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綾綾
在代奧米德群島,從美國就能看到俄羅斯
●邱綾綾
美國在北美洲,而俄羅斯的廣袤(mào)國土則橫跨了整個亞歐大陸,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里,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距離極其遙遠。但是如果我告訴你,這兩個國家國土的最近距離其實只有不到4千米的話,你會不會大跌眼鏡呢?
打開世界地圖,可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和俄羅斯楚科奇半島中間看到一個小小的海峽,它就是著名的白令海峽。這個白令海峽可不一般,它所在的白令海是太平洋最北部的海域,遠在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水面曾經(jīng)一度降低,也因此,白令海峽曾經(jīng)形成過一個陸橋。在當時,印第安人的祖先沒準兒一邊唱著“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一邊雄赳赳,氣昂昂地通過了這個陸橋,從亞洲東部來到美洲。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代奧米德群島,位置就在這個白令海峽的中間。
代奧米德群島又叫格沃茲杰夫群島,是由屬于俄羅斯的大代奧米德島以及屬于美國的小代奧米德島和費魯埃巖礁組成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置身在小代奧米德島上,就有機會看到“明天”的大代奧米德島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正好就從兩島之間穿過,按照規(guī)定,凡越過這條變更線,日期就要發(fā)生變化:從東向西越過這條線,日期要加一天;而從西向東越過這條線,日期要減一天。因此,在“今天”的美國望到“明天”的俄羅斯,也就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了。
代奧米德群島的費魯埃巖礁
介紹到這兒,你可能要問了,代奧米德明明是一個群島,為什么會分屬兩洲兩國呢?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被國際日期變更線分開的大、小代奧米德島
據(jù)說,第一個成功登陸代奧米德群島的人叫謝苗·得茲內(nèi)夫,他是一個來自俄國的探險家,但是看起來他的版權(quán)意識比較薄弱,登島時可能只顧著激動了,沒來得及給這塊地取名字,所以現(xiàn)在也沒多少人記著他。直到大約80年后,也就是公元1728年的時候,在俄國軍隊任職的丹麥航海家維他斯·白令到達了這里,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白令海和白令海峽,又給這個群島取名代奧米德,自然而然地,這里成了俄國的地盤。
再往后,俄國人就通過白令海峽,進一步占領(lǐng)了代奧米德群島以東的阿拉斯加地區(qū)。但后來面臨內(nèi)憂外患的俄國沙皇覺得留著阿拉斯加這片沒什么人煙的地方?jīng)]有多大用處,于是就把它毫不猶豫地“大甩賣”了。這個后來被人們稱為“能源的源泉”的寶地,在當時根本無人問津,沒人覺得這片地有什么用。
直到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時候,被趁火打劫的西歐列強弄得焦頭爛額的林肯總統(tǒng)決定向俄國求助,為了支付俄國艦隊的巨額出兵費用,美國與俄方商議,用720萬美元購買了阿拉斯加(以這種形式付款,便于國會通過這筆撥款)。在這筆買賣合約當中,離阿拉斯加不遠的代奧米德群島也就成了兩國的分界,大代奧米德島歸俄羅斯所有,小代奧米德島和費魯埃巖礁歸美國所有。
維他斯·白令
美俄兩國的這筆“大買賣” 成交了, 當?shù)氐木用褚婚_始根本就沒把它當回事,彼此之間仍然照常來來往往。但是到了冷戰(zhàn)時期, 這道無形的邊界最終還是變成了寒冷的冰幕,把兩邊的人強行地隔離開來。
在大代奧米德島這邊, 居民被要求全部搬到西伯利亞定居,取而代之的是蘇聯(lián)軍隊的入駐,這座只有10 平方千米的小島漸漸變成了蘇聯(lián)的邊防前哨,蘇軍不僅在這里布防了軍事設(shè)施,還建立了氣象站。與此同時,美國那邊也沒有閑著, 他們不僅在小代奧米德島駐軍,還在費魯埃巖礁上安裝了用來發(fā)電的無人海洋站。不過,小代奧米德島的居民并沒有被要求搬遷,時至今日,這里還有少量原住民的定居點,定居點內(nèi)商店、學校、圖書館、直升機場一應(yīng)俱全。
那么,在這個地圖上看只有芝麻粒大小的群島上,兩國軍隊為何都如此嚴防死守呢?這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不無關(guān)系,遠在幾百年前,人們就一直期望能夠打通一條穿越北冰洋的便捷水上通道,如今, 群島所處的白令海峽不僅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唯一航道,還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最短的海上通道。假以時日,隨著北極航道的進一步完善,這一地區(qū)必將成為世界經(jīng)濟新的要沖,甚至可能改變世界貿(mào)易的格局。
小代奧米德島上的原住民村落
費魯埃巖礁上的美國海軍
不過,雖然這里是美俄兩國的國土交界地帶,但它的氣候條件、地形、陸路交通以及港口狀況均是對大規(guī)模作戰(zhàn)不利的,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在這里大戰(zhàn)一場并不劃算。因此,雙方在這里主要部署的并不是武器設(shè)備,而是通信站、雷達站等監(jiān)視設(shè)備,作為防空監(jiān)視體系的組成部分。
雖然監(jiān)督對方的設(shè)施布置了不少,但兩國軍方一直都沒有什么出格的動作,畢竟這里處于兩國“親密接觸”的敏感地帶,任何一方有一點兒風吹草動都很可能會給另一方傳遞出錯誤的信號,甚至讓對方做出嚴重的軍事誤判,從而釀成不可收拾的巨大后果。也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是在冷戰(zhàn)期間,兩國在白令海峽地區(qū)也都一直保持著最大的克制。
當然,作為老百姓——尤其是當?shù)氐脑∶?,最希望看到的還是橫亙在大、小代奧米德島之間的那層看不見的冰幕可以漸漸融化,讓邊境居民可以自在安康地生活,讓世間再無紛飛的戰(zhàn)火。
小學生學習指導(dǎo)(小軍迷聯(lián)盟)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