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始終是其重點和難點,有學習者和教學者對于漢字的教學采取重語輕文的態(tài)度,認為漢語教學可以只重聽說,不重讀寫。但本文認為在這種方式下,學生無法真正掌握漢語,因此,漢字的教學以及漢字教材的編寫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選取三本獨立的漢字教材進行分析,通過其自身的基本編寫情況,以及三本教材在知識點及生字選取上的對比,研究其編寫特點,對其進行評估,并為后續(xù)的教材編寫提供建議。
關(guān)鍵詞:漢字教材 教材評估 編寫建議
中圖分類號:H19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075-02
一直以來,漢字的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就屬于重點和難點,漢字的講授因其初期發(fā)展不受重視而滯后。肖奚強曾在1994年指出,在教學安排上,與教材體系相一致,漢字教學附屬于讀寫課,而讀寫課往往又是主干課。本文從對外漢語中的漢字教學出發(fā),選取《漢字速成課本》《張老師教漢語》《新編漢字津梁》三本獨立的對外漢語漢字教材進行研究分析,對對外漢語中漢字教材的編寫進行說明,并為后續(xù)的教材編寫提出相應(yīng)的建議。
一、漢字教學的方法
在對外漢語的漢字教學中,采用過先語后文、語文并進、集中識字等教學方法,本文對先語后文和語文并進兩種教學方法進行分析。
(一)先語后文
最早的漢字教學采用的是先語后文的方式。1950年開始我們進行了先語后文的兩次試驗,在后期對外漢語的發(fā)展中,國內(nèi)外也對這種漢字教學方式進行了多次的探討,并就此提出了各種相應(yīng)的理論。如趙金銘先生曾在2008提出的漢語四步教法,并在2011年的《初級漢語教學的有效途徑—“先語后文”辯證》中從三方面論證了先語后文的科學性。提出了基于漢語和漢字特點的“先語后文”;依據(jù)心理學原理的“先語后文”;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第二語言習得規(guī)律的“先語后文”。
這種識字方法采用前期只學習語音、聽說等內(nèi)容,到后期再進行漢字的集中學習的方式,在前期的對外漢語教學中降低了學習者的學習難度,符合第二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但這種將語文分開的方式容易造成學習者讀寫能力與聽說能力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很多學習者和教學者易產(chǎn)生重語輕文的態(tài)度,對于漢字的重視程度下降。
(二)語文并進
語文并進是一種以語帶文的漢字教學方法,采用的是隨文識字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對于漢字及讀音等聽說讀寫的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現(xiàn)今的對外漢語教學中也有許多采用的是這種漢字教學方式。這種方式的漢字教學雖然可以達到技能的較全面培養(yǎng),但其漢字的出現(xiàn)往往是雜亂無章的,因其屬于隨文識字,會出現(xiàn)學生一開始就會遇到“您、謝”等漢字的學寫要求,具有難度性,不利于學生對于漢字的掌握,同時也加大了教學者漢字教學的難度。
二、漢字教學教材簡介
現(xiàn)有的漢字的教材有兩種,一種是隨文識字的,也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語文并進式的教材;另一種是單獨識字的教材,用于獨立的漢字課堂。隨文識字的主要有《階梯漢語—初級識字》《體驗漢字—入門篇》《新使用漢語課本—漢字冊》等;獨立的漢字教材主要有《漢字識字課本》《漢字速成課本》《張老師教漢字》等。本文主要選擇《漢字速成課本》《張老師教漢字》《新編漢字津梁》三本獨立的對外漢語漢字教材進行研究。
(一)《漢字速成課本》
《漢字速成課本》共收錄漢字851個,部件134個,是一本適用于初級階段學習者的漢字教材,尤其是非漢語、漢字文化圈的漢語初學者。全書共20課,每課分為“漢字知識”“奇妙的漢字”“學習建議”“復(fù)習”四部分,在“漢字知識”部分對于筆畫、筆順、造字法等知識點進行講解;“奇妙的漢字”部分采用有趣的方式對于漢字進行講解,在“學習建議”部分給出一些漢字學習的小貼士;并在最后“復(fù)習”部分對于學習內(nèi)容采取一定的復(fù)現(xiàn)和練習。
(二)《張老師教漢字 漢字識字課本》
《張老師教漢字》是主要針對非漢字文化圈的來華留學生的漢字教學教材,該書共25課,分為上下兩冊,依據(jù)《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收錄漢字780個,包括630多個甲級字,120多個乙級字以及少量作為部首的丙丁級字。主要由基本知識和本課生字兩部分組成,對初學者進行常用的甲級字的講授。
(三)《新編漢字津梁》
《新編漢字津梁》是針對初學者的漢字教學教材,收錄常用漢字1200個左右,其中90%為大綱中的甲級字和乙級字,并有少量丙丁級字及超綱字。從基本的筆畫、筆順等講起,到具體的漢字,采用同偏旁集中講解的方式,對于初學者進行漢字的講授。
三、教材漢字的編寫情況
本文以《漢字速成課本》為例,對于漢字教材的編寫情況進行分析。該教材共計20課,我們對于其每課的生字數(shù)量進行比較如下。
〖TP郝程表1.TIF;%50%50,BP#〗
通過對這本書的所有課節(jié)生字數(shù)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從第一課到第二十課的生字數(shù)是大體呈現(xiàn)遞增趨勢的,可以看出在對外漢語的漢字教材編寫中,是由易到難,生字數(shù)量由少到多的,這一點是符合學習及教學規(guī)律的。
四、教材評估
(一)教材評估界定
對于教材的評估,趙金銘曾指出,教材應(yīng)多少體現(xiàn)當代語言理論、語言教學理論和語言學習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對漢語事實本身認識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定要吸收到教材中,以便為教學服務(wù)。具體而言就是從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課程大綱、學習者情況、語言材料、復(fù)習六大部分,對于教材進行評估。本文對于上述三本獨立的漢字教材從知識點排列及筆畫數(shù)量角度出發(fā),對于其教學目標、學習者情況、復(fù)習等方面進行評估。
(二)知識點排列評估
〖TP郝程表2.TIF;%50%50,BP#〗
通過上表中三本教材知識點排列的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三本教材中都對筆畫、筆順、書寫規(guī)則、部件等基礎(chǔ)性知識進行了講解和說明,并都從傳統(tǒng)六書的角度對于造字法進行了講解,從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四種類型對漢字進行了區(qū)分,并進行分別講述。而對于簡繁字、查字典等內(nèi)容則有區(qū)分。
根據(jù)學習者處于初級水平的情況,三本教材都對基礎(chǔ)知識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基本符合學習者的學習現(xiàn)狀,對教學目標和學習者情況進行了較好的掌握。此外,《漢字速成課本》采用了“復(fù)習”單元的方式,對于生字達到一定的復(fù)現(xiàn),符合復(fù)習的要求,有助于學習者的漢字學習。
《漢字速成課本》和《張老師教漢字》兩本教材都有查字典的教學內(nèi)容,從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出發(fā)進行講授,利于學生自學方面的后續(xù)發(fā)展。而《張老師教漢字》和《新編漢字津梁》兩本教材都涉及簡繁字的內(nèi)容,鑒于繁體字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主要起到推動理解的作用,并不需要掌握具體寫法,本文認為這一部分的教學只屬于總體漢字教學的輔助手段,不屬于必有的內(nèi)容。
(三)筆畫數(shù)量評估
通過對三本教材中所選生字筆畫數(shù)量的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漢字速成課本》的前一百個生字中沒有多于10畫的;《張老師教漢字》的第10畫的漢字出現(xiàn)在43個,為“哥”;《新編漢字梁津》的第10畫漢字出現(xiàn)在第85個,為“留”??梢钥闯鋈窘滩牡那?00個生字都是較簡單的,幾乎很少或者不出現(xiàn)10畫以上的漢字,漢字的選擇是大綱中較為簡單的甲級字,這符合初學者漢字水平掌握程度低的狀況。尤其是《漢字速成課本》的編寫中,前100個生字中沒有出現(xiàn)任何10畫及以上的漢字,這對學習者的初級教學是有利的,本文對于該編寫方式持有肯定態(tài)度。
五、教材編寫建議
(一)考察大綱,編寫?yīng)毩h字教材
首先,教材編寫者對于漢字編寫應(yīng)有足夠的責任心。編寫者應(yīng)意識到教材是教學的前提,認識到其重要性,充分投入責任感,認真編寫,同時認識到語文相同的重要性,編寫?yīng)毩⒌臐h字教材。對《大綱》進行深入了解,并能意識到常用字詞的標準等。對《大綱》進行充分深入考察研究,并與相關(guān)編寫者及教學者交流探討,以達到能夠編寫出實用、與時俱進的符合教學要求的教材。
(二)編寫符合學習者情況的教材
研究不同水平學習者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水平制定對應(yīng)的教材,對于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有區(qū)別的教材編寫,如對于初學者編寫以大綱中甲級字為主的教材。同時注意編寫原則由易到難,筆畫數(shù)由少到多,與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相對應(yīng)。
(三)教材編寫要注意國別化
現(xiàn)今的對外漢語教材對于國別化重視度較低,因?qū)ν鉂h語教材學科本身有其特殊性,編寫時應(yīng)具有國別性的意識,對于不同國家的學生,應(yīng)有按照其不同國家學生特點編寫的有針對性的教材。同時對于在來華留學的漢字教材以及在國外當?shù)厥褂玫臐h字教學教材應(yīng)有區(qū)分,按照兩者的不同情況進行有區(qū)分的教材編寫。
(四)注意漢字的選擇和排序
在上述三本漢字教材中,雖然整體上是由易到難進行教學,但在漢字的選擇和排序上仍較為混亂。如《漢字速成課本》中的漢字是大致按照象形、指示、會意、形聲的順序排列;《張老師教漢字》中是按照部首進行排列。本文認為在漢字教材的編寫中應(yīng)注意到漢字的選擇和排序,包括課后練習題中出現(xiàn)的生字也應(yīng)有選擇的使用。可以采用筆畫由少到多或部首筆畫由少到多來進行排序,以減少教學和學習中的阻礙。
六、結(jié)語
本文認為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漢字教學占有很大比重,應(yīng)采取單設(shè)漢字課,采用獨立漢字教材的方式進行教學。因此,對于漢字教材編寫的研究也就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三本獨立的對外漢語漢字教材起分析,通過對其教學目標、知識點排列、筆畫數(shù)量等的對比,對于對外漢語漢字教材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學習者情況、復(fù)習等方面的評估,并通過三者的對比,給出后續(xù)對外漢語漢字教材的編寫建議。
參考文獻:
[1]于娜.初級對外漢字教材評估[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2]胡炳立.初級對外漢字教材評估與編寫思考[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施林燕.初級對外漢字教材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4]徐軼瑋.從漢語層級性看對外漢語漢字教學[J].第七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文集,2014.
[5]劉雨婷.對外漢語漢字教材的對比分析[D].長沙:湖南大學,2015.
[6]楊陽.對外漢語漢字教材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6.
[7]張爽.對外漢語漢字教材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5.
[8]李林釗.對外漢語教學漢字教材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9]易嶸.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7.
[10]肖奚強.漢字教學及其教材編寫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1994.
[11]孫匯.對外漢語漢字教材的編寫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6.
[12]劉京平.對外漢語教材漢字教學編寫部分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13]吳姿.對外漢字教材的編寫原則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2.
[14]趙金銘.論對外漢語教材評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