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中考英語一輪復習提出了五個復習建議,總結(jié)為五個關鍵詞:斷舍離、混搭風、微課堂、思維度、增長點。旨在引導一線教師優(yōu)化一輪復習課堂,提高一輪復習品質(zhì)。
關鍵詞
中考英語 一輪復習 問題 重點 難點 素養(yǎng)
每年隨著中考英語一輪復習的大幕徐徐拉開,不少一線教師對于如何提升復習品質(zhì)有諸多困惑:如何確定復習課的教學目標?復習過程中知識與能力如何有效兼顧?一輪復習課時太短,內(nèi)容太多,如何按期完成復習計劃?復習課堂應有哪些板塊……筆者認為,提升中考英語一輪復習品質(zhì)的策略是把握五個“關鍵詞”。
一、“斷舍離”:基于問題
江蘇牛津譯林版《英語》初中教材(下同)有6冊書,共計44個單元,每個單元有7個板塊。如果一輪復習時,一個單元安排一課時,總復習時間就會顯得非常緊張。很多教師認為,一課時要完成整個單元所有內(nèi)容,感覺時間不夠,“走馬觀花”式的教學難以保證實效?;谶@類問題,不妨來個“斷舍離”。
《斷舍離》是2013年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山下英子。斷,即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即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離,即舍棄對物質(zhì)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里。這是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中考英語一輪復習需要吸收這個概念,即對于那些“偏難怪”、考試概率小的所謂知識點“斷”;對于那些顯而易見、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點“舍”;對教師滿堂講、滿堂問、滿堂練的習慣要堅決“離”。如何“斷舍離”呢?答案很簡單,基于學生存在的問題。如俞老師的一堂一輪復習公開課,復習的內(nèi)容是8A Unit 1。評課時,俞老師結(jié)合班級學情和學生存在的問題作了如下闡述:由于班上學生對部分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最高級的拼寫未掌握,對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最高級的運用仍有錯誤,對本單元涉及的語法項目的綜合運用仍有問題,因此本堂復習課的復習目標就是解決這三個問題,以語法復習為重點,其他內(nèi)容采取果斷的“斷舍離”。俞老師基于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確定復習目標,課堂思路清晰、指向明確,課堂時間的掌控就顯得游刃有余了。
二、“混搭風”:基于重點
中考英語一輪復習課的板塊各不相同。如有的復習課包括單詞復習、詞組復習、口語復習、習題練講;有的復習課包括句法講解、情景對話、書面表達等。究竟一輪復習課應該有哪些板塊?基于這類現(xiàn)象,不妨來場“混搭風”。
混搭英文原詞為Mix and Match。混搭原是時尚界名詞,指將不同風格、不同材質(zhì)的東西按照個人口味拼湊在一起,從而混合搭配出完全個人化的風格。英語一輪復習課也可以采用“混搭風”的模式。一堂復習課根據(jù)學情的需要,完全可以包括多個不同的板塊,由復習目標、復習內(nèi)容決定如何混搭。不過,混搭并不是簡單地把不同的板塊放在一起做加法,而是把它們有主有次地組合在一起?;齑钍欠癯晒?,關鍵看是否和諧,最有效的方法是確定復習重點,根據(jù)復習重點確定混搭的板塊;另外,即使是混搭,也要始終以一個板塊為主,其他板塊為輔。在以“書面表達”為復習重點的一輪復習課上,教師首先把7A Unit 1和8A Unit 1整合為一課時復習,因為兩個單元寫作任務“自我介紹”和“介紹最好的朋友”有共同之處。本課的板塊混搭為單詞復習、句型復習、范文比較、寫作訓練、寫作互批等。所有板塊緊緊圍繞寫作任務展開,課堂中以范文比較、寫作訓練為主,這樣的課堂能給學生輕松自然、隨意親切的感覺。
三、“微課堂”:基于難點
每堂復習課都有難點,如何突破難點,讓學生收獲多多,一直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傳統(tǒng)的復習課采用教師講加學生練的模式,有時效果欠佳。基于這類困惑,不妨來節(jié)“微課堂”。
“微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微課堂”的核心組成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jié)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教師可以選用臺灣原版《英語語法flash動畫教程》,該教程以動畫的形式詮釋了很多英語語法要點,有趣易懂,深受學生喜愛;也可以在一堂40分鐘的復習課中引入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多節(jié)“微課堂”。“微課堂”制作時,教研組教師可以自主選擇最拿手的教學內(nèi)容,露一露各自的“絕活”,這樣的課堂有利于消除學生的審美疲勞,效果很好。
四、“思維度”:基于素養(yǎng)
復習課不等同于新課,不能像炒冷飯一樣把教材內(nèi)容回放一下。復習課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讓學生在原有層次上有所提升。中考英語一輪復習除了補全學生知識網(wǎng)絡的目標外,還有提升學生認知層次的目標?;谶@類要求,不妨來點“思維度”。
伍家文指出,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四個核心素養(yǎng)。一線教師對于前三個核心素養(yǎng)知之甚多,也付諸教學實踐。但是,對于思維品質(zhì)很多教師卻知之甚少,覺得難以落到實處。修訂后的布魯姆學習目標分類法認為,學生認知活動從低階到高階分別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見下表)
修訂后的布魯姆學習目標分類法
如果復習課僅限于單詞拼寫、詞組翻譯、語法講解、單項選擇操練等,顯然是無法提升學生的思維度的。仍以7A Unit 1和8A Unit 1整合為一課時的書面表達復習課為例,課堂上要求學生當堂訓練,寫一篇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的文章。寫作就是一項綜合運用語言的活動,思維層次較之于單項選擇、翻譯等有所提高。另外,原來教材8A Unit 1要求分三段介紹朋友即可,上課教師補充了9A Unit 1介紹人物個性特征的詞匯,并提出增加一個段落介紹好朋友的能力。在寫作之前提出三個Tips:1. To u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2.To use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your ideas.3. To begin each paragraph with a topic sentence, followed by reasons or examples.從最后課堂生成的文章來看,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訓練,已經(jīng)能寫出達到甚至超過中考要求的英語文章了。
五、增長點:基于檢測
縱觀中考英語一輪復習課,有的熱鬧,有的沉悶,有的扎實,有的緊扣教材,有的天馬行空,究竟哪堂課是好課?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顯然,有效的課才是好課,即看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復習后,其學習增長點有沒有得到發(fā)展,并且這種發(fā)展能否以檢測的形式得以證實。
每堂復習課上,學生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其學習增長點,如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以一位老師的一堂復習課為例,復習目標是讓學生區(qū)別簡單句的五種結(jié)構。課堂上老師講得不亦樂乎,并輔以一定的例句,學生跟著老師亦步亦趨,齊聲回答。但是,老師缺少了安排課堂檢測的環(huán)節(jié),聽課教師也不了解學生原有水平,很難直觀呈現(xiàn)在上完這堂課以后,學生在哪些方面實現(xiàn)了發(fā)展。如果理想一點的話,授課教師課前要充分判斷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潛在發(fā)展水平,確定“最近發(fā)展區(qū)”,比如要廣泛了解、調(diào)研班級中哪些學生掌握了五種結(jié)構中的一兩種,根據(jù)他們的共同點進行分組,再加以復習指導,并根據(jù)當堂反饋情況進一步補充,及時分類檢測,那么復習課的品質(zhì)就得到了保證。
復習有法,卻無定法。中考英語一輪復習需要教師有效了解所任教學生的學情,把學生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復習課的復習目標,對于目標之外的教學內(nèi)容“斷舍離”;圍繞該目標確定不同的課堂復習板塊,掀起“混搭風”;對于復習課上的難點,要善于引入“微課”視頻材料;此外,中考英語一輪復習課需要教師具備學科素養(yǎng)的意識,著重提升學生的“思維度”,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在復習課的打磨中共同提高;最后,復習課還需落到實處,提升品質(zhì),挖掘?qū)W生英語學習的“增長點”,并通過及時的當堂反饋進行檢測。
綜上所述,初三英語一輪復習課完全可以得到精彩絕倫的呈現(xiàn),讓詞匯展現(xiàn)魔力,讓語法不再乏味,讓課堂充滿詩情。教師要引領學生把學英語、用英語作為一種日常習慣和日常需要,在興味盎然中收獲成長、體驗快樂、錘煉素養(yǎng)。
(作者為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教師、江蘇省海門市中小學教師研修中心英語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