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紅頭瑤是瑤族的重要分支,情歌是紅頭瑤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小小葫蘆開白花》是云南省紅河州河口縣紅頭瑤情歌的代表,該首作品既能體現(xiàn)紅頭瑤樸實的婚俗文化,又具有濃郁的當?shù)靥厣?/p>
[關(guān)鍵詞]情歌;紅頭瑤;瑤族婚俗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22-0054-02
紅頭瑤是瑤族四大支系之一,河口縣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瑤族的重要聚集區(qū)。河口瑤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nèi),作為云南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河口縣瑤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時有24 013人,主要分布在瑤山、蓮花灘、橋頭鄉(xiāng)和南溪鎮(zhèn)的86個村。境內(nèi)瑤族主要有藍靛瑤、紅頭瑤、白線瑤和沙瑤四個支系,藍靛瑤和紅頭瑤主要聚居在瑤山、老范寨和蓮花灘鄉(xiāng),壩沙鎮(zhèn)、南溪鎮(zhèn)也有所分布;白線瑤和沙瑤主要分布在南溪鎮(zhèn)、橋頭鄉(xiāng)和螞蟥堡;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一般使用漢語和壯語進行交流。
河口瑤族自治縣境內(nèi)瑤族大多在明清時期由湖南等地遷入,信奉“盤王”,把“盤王”作為本民族的始祖。盤王,就是“盤瓠”,從瑤族的古歌當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盤王開創(chuàng)了天地,創(chuàng)造了世間的萬物。河口瑤族人民一直保留著每年農(nóng)歷十月十六過盤王節(jié)的古老風(fēng)俗,在《蠻子歌》等典籍中都有介紹。河口瑤族除了信奉盤王崇拜以外,還存在對道教、巫教等宗教的崇拜。
一、《小小葫蘆開白花》演唱場合
瑤族是以歌記述歷史,唱歌貫穿了河口瑤族所有的宗教祭祀活動、所有的紅白事?,幾迦嗣駸釔鄢?,談情說愛要唱歌;集體娛樂要唱歌,不勝枚舉。河口縣壩沙鎮(zhèn)、南溪鎮(zhèn)一帶的《小小葫蘆開白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情歌,一般在走親訪友、定歌場合(大型集體對歌活動)演唱。
1走親訪友場合。在瑤族聚居區(qū)的村寨里,未婚的瑤族青年男女以這種走親訪友的方式進行的對歌是最為廣泛的;在瑤族社會的民間,這也是最普遍存在的,具有深厚社會基礎(chǔ)的一種對歌方式。因為對歌的場合主要是圍坐在火塘邊唱歌,有的地方甚至把火塘邊的對歌稱為火塘對歌或火塘歌。在火塘邊所唱的歌涵蓋了與瑤族有關(guān)的古歌、遷徙歌、說理歌和情歌,所謂五花八門,且有無歌不成友的感受。
2定歌場合?,幾宥ǜ枋乾幾寰劬訁^(qū)村與村之間、寨與寨之間舉行的一種規(guī)模大、人數(shù)眾多的大型集體對歌活動。在歷史傳統(tǒng)中,定歌的組織形式是,對歌就遠不就近,[JP2]也就是說,要和距離遠的村寨對歌。舉個例子說,河口縣瑤山鄉(xiāng)某村委會的某個村寨的青年男子與他寨的青年女子對歌;一般不會和附近村寨的人對歌。因為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相互間幾乎都了解和認識,因為經(jīng)常會碰面,所以對歌中有些話就不便于表達出來,以免下次相互碰面時尷尬。[JP]
未婚青年男女一直都是瑤族對歌活動中的主體,在這樣的活動中,已婚的甚至年紀大的中老年人也會參加進來,主要是感受民族節(jié)日的氣氛,尋找一種民族的歸屬,有的干脆就走親訪友一起來了。本寨的未婚青年男子與另一個寨的未婚青年女子對歌,日期一般都會在節(jié)日期間,或者農(nóng)閑時舉行,有的也會在春節(jié)期間或正月初一到十五這段時間舉行。時間一般情況下是兩天一夜。主要目的是通過定歌交流民族間的親情和感情,為未婚的青年男女相識相戀牽線搭橋,促成美滿姻緣。
3舉行成人禮(度戒)、婚禮、葬禮等場合。在人生的成人禮、婚禮、葬禮三大禮儀的儀式過程中,在瑤族聚居區(qū)有的村寨,在上述禮儀過程中,從瑤族傳道教的宗教倫理上來講,都是值得慶賀的,因此以娛神、娛人和娛己為目的的唱頌以及其他祭祀音樂才具有了如此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
在這一個過程中,主要唱禮儀歌,具體為行禮和贊頌歌,此種語境下,這種禮儀歌一直可以唱到第二天,正所謂是“一夜禮儀一夜歌,幾天禮儀幾天歌” 。其間為了使整個對歌更有層次感、立體感,對歌的人們還會唱以愛情為主體的民歌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形成了一個歌聲此起彼伏,層層疊疊,從而使音樂具有多重性。此情此景一直持續(xù)到儀式結(jié)束,甚為壯觀。
4小調(diào)。小調(diào)一般是男女之間一人對一人的對歌,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瑤族青年男女在對歌的過程中,對自己非常滿意的對象私下演唱的一種曲調(diào)。小調(diào)一般以天、地、日、月、星、辰,花、鳥、蟲、魚等為歌唱對象,多采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來表達自己對他(她)的愛慕之情;同時也是瑤族未婚青年男女試探對方對自己有沒有情意的一種方式。在此種對歌的過程中,如果雙方唱到情投意合時就可以談婚論嫁并結(jié)成美滿家庭。
二、《小小葫蘆開白花》的歌詞
該首情歌《小小葫蘆開白花》的特別之處在其歌詞:
男:(哎詩依哎)小小葫蘆開白花,
又想葫蘆又想瓜。
又想葫蘆來裝水,
又想小妹來當家。
女:(詩依唉哎)鴨嘴不比雞嘴尖,
妹嘴不比哥嘴甜。
哥嘴甜甜來哄妹,
哄妹單身六十年。
從這首曲子有漢語演唱的歌詞上看,歌詞為四句一首的七言體,符合瑤族民歌的七言四句的標準。男方歌詞通過小小葫蘆開出來白花,用瓜比喻為自己心儀的姑娘,接著引出了又想葫蘆來裝水,又想小妹來當家。通過葫蘆開白花完成了對自己心儀女孩的表白。女方通過鴨嘴不比雞嘴尖,借喻妹嘴不比哥嘴甜。將女方的單純與樸實展現(xiàn)了出來。最后的哥嘴甜甜來哄妹,哄妹單身六十年。更表現(xiàn)了女方對于愛情的向往和堅守。
《小小葫蘆開白花》總的來說思想內(nèi)容是樸實而深情的,既有現(xiàn)實內(nèi)容,也具有浪漫的情感。藝術(shù)風(fēng)格上也能給當下的人們有益的啟示。加里寧說:“人民藝術(shù)是最高級、最有才能、最有天才的藝術(shù)。……沒有價值的藝術(shù)是不可能在民間保存下來的。人民好比淘金者,他們所選擇的、保存的、相傳的,并且在幾百年中加以琢磨的,只是最寶貴、最天才的東西?!闭蛉绱耍缎⌒『J開白花》才能被瑤族人民代代相傳,不斷發(fā)展。
三、從河口瑤族《小小葫蘆開白花》看紅頭瑤的婚俗源頭
通過多次的田野工作,我擬從婚禮開始追溯民歌的使用場所以及民歌的源頭?,幾迕窀柙诰唧w的歌唱過程中,其歌唱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在婚禮儀式的舉行過程中,瑤族人民一般用齊唱的方式來進行歌唱,比如在“攔路歌”類型的民歌中,此類民歌主要用在婚禮上。屆時,男方(新郎家唱歌的代表,一般由部禮公、媒人、大差郎、小差郎四人組成)一人創(chuàng)作歌詞,一般由部禮公擔(dān)任,有些村寨也會由媒人擔(dān)任。唱此類歌時,眾男子一起齊唱。具體組成人員以及在整個婚禮儀式進行過程中的分工如下。
男方(新郎)家的代表人及其職責(zé):
①=1*GB3*MERGEFORMAT部禮公1人,主要職責(zé)為代表新郎家與新娘家主人認親。
②=2*GB3*MERGEFORMAT東家,這是新郎家設(shè)在新娘家村寨中的服務(wù)站。要為新郎家辦事,充當新郎家的代言人。
③=3*GB3*MERGEFORMAT媒人1人,是男方主婚人。
④=4*GB3*MERGEFORMAT大差郎1人,負責(zé)應(yīng)承女方大姻姑對歌、敬酒。
⑤=5*GB3*MERGEFORMAT小差郎1人,負責(zé)應(yīng)承女方小姻姑對歌、敬酒。
女方(新娘)家亦如此,新娘家的代表人及其職責(zé):
①=1*GB3*MERGEFORMAT正堂1人,具體職責(zé)是整個婚禮的總管。
②=2*GB3*MERGEFORMAT大、小接客各1人,職責(zé)為正堂的助手。
③=3*GB3*MERGEFORMAT媒娘1人,主要負責(zé)與男方媒人對歌、敬酒。
④=4*GB3*MERGEFORMAT大姻姑1人,負責(zé)與男方大差郎唱歌、敬酒。
⑤=5*GB3*MERGEFORMAT小姻姑1人,負責(zé)與男方小差郎唱歌、敬酒。
在唱“攔路歌”(婚禮儀式歌曲)的過程中,一般由媒娘創(chuàng)作歌詞,眾女一起齊唱。會創(chuàng)作歌詞的人,才被稱為歌手;但一般都是會唱歌的人多,會創(chuàng)作歌詞的人少。
除了齊唱外,還有就是一女對一男的男女對唱,歌詞是自編自唱?,幾迦藢Ω栌凶约旱囊?guī)矩:相鄰寨子的人不對歌;本村的人不對歌;同性之間不對歌;在自己的家中不對歌。這一點,與西北的“花兒”,侗族的“大歌”,四川的“晨歌”具有類似的特點,即愛情歌曲不能在家里唱,也不能在長輩面前唱,也不能在同性之間唱。
不論哪個民族,愛情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情歌曲則是這一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生活在河口的瑤族人民也不例外?,幾迦藷釔鄹璩?,在浩如繁星的民歌中,《小小葫蘆開白花》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參 考 文 獻]
[1]黃勵.河口瑤族民歌音樂淺析[J].民族音樂,2013.
[2] 河口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河口瑤族自治縣志(1978—2005)[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3] 張躍,古躍娟.云南河口瑤族社會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J].思想戰(zhàn)線,2002.
[4] 師向?qū)?云南民族音樂的“靜態(tài)”保護與“活態(tài)”傳承——云南民族音樂研究基地研究成果及轉(zhuǎn)化[J].黃河之聲,2014.
[5] 孔苑苑.中國多聲部民歌的音樂特性和民族特性探微[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9.
[6] 王麗娜.云南河口、金平瑤族服飾圖案在當今家用紡織品設(shè)計中的運用探索[D].云南藝術(shù)學(xué)院,2012.
[7] 李玉明.紅頭瑤難民群體的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以河口縣南溪鎮(zhèn)老鴰場紅頭瑤為例[D].中山大學(xué),2009.
(責(zé)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