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班主任是學校里年輕、有朝氣、有理想的教師群體。他們經(jīng)驗不足,卻承擔教學與管理雙重責任,接受雙重領導和評價。如何讓新班主任在教學與管理兩個方面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是學校管理及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新班主任;教學;管理;成長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87-0016-03
【作者簡介】吳維煊,江蘇省宿遷經(jīng)貿(mào)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沭陽,223600)教師,教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新班主任,顧名思義就是剛剛做班主任的教師。新班主任既要從事班級管理工作,又要從事學科教學,承擔教學與管理的雙重責任,接受教務部門和學工部門的雙重領導和評價。新班主任如何平衡教學與管理二者之間的關系,讓教學與管理相互促進、和諧發(fā)展,是學校管理及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大課題。
一、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第一次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師,首先要給自己的角色定好位。如何定位自己,決定著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你把自己定位成什么角色,你就會在教學與班級管理中扮演這種角色,你就會慢慢成為你定位中的這種人。
1.新班主任是合格的學科教師。
一個不稱職的學科教師,想帶好一個班級很難;一個稱職或優(yōu)秀的學科教師,更容易贏得學生的尊重,更容易帶好一個班級。新班主任大多工作時間不長,或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既然承擔了班主任工作,就必須要在學科教學上下功夫,把自己定位為“合格的學科教師”,讓自己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科教師。有了這個角色定位,在教學中就會注意既要把知識傳授好,還要通過學科教學,從思想到行動、從精神到方法給予學生科學指導,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能夠在自己的課堂上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教學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新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引路人。
每個學生對班主任的關注度都高于其他教師,因為班主任永遠是學生成長中的首席教師。新班主任只有將自己定位在“學生成長的重要引路人”這一角色上,才能在班級管理中不以學生“就范”為目的,而以學生成長為目標;不以規(guī)范學生行為為目的,而以啟迪學生心靈為目標。通過班級管理,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發(fā)展目標,讓學生的思想、行為、精神、學業(yè)成績等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3.新班主任是教育型管理者。
每一個新班主任都想把自己的第一個班級管理好,都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著滿滿的信心,投入極大的熱情。但“激情有余、耐心不足”是新班主任較為普遍的特點,在班級管理中很容易出現(xiàn)“管理為重、教育為輕”的現(xiàn)象。重視學生個體及班集體外在表現(xiàn)是否規(guī)范,容易忽視內(nèi)涵發(fā)展。班級的內(nèi)涵建設是班主任工作的較高層次,新班主任切不可認為自己是第一次做班主任就放低目標。要為自己樹立高標準,將自己定位在“教育型管理者”的角色上,班級管理才能步入內(nèi)涵發(fā)展的軌道。
4.新班主任是優(yōu)秀的合作者。
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與班干部合作、與班級每個學生合作、與科任教師合作、與輔導員合作、與校領導合作、與學校各職能部門合作、與家長合作、與社團合作、與社會合作……諸多的合作關系,哪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會給班級管理帶來消極影響。新班主任將自己定位在“優(yōu)秀的合作者”這一角色上,就會讓自己努力處理好方方面面的合作關系。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班級管理效能,也讓學生通過班主任的親身示范,學會合作。
5.新班主任是有特長的教師。
有特長的班主任更具活力,更容易讓學生喜歡,更容易帶出朝氣蓬勃的班集體。年輕的新班主任應將自己定位在“有特長的教師”這一角色上。對于有明顯興趣愛好的新班主任,應將自己的特長盡快讓學生了解,在發(fā)展自己特長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特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對于沒有明顯興趣愛好的新班主任,應盡快將自己的特長挖掘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但有些人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特長是什么。新班主任必須要挖掘與利用自己的特長,并以此挖掘與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
6.新班主任是終身學習者。
時代的發(fā)展對班主任的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新班主任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要給自己定位在“終身學習者”的角色上。認真學習國家教育方針與政策、學習教育法律法規(guī)、學習專業(yè)知識、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新班主任要有閱讀的習慣,能經(jīng)常向?qū)W生推薦自己閱讀過的優(yōu)秀作品,班級常常有自發(fā)的閱讀后的討論。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充實自己、超越自己,并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典范。
7.新班主任是研究型教師。
沒有崇高教育理想的新班主任是不可能讓班級管理達到一定高度的。新班主任不應滿足于做一位普通的教師,還應給自己更高的角色定位——研究型教師。對于班級中的大事小情、集體活動、學生思想行為的變化、班級學業(yè)成績、學生的興趣愛好……事關學生個體發(fā)展及班級建設的方方面面,都要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研究,善于把班級管理的實踐形成文字,上升到理論,讓自己成長為一名研究型教師。
二、新班主任如何在教學與管理上有一個良好開端
新班主任初次管理一個班級,都想把班級帶好,都想盡快出成績,都想得到他人肯定,但教育是慢工程,急不得。如何讓自己在教學與管理兩個方面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是做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級、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礎。
1.用良好的第一印象贏得學生的認同。
新班主任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學生認同自己的開端。新班主任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實際上是德、才、學、識、體、貌等內(nèi)在和外顯素質(zhì)的綜合展示。第一次面對學生,不僅要和藹可親,還要注重外在形象及精神氣質(zhì)。首先要注重自己的儀表,衣著和發(fā)型既要端莊大方、符合教師身份,又要適應學生的審美需求、讓學生喜歡。端莊的儀表能夠起到還未開口,就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在自己身上的作用。其次要精神飽滿、談吐文雅,將自己的思想、學識、能力、管理理念等用既能讓學生喜歡,又符合教師語言規(guī)范的表達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對你產(chǎn)生良好的認同。
2.用精彩的第一堂課贏得學生的敬畏。
新班主任上好第一節(jié)課,是學生敬畏你的開端,對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新班主任一定要在第一堂課上下功夫,精心設計、巧妙構思,展示你的魅力與激情、風格與特色、精神與氣質(zhì)。通過第一堂課的對話,給學生留下思考、留下需要探索的東西,留下能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學生靈魂深處的東西。精彩的第一堂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建設良好的學風打基礎,也能讓學生對你產(chǎn)生敬畏。
3.新班主任如何將教學與管理相互融合。
新班主任既要搞好班級管理,又要搞好學科教學,肩上的擔子的確很重。但既然挑起了這個擔子,就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將教學與管理看成是相互孤立的兩項工作,而應看成是自己教育工作的一體兩翼,讓兩者相互融合、和諧共進。如果新班主任是一名數(shù)學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融入教育要素,在傳授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更應高度關注對學生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方法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通過數(shù)學學習能夠獲得哪些能力與素養(yǎng)。在班級管理中,要有意識地尋找數(shù)學元素,例如:座位空間的調(diào)整、學校集體活動后人員的疏散,都可讓學生通過建立數(shù)學模型,拿出最佳方案。
4.新班主任要平衡好班級學習成績與內(nèi)涵建設的關系。
沒有良好學習風氣的班級不是一個好班級,平均成績低于其他平行班的班級也很難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新班主任要高度重視班級的學風建設,要抓成績。新班主任應從自己的學科教學入手,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努力鉆研業(yè)務,讓自己盡快在學科教學上成熟起來,向自己的學科教學要質(zhì)量,并與其他科任教師合作,提高班級學業(yè)水平。但是,一個只要成績,忽視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班級也不是一個好的班集體。新班主任要在班級內(nèi)涵建設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關注學生的價值取向、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關注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成長的力量激發(fā)出來。
三、給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率先垂范。身教的力量永遠大于言傳,新班主任必須處處做學生的表率。
2.確立一條班訓。班訓是凝結全班同學共識,激勵大家向好向上的指導思想,讓學生每天高聲背誦一遍,向班訓要求的那種境界走去。
3.制訂開放型班規(guī)。在確定班規(guī)的基礎條款后,隨著問題的出現(xiàn)和解決進行添加。
4.每周開一次班會。班會是傳統(tǒng)的治班措施,但班會不是算流水賬,而應不斷創(chuàng)新班會形式,每周確定一個主題,讓每個學生都在班會中受益。
5.善于尋找教育載體。如當某學生遇到困難時,應讓全班同學想一想能為有困難的同學做點什么。利用這一載體對學生進行關心他人的教育,比空洞的說教要好得多。
6.多搞集體活動。通過多樣的班級集體活動,讓學生學會合作,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責任意識、集體意識,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7.不向家長告學生的狀。遇到棘手問題通知家長,是很多年輕班主任常有的做法,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有些問題需要通報家長,但要注意方法,不要以“告狀”的方式,把事態(tài)弄僵。[1]
四、給新班主任教學工作的幾點建議
1.堅持聽課。聽課是年輕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最重要的學習方式,要堅持聽指導教師的課,主動聽老教師的課、聽骨干教師的課,切不可因為班務繁忙而忽視聽課。
2.訂一份本學科教學研究刊物。教學能力的提升不僅要在實踐中學習,也要在理論中學習。
3.認真參加學科組教研活動。學科組教研活動討論的都是本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對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年輕教師要積極參加,在活動中學到經(jīng)驗與智慧。
4.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zhèn)湔n,認真進行教學設計,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認真收集每節(jié)課后學生的反饋意見,認真寫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
5.養(yǎng)成教學研究的習慣。在教學研究中,不僅要研究自己的教學,更要注意研究本學科其他教師的教學;不僅要研究教學實踐,也要研究教學理論;不僅要研究骨干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也要研究出現(xiàn)教學失誤的教師其問題所在,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新班主任是學校里年輕、有朝氣、有理想的教師群體,他們與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小,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新班主任的成長是教師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學校為這個群體的成長提供積極的引導,更需要每個新班主任以自己對教育的忠誠與熱愛,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參考文獻】
[1]李本聰.做個愛思考的老師[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28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