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普契尼是偉大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他的作品旋律優(yōu)美流暢,人物刻畫生動細膩。本文以普契尼男高音詠嘆調《奇妙的和諧》為切入點,分別從劇情介紹、作品演唱處理做了詳細的闡述。普契尼歌劇中的男高音詠嘆調,體現(xiàn)了明顯的藝術特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普契尼;男高音;詠嘆調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22-0065-03
一、《托斯卡》歌劇簡介
《托斯卡》 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創(chuàng)作的三幕歌劇。1900年初演于羅馬。劇情取自法國劇作家薩爾都的同名劇作。1800 年,羅馬畫家馬里奧·卡瓦拉多西 (Mario.cavaratosi) 因掩護政治犯逃跑而被捕入獄受刑。卡瓦拉多西的戀人托斯卡 (Tosca) 向警察總監(jiān)斯卡爾皮亞求情。斯卡爾皮亞早就垂涎托斯卡的美貌,并以處死卡瓦拉多西脅迫托斯卡委身于他,如果托斯卡同意,他便可以執(zhí)行一個假死刑。為了救自己的戀人,托斯卡在斯卡爾皮亞的淫威下只得假意允從。警察總監(jiān)答應托斯卡開槍時發(fā)虛彈,并使卡瓦拉多西獲得自由。于是警察總監(jiān)簽署了一份離境通行證遞給了托斯卡,托斯卡接過通行證后,抓起匕首猛然刺進了斯卡爾皮亞的胸膛,警察總監(jiān)當場斃命。黎明時分,卡瓦拉多西在刑場上飲彈命絕,托斯卡這才恍然大悟,被警察總監(jiān)所騙。面對這無法接受的悲慘現(xiàn)實,托斯卡最后也跳墻自盡。
二、《奇妙的和諧》的演唱處理
《奇妙的和諧》 ——Reconti d′armonia 是歌劇 《托斯卡》 中的一首男高音詠嘆調。是歌劇 《托斯卡》 中男高音最愛唱的精華之作,是現(xiàn)代意大利歌劇中最美的詠嘆調之一。詠嘆調 《奇妙的和諧》 出現(xiàn)在歌劇第一幕,畫家卡瓦拉多西在教堂作畫,卡瓦拉多西把美麗婦女看作圣母瑪利亞畫在了教堂里。為此畫家并沒有覺得這是在冒犯圣主,并對著他的杰作唱起了這首贊美兩位女性的浪漫曲。
歌詞大意:
這各種美的閃光,構成和諧的畫像!我多情的弗洛麗亞,是棕色頭發(fā)的姑娘,你漂亮的陌生女郎,秀發(fā)光亮透金黃,雙目碧如海洋,托斯卡眼睛黑亮!這就是藝術的奧秘,能把各種的美融合在一起:畫陌生女郎的時候,我也一直在想你,我的心里只有你!托斯卡我愛你!
意大利歌詞:
Recondita armonia di belleze diverse!... E bruna Floria, l′ardente amante mia. E te, beltade ignota, cinta di chiome bionde! Tu azzuro hai l′occhio, Tosca ha l′occhio nero! L′arte nel suo mistero le diverse belleze insiem confonde: ma nel ritrar costei il mio solo pensiero, ah! il mio solo pensier, sei tu, Tosca, sei tu!
《奇妙的和諧》整曲調性為 F 大調—— C 大調—— F 大調,明朗透徹,充分表現(xiàn)了卡瓦拉多西無拘無束、風流浪漫的性格。是簡單的三段體結構。這首詠嘆調可分為四個部分處理。
第一部分(1—13小節(jié))。由于音樂前奏時間很長,占據大約40秒。需要合理安排這段時間,特別是在音樂會演唱時,要充分調動自己的舞臺表演力與情感。雖然沒有必要做出在演唱歌劇時的舞臺表演,但是心中應清楚舞臺任務。
第二部分(13—30小節(jié))。歌詞開始 Re-con-di-ta ar-mo-ni-a di bel-lez-ze di-ver-se!這些音幾乎都在鋼琴小字 2 組的 f 上,降 e 到 f 音是男聲音色最美的聲音區(qū)域。第一個音是若起的,需要做到起音柔和,氣息要均勻。
(22—30小節(jié))演唱這幾句對氣息的控制力要求極高,口腔喉頭需要自然打開,保持高位置。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某個高音上,要想到旋律的流暢性與整體性。用流動的聲音、連貫的樂句去描述。
第三部分(31—35小節(jié))。這一段起到過渡性作用。目的在于領入結束部。演唱時需緩和,吐字要清晰。
第四部分(35—結束)。這一部分具有強烈的戲劇感染力,構成激動人心的高潮部分。在卡瓦拉多西贊美托斯卡,向她表達忠貞不渝愛情的唱段,“我心中只思念你”很平淡、很直白的誓言之后,一個音程的四度大跳進入了高潮句,“啊”字上從D 到bB的六度大跳,把對托斯卡的愛淋漓地抒發(fā),暢快至極、感動至極。
以飽滿的音量和氣息以及寬廣的面罩共鳴完成輝煌的高音,以此來結束這首詠嘆調。
《奇妙的和諧》這首詠嘆調,曲式結構上精致,旋律優(yōu)美動聽。音樂表現(xiàn)手法魅力無窮。這一首詠嘆調受到廣大聲樂愛好者喜愛,也是音樂會或大型比賽必唱曲目。
[參 考 文 獻]
[1]朱敬修.西方音樂史[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
[2] 邵義強.歌劇賞析[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錢苑,林華.歌劇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4] 劉詩嶸.戲劇天才普契尼[J].人民音樂,1989(01).
[5] 張?zhí)旆?論戲劇藝術的審美特征[J].藝術教育,2004(02).
[6] 崔杰夫.淺談普契尼歌劇作品的抒情性[J].北方音樂,2009(04).
(責任編輯: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