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士娟
社會資源是“一池活水”,引進優(yōu)質社會資源介入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能夠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實施。只有讓兒童真正在“社會”中學習“社會”,才能提高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筆者結合《巧識騙術——采訪面對面》的教學實踐,分享高效利用社會資源的具體做法。這些真實問題情境下的教學實踐激發(fā)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了溝通能力的提升。
一、現(xiàn)場·案例——社會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熠熠生輝
蘇教版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活動成長手冊(5上)》中的《巧識騙術——采訪面對面》主題活動目標是:了解人們的防范意識,知道一類詐騙的作案方式及防范方法;掌握采訪的流程及方法,做簡單記錄并能夠隨機應變。為了達成活動目標,緊扣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根據(jù)教材需要,筆者聘請家長、治安大隊專業(yè)人士走進課堂,讓兒童多角度接觸社會,立體呈現(xiàn)電信、網(wǎng)絡詐騙與生活的關系。社會資源的介入,激發(fā)了兒童活動的熱情,讓兒童在生活中學習,教育意義顯著。
1.預約采訪嘉賓——明確任務,精心準備。
在活動之初,筆者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采訪?采訪需要做哪些準備?作為指導教師,筆者列出了預約要素:一要圍繞采訪目的,有重點地選擇采訪對象,了解采訪者的個人信息;二要確定采訪時間、地點,明確采訪注意事項;三要設計采訪問題;四要模擬采訪。采訪前的方法指導,不僅讓學生掌握了預約流程和采訪的禮儀,還增強了學生的活動信心,更為后續(xù)采訪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采訪面對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現(xiàn)場采訪過程中,學生有的采訪治安大隊民警,有的采訪老師,課堂上精彩紛呈:“你好,請問你生活中有遇到過什么騙術嗎?”“如果遇到了你會怎么辦呢?”“對于騙術,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識破嗎?”學生利用“采訪面對面”的方式,對生活中的電信、網(wǎng)絡詐騙進行了深入了解?!拔也稍L了三位老師,有兩位老師在生活中都遇到讓他們匯款的電話,但都被他們果斷回絕了。他們還告了我防范秘訣呢!”張亦涵同學笑著說。社會資源是一池活水,帶領學生走向知識的源頭。課堂上,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建構者。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通過采訪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培養(yǎng)了信息獲取、處理、加工的能力,提升了信息素養(yǎng)。
3.采訪報道我來寫——搭建平臺,分享互動。
采訪活動結束,學生迫不及待地將活動感受與同學、老師分享,有同學建議將活動心得與活動嘉賓治安大隊民警分享,發(fā)送至江陰防范宣傳微信平臺。學生的心愿得到了滿足,微信公眾平臺用戶為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點贊。研究永不止步,在思維碰撞的同時,學生又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學校、社會構成了防范電信、網(wǎng)絡詐騙聯(lián)盟,共同書寫著防范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新篇章。
二、兒童·資源——社會資源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有家長資源、專業(yè)機構的專業(yè)人士、社區(qū)圖書館等。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社會即學校,必須在大社會里,才能收獲豐富的真教育。教育要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需帶兒童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在教育實踐中,以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為突破口,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內容,讓他們親自體驗,在開放、探索、互動的氛圍中讓每個孩子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形式多樣的社會資源,打破了隔開兒童與社會的墻,變“封閉式”的教育為“開放式”的教育,擴展了兒童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教師應立足課程綱要,大膽開發(fā)創(chuàng)新課程,將社會資源有機整合到課程中;而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有效介入社會資源,將知識和技能無痕地傳授給學生,指導學生的認知和言行。
三、方法·策略——優(yōu)選社會資源在教學設計中的理性思考
1.社會資源的來源: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江蘇省教研室新開發(fā)的學生活動成長手冊是教師引導兒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該教材貼近學生生活,內容豐富,凸顯了社會性教育的價值。但是教材呈現(xiàn)的活動主題和活動模式,只起到示范作用,在面對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生的時候,有其局限性。所以在使用教材時,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合適的內容?!毒C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學生了解與體驗社會,從社會生活中提出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主題,加強社會實踐教育?!崩缭凇肚勺R騙術》活動中,采訪社會專業(yè)人士的活動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究電信、網(wǎng)絡詐騙,樂于分享與表達研究成果,學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2.引進社會資源的根本:適合學生,發(fā)展學生。
奧蘇泊爾告訴我們:影響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肚勺R騙術》活動伊始,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中獎詐騙是怎么作案的?我們應該怎么防范?”面對這些發(fā)生在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學生想通過請教治安大隊民警來解決問題。邀請專業(yè)人士進課堂顯得順理成章,順其自然。與此同時,治安大隊民警作為第三方介入課堂,給課堂帶來勃勃生機,激發(fā)了學生投入活動的熱情。如在“現(xiàn)場·案例”中,治安大隊民警針對學生的提問,介紹了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作案、防范方法。胡欣瑞同學在日記中寫道:“面對面采訪孫隊長,不僅鍛煉了我們的膽量,讓我們學會了與人交流、合作,而且還獲取了防范網(wǎng)絡、電信詐騙的法寶:面對誘惑,要警惕,不上當,不輕信,不透漏,不轉賬,及時報案。這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實踐體驗!”這些真實的活動體驗構成了課程資源的一部分,課堂里流淌著社會資源帶來的靈動。
3.引進社會資源的作用:源自生活,回歸生活。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睂嵤┚C合實踐活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課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達到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在采訪過程中,治安大隊的孫隊長給學生介紹了很多生活中的案例:一會計因聽信老板QQ留言,100萬被騙;一學生家長因他人盜用自己孩子的QQ號,也損失了1萬元。孫隊長用深入淺出的案例,讓學生知道了犯罪分子作案方法的高明,提醒學生防范之心不可無。這些來自生活的案例,時刻為學生敲響警鐘,提升了學生的防范意識。
4.引進社會資源的要求:互動體驗,意義深遠。
在活動實施選擇社會資源時,要分清怎樣的社會資源對于本課的教學目標達成具有促進作用。一個有教育意義的社會資源應該能夠讓學生自發(fā)地得到自己的結論。選擇合適的社會資源,不要從自己的道德觀出發(fā)給學生做總結,要相信社會資源的力量。采訪結束后,學生紛紛在日記中留言。有的說:“原來生活中還有這么多陷阱,下次要謹慎行事。”有的說:“我們要做小小宣傳員,讓更多的人有防范意識!”還有的說:“這次活動讓我們大開眼界,生活中騙術無處不在!”社會資源介入課堂,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打開了一扇窗。
四、反思·成長——對社會資源進課堂的理性追問
1.有效選擇社會資源的根本依據(jù)是什么?
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和實施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是課程實施的基石。有效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保障。只有將社會資源進行深入開發(fā),才能彰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魅力。
(1)依據(jù)課程目標。
只有確立了課程目標,才能避免課程實施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郭元祥教授指出:“課程目標的設計與達成是具體化、個別化和情境化的過程?!鄙鐣Y源在目標具體化、情境化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資源與課程目標是相輔相成的。
(2)拓展資源范疇。
根據(jù)實踐活動所需的教育內容,對豐富的社會資源進行篩選是提升綜合實踐活動實效的有效途徑之一。學校的一草一木、公共設施都可以成為課程實施的助推器,是無形的社會資源。從橫向角度而言,拓展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縱向角度而言,深入挖掘綜合實踐的課程資源才能揭示課程的深刻內涵,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
2.web2.0時代呈現(xiàn)社會資源的形式如何變革?
《江蘇省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試行)》中強調,以社會參與為主的實踐性活動包括各種調查活動,如對社區(qū)機關、典型人物進行調查、訪談等。出于活動安全的考慮,開展活動借助社會資源一般都會采用“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有些需要學生介入社會的活動,需要上級部門批準和活動經(jīng)費。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專業(yè)人士是否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同步直播進行專業(yè)指導,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親聆專家指導呢?這些疑惑引發(fā)了筆者對社會資源引進方式的進一步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開發(fā)與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發(fā)展。引社會資源這股活水介入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優(yōu)選社會資源、與社會資源的深度對話、多元評價等方式定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與建構,提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