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姍
摘 要:在我國,有關旅游線路的設計問題還存在諸多不足,開展對旅游線路的評價與優(yōu)化就顯得意義重大。本文分析了旅游線路設計的評價原則與優(yōu)化方法,并以旅游專業(yè)學生的青海實習線路為例進行分析,以期對其他旅游線路,特別是學生實習線路的評價與優(yōu)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旅游線路 評價與優(yōu)化 實習線路
一、旅游線路設計的評價原則
1.符合旅游者意愿和行為
旅游者是旅游活動的主體。旅游線路的設計要最大限度地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具體地講,就是要按照旅游者的體能和心理狀況來安排線路。
2.多樣化和不重復
在旅游線路設計時,為增加旅游樂趣,要使景點選擇盡量富于變化,避免單調重復。
3.時間合理性
時間合理性指各旅游活動所占用的時間比例、安排是否合理,以及機動時間的預留,以應對旅途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意外。
4.主題突出
主題和特色可使旅游線路充滿魅力、競爭力和生命力,應盡量安排豐富多彩的游覽節(jié)目,使旅游者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多地參觀和領略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名勝和民俗風情。
二、旅游線路設計的優(yōu)化
好的旅游線路設計是一個在市場中不斷完善的過程,可以列出一系列旅游者滿意度指標,采取問卷調查或訪談的形式得到相對客觀的結果,以此對旅游線路進行改進或沿用。
三、青海旅游綜合實習線路評價
1.實習線路具體安排
第一天,14:00乘火車從青島前往西寧。
第二天,17:43抵達西寧火車站,住西寧。
第三天,上午游覽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一大寺院——塔爾寺,下午前往貴德,途中游覽拉雞山、貴德丹霞地貌,住貴德農家樂莊園,品嘗清真農家宴。
第四天,上午游黃河大橋、青海湖,下午游金銀灘草原,原子城——西海鎮(zhèn),住西海鎮(zhèn)。
第五天,游青海湖沙島,晚上返回西寧市,住西寧市。
第六天,上午參觀青海省博物館,土族互助風情園,品嘗土族特色美食,下午返回西寧市,剩余時間安排自由活動,22:55乘火車返程。
第八天,04:51抵達青島。
2.對該線路的評價
(1)優(yōu)點。該條線路包含了青海湖、塔爾寺等非常著名的旅游景點,并且與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都有巨大的差異,一開始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整條旅游線路涵蓋的景點人文景觀既有宗教,又有民族風情。富于變化的各項內容,極大增添了實習的趣味性,減輕了長途旅行的疲憊感。該線路把塔爾寺、青海湖、沙島等核心景點都安排在了每天的上午,符合人體的生物鐘規(guī)律。在整個旅游線路設計方面,實際游覽活動的前三天游西寧至位于其西南方位的貴德,再到西北方向的青海湖,最后返回西寧市,構成了一個環(huán)形旅游線路,避免了往返旅途的重復。最后一天的游覽選擇了位于西寧市的青海省博物館和距離西寧市較近的互助土族風情園,當天往返。
(2)不足。該線路的主體是精力充沛的學生,加之游覽時間有限,所以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景點,把整個旅程安排得更緊湊些。作為旅游專業(yè)學生實習線路,最好設計一些思考問題,可以在游覽該景點的歸途中組織學生們進行討論,以保證實習的效果。
四、青海旅游綜合實習線路優(yōu)化設計
根據以上的分析,對原線路改進如下:
第一天,14:00乘火車從青島前往西寧。
第二天,17:43抵達西寧火車站,住西寧。
第三天,上午游覽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一大寺院——塔爾寺,下午前往貴德,途中游覽拉雞山、貴德丹霞地貌,住貴德農家樂莊園,品嘗清真農家宴。當天討論的問題:塔爾寺的經營與管理,當地佛教教徒的旅游參與狀況,貴德丹霞地貌的旅游開發(fā)現狀。
第四天,上午游清清黃河大橋、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下午游金銀灘草原,原子城——西海鎮(zhèn),住西海鎮(zhèn)。當天討論的問題:西海鎮(zhèn)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潛力。
第五天,上午游青海湖沙島、訪藏族人家,下午參觀李家峽水電站,晚上返回西寧市,住西寧市。當天討論的問題:沙島景區(qū)的旅游接待設施評價。
第六天,上午參觀青海省博物館,土族互助風情園,品嘗土族特色美食,下午返回西寧市,剩余時間安排自由活動,22:55乘火車返程。
第七天,04:51抵達青島。
(作者單位:鄒城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