術。在記憶深處,兒時與爺爺圍坐在火塘邊,在被燒得黢黑的土陶罐里放入幾片茶葉,架在火塘上用柴火慢煮,茶氣伴隨著滿屋子的青煙和火光慢慢升騰,恰好一縷暖暖的斜陽緩緩地透過格子窗氤氳著茶氣照在門壁上,構成了極美的畫面感。
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和繪畫對我的藝術啟蒙影響很深,在學習書法和繪畫時,我的老師常常對我說,這些構成書法和繪畫作品的線條就像律動的音符或靈動的水韻,奏響著和諧的樂曲,而茶與水的關系亦是如此。我們都可以將自己導向生活,一點點地看和品讀,構造出畫面感和意境,然后用各種藝術形式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就像我們在進行茶事活動時,通過對茶會主題思想空間內視的意境來營造,不著痕跡地表達,尋求一種與人、與茶的共鳴。
茶館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中山西路恒豐步行街2-A15叁起·茶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