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袖珍小說、一分鐘小說或超短篇小說等。在寫作中需要體現(xiàn):微、新、密、奇,即篇幅短小、立意新穎、風格清新、結構嚴密、結尾新奇巧妙等特征。如:
他有空就用紙疊心形折紙,見到她就給她。這個習慣有多久了?他自己都不是記得很清楚。突然,有天,她電話里說:“今天有個收廢紙的來,我問了價錢,然后把你送我的心形折紙都賣掉了……”頓了頓,“剛好九塊錢,等下你打扮打扮,我們一起去民政局領證吧?!?/p>
此文精而巧,在“頓了頓”三字前后,讀者難以想象“他”經(jīng)歷了一種怎樣的冰與火的歷練,讀者也領教了“虧他想得出來”的巧妙結構的“厲害”。
技法指津
一、立意明確,緊扣話題
所謂明確,即指可明確感知小說主題,且嚴格切中作文要求,深刻地表現(xiàn)話題。如:“10個人買鏡子,有9個人都買了昏鏡,因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缺點,以《買鏡》為題目寫一篇話題作文?!?有位考生寫了一位商人為獲得利益賄賂局長的女兒,給了她一面可以遮丑的昏鏡,從而博得局長及其女兒的歡心,最終把想要的工程搞到了手。這篇小說通過這個故事,扣住了“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缺點”這一材料要求,在主題的設計上可謂深刻明確。
二、選材精粹,可見深義
微型小說的切入點一般較小,或是截取一個片斷,或是勾畫一個場景,通過尋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或事,表現(xiàn)情感,揭示哲理。如《母親的后悔》一文,寫的是母親因為只看表面,而錯把家中下蛋的雞給殺了,真正不下蛋的蘆花雞卻因為漂亮的外表而贏得了母親的信任,活了下來,母親對此事后悔不已。作者由此想到“光憑外表的情感親疏就作出某些決定,是多么荒唐”!作者寫的是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小事,這樣的事情或許每天都在發(fā)生,但是經(jīng)過作者的慧眼與慧心,尋常的生活小事,閃出了哲理的光芒。
三、情節(jié)緊湊,塑造人物
文章越是短小,越需要著力剪裁。要抓住主要情節(jié),迅速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適應主題的需要。情節(jié)的發(fā)展要有起伏,尤其是結尾的構思更須巧妙精當,爭取產(chǎn)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如《畫》一文:某副市長喜愛作畫,有一位老板投其所好,欲高價購買他的“大作”,市長為之所動,這時一向沉穩(wěn)的妻子對他說:“ 你前幾天在市里參賽的《百竹圖》,在一千多幅參賽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痹瓉?,老板是想找借口賄賂他,還好他及時懸崖勒馬。情節(jié)到此似乎并無曲折,平淡無奇,但是結尾卻很有新意,是這樣寫的:
多年后,退休的張市長收拾老伴的遺物,一本燙金的《獲獎證書》掉了出來。張市長翻開一看,“百竹圖”“一等獎”幾個字映入眼簾……
妻子的沉穩(wěn)幫助這位市長頂住誘惑,終保晚節(jié),出人意料的結尾令人再三回味。
此外,塑造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有兩個基本的寫法──讓人物出場和不讓人物出場。小說人物一旦在作品中露面,就要集中力量去寫活人物。但微型小說的篇幅是很有限的,我們可用烘托手法,看似無理或不經(jīng)意地寫不出場人物。
【注意事項】
高中生如何寫出一篇精美的微型小說,建議從以下幾點嘗試:
1.平時多閱讀,勤思考。把《小小說》《微型小說月刊》等作為閱讀材料,在閱讀中,勤思考多分析,積累精妙之筆、精巧構思、點睛之筆。
2.多關注生活,多思考社會。平時對生活小事及社會現(xiàn)象“留心眼”,多問為什么,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質。
3.從嫁接、模仿開始寫小小說。在閱讀中,用小小說中的事件和立意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社會熱現(xiàn)象,尋找新的起點和立意,思考新的架構方法,創(chuàng)作適合命題要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