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珍說,親子共讀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而繪本正好是共讀最好的工具之一。繪本共讀就像一服不溫不火的中藥,能慢慢改善孩子的體質(zhì),也就是孩子的內(nèi)在氣質(zhì),從生活習慣、行為規(guī)范、情緒疏導,到文化價值觀和人生信仰,都在繪本中可以找到。透過溫馨的共讀,這些良好的觀念自然而然就傳遞給了孩子,并在他們的身體里生根發(fā)芽。
方素珍講到自己的小兒子胖石頭,他5歲的時候,方素珍陪他讀了繪本《大衛(wèi)不可以》,胖石頭非常喜歡。
大衛(wèi)是一個調(diào)皮、天真無邪的小男孩,他經(jīng)常把家里搞得一團糟。有一次,他在客廳里揮棒擊打棒球,擊碎了花瓶。媽媽很生氣,處罰大衛(wèi)坐在墻腳的小圓凳上反思。有一滴眼淚從大衛(wèi)的眼角流了下來,掛在他委屈萬分的小臉上。那一刻,大衛(wèi)大概知道自己錯了,他做了那么多錯事,讓媽媽操了那么多心,他想:媽媽還會愛自己嗎?
“寶貝,來這里!”“大衛(wèi),乖,我愛你!”這是媽媽親切的呼喚。大衛(wèi)一下子瞪圓了晶亮的雙眼,張開雙臂撲到了媽媽懷里,媽媽用柔軟的雙手緊緊地把大衛(wèi)抱在懷里,輕輕地撫摸著他,他幸福地閉著眼睛,偎依在媽媽溫暖的懷抱,盡情享受著媽媽濃濃的母愛。
胖石頭一直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并悄悄在內(nèi)心生根發(fā)芽。
許多年之后,有一次胖石頭在學校犯了錯,老師打電話給方素珍,她非常生氣,準備晚上回去跟兒子談談。可方素珍回到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胖石頭不在家。正當她疑惑不解的時候,看到手機上有一條短信,是胖石頭發(fā)來的,他告訴方素珍,自己去家附近的公園里罰站了,準備站到深夜12點,不吃晚飯了。
方素珍吃驚不已,要知道,吃飯是胖石頭最喜歡的事情啊。“也許兒子希望自己像大衛(wèi)一樣,通過罰站來反省自己,用實際行動告訴媽媽;‘我錯了!’”方素珍當時很感動,鼻子酸酸的,她知道,胖石頭從大衛(wèi)那兒學會了認錯的姿態(tài)。
那天晚上,胖石頭回到家,洗完澡之后沒有直接去睡覺,而是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發(fā)上。方素珍知道,兒子也希望像大衛(wèi)一樣被媽媽擁抱,渴望媽媽的原諒。方素珍沒讓胖石頭失望,她走過去,輕輕抱住了他。那輕輕一抱,其實是方素珍對兒子的愛和原諒,她知道,孩子犯錯之后,其實很渴望父母的原諒,父母的原諒和接納,才能讓孩子更敢于面對錯誤、認識錯誤,并承擔責任。
胖石頭18歲的時候,去澳大利亞留學。在外留學也許會面臨與人交往和相處的問題,但方素珍并不擔心兒子,她知道兒子與人交往時非常友善、心胸開闊、懂得禮儀,又懂得替他人著想,這些都是胖石頭從小就從繪本中學到的。被繪本“喂養(yǎng)”了這么多年,很多東西已經(jīng)成了胖石頭的行為意識,成了他的自然而然。
不僅兒子在繪本中受益,在陪兒子讀了十幾年的繪本中,方素珍自己也受益匪淺。她說,很多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學都藏在繪本里,“好的繪本同樣可以在成人心里播種、生根、發(fā)芽?!倍遥改冈诟⒆庸沧x繪本的過程中,也會重拾童年的純真和回憶。方素珍說,她在給兒子讀繪本的時候,就常常能想起小時候,母親把他們姐弟3個人摟在懷里,給他們講《西游記》。母親其實沒有上過太多的學,但她記住了老師講過的《西游記》,在給孩子講的時候,又添加了很多自己的想象。不管母親講的故事離真正的《西游記》有多遠,方素珍都永遠忘不了3個人擠在母親懷里聽故事的幸福。
“繪本閱讀不一定能夠馬上、直接地改變孩子,但有一些家長總是急于求成,希望自己在陪孩子閱讀之后,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一旦短期沒有見到孩子從繪本中學到什么,就會很失望,甚至會否定繪本閱讀。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中藥是在慢慢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而不只是看眼前?!狈剿卣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