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娜
(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shù)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人性需求在設計材料運用中的體現(xiàn)
付麗娜
(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shù)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類生活需求的不斷提升,滿足人性化需求這一設計原則也逐漸在景觀設計、建筑設計以及產(chǎn)品設計中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本文將從景觀設計方面和建筑設計兩個方面來論述在材料運用中的人性化體現(xiàn),通過設計師對材料的推敲,最終來達到一種設計效果同時也滿足設計作品的人性化需求.在材料的應用也應以人性化為指導,這也是本文的主要觀點.
人性化;材料;景觀設計;建筑設計
雖然現(xiàn)在我國在景觀設計方面和建筑設計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現(xiàn)存的設計過程中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解決.然而這些問題往往出現(xiàn)在材料的應用上,每一個完整的設計作品如果單靠設計的構(gòu)思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構(gòu)思沒有合適的材料加以運用,那么也不能算成一個好的設計.例如公園中的座椅,在同一個場地的木質(zhì)座椅的使用率往往要比不銹鋼座椅以及石凳的使用率要高很多,這就是材料的物理特性給使用者生理上所帶來的不同感受所造成的,因此不同的材料應用到同一個設計中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和起到的作用也是大不相同的.
現(xiàn)如今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設計材料的種類也逐漸增多,也引進了很多外國的先進材料,但就目前國內(nèi)在景觀設計中對材料運用的不足之處有:(1)片面的追求材料的基本牢固和耐久性,而忽略了材料給人的視覺和觸覺的影響,有些材料的運用會導致使用者的不適,但有些材料也是目前所無法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例如含有甲醛的膠,它的膠合性非常強,因此也常被用于大芯板制作中以及家具的制作中,目前國內(nèi)有一款膠中沒有甲醛含量,但是成本相對很高,因此得不到廣泛的應用.(2)材料外觀的精細度不夠,有些材料的接縫處產(chǎn)生粗糙的質(zhì)地,影響美觀,這或多或少跟成本有很大的關系.一次合成和焊接也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3)不能使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發(fā)揮材料本身的質(zhì)感,現(xiàn)在市面上有一種硅藻泥,它可以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它的運用也非常廣泛,這就看設計師如何去運用它,以及運用到那些地方,也是至關重要的.然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與材料運用研究的不夠深入以及沒有考慮到人的需求所造成的.因此我們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中對材料的應用上要切實的滿足人性需求.
2.1 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在1943年其著作《動機論》中提出,認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其中就包括人的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首先,為了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在材料的選用上就必須充分了解人們的生理習慣,比如適應人們的視覺及觸覺的感受.其次,為了滿足人們的安全需求,在材料的選用上就必須保證景觀設施的使用功能,使人們在正常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在日常生活中,通行和停留是人們在室外活動中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為了人們通行的需要,在道路的設計上就應該使道路平整和防滑.雨后的路面容易因為積水而變的很滑,因此會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并且會給車行和人行帶來危險.通常都是依靠路邊的排水系統(tǒng)來解決路面積水問題,但如果遇到排水不暢的排水溝時,路面的積水將會越來越嚴重.現(xiàn)如今我們則可以選用吸水性的路面材料使雨水滲入到地下,從而不會積聚到路面.
為了滿足人們休息停留的需要,墻和座椅就應該牢固和穩(wěn)妥.為了達到這些實用功能,設計師就可以通過對材料的運用來實現(xiàn)這些使用功能.任何一種材料都有著它們各自的物理性,其自身的物理性則可以幫助設計元素實現(xiàn)使用功能.勒·柯布西耶曾說道,“我的手臂熟知石塊和磚頭的重量,我眼中看到的是木材驚人的抵抗力,頭腦中也十分清楚鋼材非凡的品質(zhì)……這就是說即使使空間相似和厚度相同,但是只要選取的材料不同(石、磚、木或者鋼),就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每一種材料都有其獨特的情感,正如他們具有不同的物理屬性和承載力一樣.”
然而在以往的景觀設計當中,設計師對于材料的觸覺功能并不是非常重視.這也將是影響材料使用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那些外表華麗但感官體驗感不好的景觀設施,在材料的選用上便忽視了材料給人帶來的觸覺上的感受.其實觸覺是材料與人最直接的聯(lián)系,不同質(zhì)感會給人門產(chǎn)生不同的生理及心理體驗.例如柔軟多變的景觀燈,(如圖1)除了采用LED燈泡以外,最獨特的就是它可變換的外殼,可以任意的改變形狀和大小,它的外殼是由一種叫特衛(wèi)強的無紡布材料,手感非常順滑,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改變它的形狀,黨不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折疊起來,非常方便.
圖1 柔軟多變的景觀燈
2.2 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在材料的選用上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能夠使人從景觀材料中體驗到美的感受,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在人們審美活動過程中,普遍存在這一些審美法則,即形式美法則,如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調(diào)和與對比、整齊與參差、變化與統(tǒng)一等.為表達材料的形式美感則可從材料的尺度、材料的細節(jié)以及材料于材料之間的組合三個方面入手.
以下筆者將從同類材料以及不同類材料的運用來進行分析,同類材料指的是完全相同的材料或者是相同的種類但是顏色、形狀上以及質(zhì)感上不同的材料,這種同類材料的組合則可以體現(xiàn)出統(tǒng)一性.景觀元素包括鋪裝、植物、小品、以及形式.小品則包括構(gòu)筑物及水景,不同的景觀元素使用相同的設計材料,則體現(xiàn)出統(tǒng)一的設計風格,設計主題也比較鮮明.于此同時,若大面積使用相同的材料則會是整體環(huán)境氛圍顯的單板無趣,功能劃分不明確,影響人對事物的辨別.因此在材料的選用上就要在統(tǒng)一中求變化,主次明確,目的明確,為了防止單板可以在局部中進行形式、尺度以及顏色上進行調(diào)整,并且可以加入不同的材料進行合理的搭配,使整體環(huán)境層次豐富多樣.比如在同一界面上,通過運用不同顏色的同種材料,并調(diào)整材料的排列方法,形成層次遞進的效果.(如圖2)不同種類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具有對比性,不同種類的材料包括不同種類但表面特征具有相似之處的材料,也包括沒有相同特征的材料.不同種類的材料組合在一起體現(xiàn)出變化多樣韻律感和對比性.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的各自屬性進行優(yōu)勢互補,使設計變得更加合理化.在較大的空間設計中,便可以采用不同種類材料的組合,來避免空曠感.各自的屬性優(yōu)點進行互補,會使設計變得更加合理.在較大空間界面,可以利用幾種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來避免空間的空曠感.
圖2 屋頂景觀
2.3 滿足人的文化需求
根據(jù)巴夫洛夫著名的需求層次論,當人們在物質(zhì)上得到滿足時,便會對精神文化有較高的追求.然而在設計中,對文化性的關注更多的是在設計作品上,很少提到材料的文化性,材料脫離的文化性是枯燥乏味的,然而設計作品則是通過材料的質(zhì)感來表達其精神內(nèi)涵,因此,設計只有對材料所具有的文化性的準確把握以及技術(shù)上完美的應用才能使設計賦予生命力.例如建筑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該設計選用玻璃材質(zhì),利用玻璃光潔、明亮、透明的物理特性使整個金字塔通身透明,這不僅為盧浮宮內(nèi)提供了自然的光線,同時與周圍的古老建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襯托出盧浮宮的莊嚴,該設計也將玻璃的物理性發(fā)揮到了極致,也可以說材料的文化性在這一設計中被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然而玻璃獨特的魅力也使該建筑賦予了生命力.所以,文化、材料、設計這三個要素在作品設計的過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其中材料的表達也應該是理性的并且也是感性的,材料表達設計作品的文化性更應該是一個把握精神文化內(nèi)涵的歷程.
材料是設計的物質(zhì)載體,一切造型、色彩最終都要靠材料這一物質(zhì)來實現(xiàn),脫離了材料,造型和色彩也就沒有存在的媒介.在我們未來的設計過程中,只有充分挖掘材料設計方面的價值,并且把人性需求的感念引入到材料的應用中去,才能使材料應用地更加充分,更有理、有據(jù),從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使設計的人性化品質(zhì)有所提升.
〔1〕王峰.設計材料美感的視覺體現(xiàn)[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 2006,2006(4):199-200.
〔2〕俞雪花.基于文化的設計與發(fā)展[J].藝術(shù)與設計(理論),2008,2008(3):12-14.
〔3〕梁金豹.建筑與建材[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122-124.
〔4〕鄭建啟,胡飛.解析工業(yè)設計應用材料的質(zhì)感設計[J].武漢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22(5):64-67.
TB472
A
1673-260X(2017)04-0058-02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