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紫予
那天你騎摩托來學校找我,把月餅遞給我,說是舅媽讓你給我送來的,然后說你要趕回去喂豬。
童年的事已變得模糊,但在我上小學后我覺得你并沒有把我當作親表妹,你說我不聽話,總讓你生氣,所以寧愿對別人好也不想對我好。
那時你很聰明,又很靈巧,你時常穿著學校發(fā)的校服,在家附近的山坡上去撿柴。你能夠一個人在樹上用鐵鉤鉤落已干枯的樹枝,你經(jīng)常在黃昏時候獨自一人扛著一捆柴從后山回來,那時鄰居們都夸你勤快、能干。你的手時常被荊棘劃破,臉被曬得黝黑,但你從來也沒有叫過苦。即使你很多時候臟兮兮的,別人也十分羨慕你,因為你會做許多新奇的玩具。你會制作用木料拼成的假槍,你會做陀螺、彈弓……只要看見別的小朋友玩什么,你就能模仿著自己做,可是這些你都不讓我玩,因為你說我有時不聽話。說實話,我那時真的很恨你。
那年你考上了初中,要到鎮(zhèn)里上學,你并沒有流露出對家太多的留戀(因為這是你首次離家,不受大人的管束)。時間總會沖淡一切,我對你的不滿隨著你進入中學也漸漸消失。我覺得你那時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在放假時幫助父母親干活,或者打柴,或者做家務。
直到你畢業(yè)了將要外出闖蕩的時候,我才從舅媽的口中知道你學會了上網(wǎng)、打游戲,聰明的腦袋卻用錯了地方。你經(jīng)常逃課,在外面與同學打籃球。你喜歡NBA里的球星科比,他就是你的偶像,你的夢,在家里的墻壁上你貼滿了科比的圖片,科比的每一個進球都令你興奮,但你忘記了自身的條件是不可能把打籃球作為職業(yè)的。久而久之,你也經(jīng)常在家里跳起來摸墻壁,看是否有那種彈跳力。你用腳一踮伸出手就去摸高,那幾乎成了你的代表性動作。無論在大街上還是在學校,你總會向上彈跳,每次彈跳后你就學科比的樣子,有點滑稽。所以你沒有考上高中,我不知道你是否在后悔當年的無知。
初中畢業(yè),你就出門打工。你已經(jīng)外出闖蕩過了幾次,但每次都是拿著舅舅給的路費出去,然后兩手空空而返,不過你每次回家都不忘給我捎點東西,我倒覺得小時候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得不對,讓你生氣。
那天下午放學時,我在教室里,還沒有去吃晚飯,當我漫不經(jīng)心地向門口望去時,我發(fā)現(xiàn)了你的身影,但由于那時人很多,我并沒有一眼就認出你,直到你走到教室門口。你把月餅給我,又從兜里掏出幾十塊錢遞給我,然后對我說,這些年外出打工,沒有賺到什么錢,這幾年打工越來越難,現(xiàn)在縣上的政策好,鼓勵返鄉(xiāng)農(nóng)民工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所以你已經(jīng)申請了小微企業(yè)貸款,銀行已經(jīng)把錢打給你了,你決定在家里搞養(yǎng)殖,現(xiàn)在豬舍已經(jīng)修好,買了幾十頭豬,又買了不少養(yǎng)殖方面的書籍看,相信一定能干出個樣子,不讓人小瞧了你。最后叮嚀我:“你自個要好生學哦,別像我!”我目送你的身影漸漸遠去,那一剎那,眼眶竟有點濕潤。
從小我就沒有當面祝福過你,現(xiàn)在我希望──表哥,你一路順風!時不我待,你已成家,應該盡快立業(yè),不能再恍惚,不能再蹉跎了。不好好干,枉負這樣的好時代。
(指導老師:石國權(quán))
肖堯留言
從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成為了一個社會人。隨著慢慢長大,我們的社會屬性會越來越明確。我們對自我的認知,是在別人的參照下開始的。這個“別人”包括我們的父母、鄰居、同學、親戚、朋友等等。
文章寫的是表哥,但我從中看到的是無數(shù)類似表哥這樣的人,以及躲在文字后面的“我”這樣的人。他們互為參照,形成了一個復雜社會的兩個側(cè)面。你是屬于表哥還是“我”?你對未來的期待是什么?這些決定了你未來的社會屬性,你的位置。但愿,你的未來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