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不分年級與階段的,閱讀教學在不同教學階段與不同的年級中的差別體現在教學內容與方式上,從這一點上可以證明語文學科中閱讀教學的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語文閱讀教學內涵越發(fā)進步,不再滿足于對學生的閱讀解題技巧教學,而是側重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把生活實際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加深學生課內外閱讀,對文章加深理解,進而發(fā)生情感共鳴,促進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在我國小學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歷程中,其教學理念是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的,而這些變化的具體因素就在于我國教學現狀與社會發(fā)展的變化,具體到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群體開始逐漸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重視學生對課堂教學學習體驗,這些變化都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教學發(fā)展。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有著明顯的變化與區(qū)別,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挖掘文章內涵,并與學生的生活進行有機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雙重提高。
閱讀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在開展核心素養(yǎng)下的閱讀教學前,教師必須要搞清楚概念,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這一“核心素養(yǎng)”應當是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教師的閱讀教學掌握一定的閱讀理解技能與技巧,更是可以領悟文章的思想內涵,與文章作者激發(fā)出情感共鳴,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就是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前提是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教學,通過文章閱讀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核心素養(yǎng)”,再由此深入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例如:教師在《背影》(朱自清)這一課外延展教學時,不僅可以講述這篇課文自身所具有的人文背景及其自身所蘊含的人文關懷,對學生進行人文內涵教育,培養(yǎng)學生人文觀念,更可以結合當年或前一年全國道德模范中與學生可以產生共鳴的人選,來為學生仔細講解人文關懷的含義,以提高學生對人文關懷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通過這樣的教學會增加學生對“人文內涵”這一概念的了解,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學習方式中施加影響,使學生在接觸新的文本閱讀時會首先考慮這一閱讀材料的人文內涵,這種對人文內涵的重視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體驗的重視,同時,人文內涵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側面證明了這一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延伸課堂教學內容
現在,小學的閱讀教學被人為的劃分為了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兩個方面,但顯然這種劃分是不合理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想當然地傾向于對“課內閱讀”的學習,但從實際概念上來看,“核心素養(yǎng)”下的閱讀教學是不分課內課外的。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使學生明確閱讀教學不分課內課外,要善于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在正常的課程教學完成后可以深入地對相關閱讀題材進行延展閱讀。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雨》這一課時,筆者不僅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對生活中的秋雨進行抒發(fā)思考,鼓勵學生把生活感受與課文描寫重合起來進行體驗思考。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秋天之美,更可以感受語文課文的美好,基于這種體驗自發(fā)的對課外文本進行探索閱讀。
在競爭中進行閱讀教學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實踐探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常規(guī)的生活化閱讀教學與常規(guī)式閱讀教學,還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學習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學習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愛好,并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敏感度,使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例如,將學生劃分成小組,通過小組競賽式的學習使學生相互促進。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集體感與榮譽感剛剛建立,在這一情況下,學生更愿意為了小組的班級名次與榮譽進行一個高度合作、共同學習,以期在班級內競爭處于優(yōu)勢地位。因此,將合作學習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不僅是合理的,更是極有必要的。因為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并進一步提高集體榮譽感,從而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更加的投入。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中承擔起一名引導者的責任,既要保證學生可以充分競爭以提高“核心素養(yǎng)”,又要防止學生間的惡性競爭傷害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我國教學探索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論教學內容與名稱如何變化,其實質內涵都是為了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下的學生可以與社會需要接軌。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應將教學手段局限于與教學改革目的相結合中,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學習目的,進一步地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路徑、方式與手段。教師在不斷改良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路徑中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之化為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從而與核心素養(yǎng)有機結合在一起。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張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