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帶領的班級是一個“小舞臺”,然而它卻又是一個教育的“大世界”。班主任要做好建班育人工作,必須具備專業(yè)的素養(yǎng)和能力,其中愛心是工作的根本、專業(yè)知識是工作的前提、情感是工作的動力、行動是工作的目標。
【關鍵詞】素養(yǎng);能力;愛心;情感;行動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55-0067-02
【作者簡介】倪兵,江蘇省啟東市近海小學(江蘇啟東,226200)副校長,一級教師。
俗話說:“小舞臺,大世界?!卑嘀魅螏ьI的班級是一個“小舞臺”,然而它卻又是一個教育的“大世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教育好每一個學生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對班級和學生全方位審視、全過程負責,需要班主任具備專業(yè)的素養(yǎng)和能力。
一、愛是工作的根本
《學記》有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碧K聯(lián)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也曾這樣說過:“當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熱愛兒童?!笨梢?,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教師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的心里才會有教師;教師唯有真的愛學生,才會迸發(fā)出無窮的教育智慧,才會為彷徨的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才會給迷惘的學生指點迷津……“愛”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是“愛”的具體體現(xiàn)。
對于班級里的特殊學生,班主任尤其要有愛心。我們要給予他們智慧的關愛,用心呵護、關愛他們,相信一定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的班上曾經(jīng)有一個特殊的學生,她的行為習慣非常差,課上不聽講、故意擾亂課堂紀律,課間大吵大鬧、欺負同學,課后不做作業(yè)。為了幫助她,我翻閱資料、請教同事、與她的父母溝通交流,最終找到了學生問題的癥結,原來是因為嚴重缺愛,她試圖用極端的方式吸引別人的關注。于是,我嘗試著在課后有意無意地主動找她聊天,與她玩耍。漸漸地,這個學生感受到了我對她的真誠,開始喜歡和信任我了,對我的建議和意見也能接受了。現(xiàn)在她在課上不再搗亂了,有時還會舉手發(fā)言,盡管她的考試成績還是不理想,但是她的行為舉止開始改變了。所以說,愛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激發(fā)班主任工作智慧的原動力。
二、知是工作的前提
何為“知”?這里的“知”就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對自己的教育對象有全面的認識。對學生的了解和研究是因材施教、激勵學生全面進步和個性發(fā)展的前提,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班級中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他們所受的教養(yǎng)、熏陶也各不相同,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學生的家庭情況、智力水平、學業(yè)成績、思想品質(zhì)及個性特征等都需要班主任提前了解。除此之外,班主任還需要知道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我班上曾經(jīng)有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她成績一般,性格孤僻,在班上一直都是獨來獨往。經(jīng)過仔細調(diào)查,我了解到她來自單親家庭,媽媽身患殘疾,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不太好。我知道這個學生肯定是因為自卑才總是把自己包裹起來,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所以她不愿意與人交往,這樣的學生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和自信心。正常情況下,像這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我是可以幫她申請學校的愛心助學金的,但是我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令她更自卑。我首先要打開她的心扉,幫她樹立自信心。于是,我經(jīng)常會在課間喊她到辦公室,請她幫我做事,時不時給她“開小灶”,經(jīng)常在班上表揚她。我的“青眼有加”很快為她贏得了人氣,而她的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同學們開始主動與她交往,這個學生也變得開朗起來。這時候我又適時地到她家進行了一次家訪,并提出幫她申報愛心助學金,她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在我和其他學生的幫助、鼓勵下,她現(xiàn)在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甚至還積極、主動地參加班級舉辦的各項活動。所以說,“知學生”方能活化教育,才能讓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否則教育將缺乏人性的光輝。
三、情是工作的動力
沒有情的滋潤,就沒有和諧、愉快的教育氛圍,也就沒有成功教育。班主任在教育的過程中,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與學生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唯有用真誠交換真誠,以信任換取學生的信任,才能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一個被老師所喜歡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反之,一個被老師忽略的學生往往是孤僻、消極、冷漠的。班主任如果能做到關心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投入真情,那么無論是對學生進行正面激勵,還是對學生進行懲戒教育,都將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內(nèi)心情感體驗,其教育效果也將遠大于空洞、乏味的說教,而班級中的后進生也將會從消極走向積極??梢姡嘀魅伟l(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教育是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良好動力。
四、行是工作的目標
班主任教給學生知識,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使學生的言行符合社會規(guī)范,因此,“導之以行”是班主任育人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充滿曲折和反復的過程。班主任對學生思想和行為上出現(xiàn)的反復,不能武斷地定性為是學生屢教不改、無可救藥,教師應該要有信心、有耐心,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要讓學生每受到一次教育都能有所獲有所感,都能向著美好的方向邁進一步,從而實現(xiàn)正確的目標引導。
我班上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雖然頭腦比較聰明,可品行卻很差,平時總是無緣無故地欺負別的同學。盡管他小錯不斷,可是我從未放棄過他。我和他的家長進行了多次見面交流,共同商討教育好這個學生的方法?,F(xiàn)在,只要他一犯錯,我總是會第一時間找到他,耐心地告訴他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對的,是小學生所不該做的。雖然,他的進步不是很大,但是我知道他一直在改變。我相信,總有一天,他一定會端正自己的品行,成為一個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真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然而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又是瑣碎而繁重的,我們唯有以愛為根本、以知為前提、以情為動力、以行為目標,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