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輝
數學學科既然與人類生活關系這么密切,那么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之中,教師不妨多利用生活化教學方略,讓學生在生活之中理解數學,將生活看作數學,將數學看成生活??v觀古今,較多的數學教師總是盲目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方略,對其內涵、方式、目的等都不了解,不是過分利用,就是過分不看重,最終導致出現(xiàn)差強人意的教學成效。對此,必須將阻礙生活化教學的因素找出來,有效地將生活化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之中,為其后續(xù)順利的學習進行鋪墊。
一、阻礙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因素分析
1.嚴重脫離現(xiàn)實生活。小學生雖然年紀不大,但仍會有一些生活經驗。在數學教學中,如教師可以將教學生活化,貼近現(xiàn)實生活,一方面可以誘發(fā)其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其數學成績與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之中,不得不承認,較多的教師對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不看重,總是片面地認為只有將教材知識講解透徹才可以。卻不知,這樣的做法過于單板,很難讓學生去體驗知識,自然教學成效會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敬而遠之。
2.教學行為偏離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對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在實施生活化教學方略之時,必須根據確定好的教學目標,設計有效的生活情境。但在如今的教學中,較多的教師想法過于極端,總是想方設法設計多彩的情境,但卻沒有考慮學生及教學目標,不但形成了高耗低效,最關鍵的是偏離了教學目標,這樣學生的思維始終不處于教學目標之內,怎么會有成效呢?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方法分析
1.生活化教學導入。課堂導入是否精彩,預示著此節(jié)課教學的成果。實施生活化教學方法,可以巧用生活情境形式,將之作為學生與知識的橋梁,真正的讓其體驗學習的快樂。比如在學習《可能性》之時,課堂初,教師可以先播放一小段的視頻:白雪茫茫的冬日早晨,天空之中覆蓋著大霧,小雞在地上跑來跑去,突然刮起了風,小雞也走了。學生們看完對此非常驚奇。這時,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地拋出一個疑問:“突然刮風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較多的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這時課堂氛圍一下子變得非?;钴S,紛紛搶答:“也許還要下雪”“也許會天晴”“也許要打雷”“可能會起更大的霧” ……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接著說:“大家說的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會出現(xiàn),只是有些情況出現(xiàn)的可能性比較大,如也許會天晴,有些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小,如可能會起更大的霧……學生們想不想預測身邊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哪些情況發(fā)生的概率較大,哪些概率較小呢?”這樣生活化的導入,讓其對“可能性”這一知識點有了些許認識,自然會產生探究的想法,而學習成效自然會較為突出。
2.生活化教學素材。教學素材的挑選十分重要,直接決定了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與否,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與否。因此,教學之時,教師要將教材當作教學依據,當作活動進行的導線,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認知特點,科學、合理的構建生活化的教材內容,將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接通,豐富其情感體驗,讓其主動思考、分析、合作與探究。比如在學習《百分數》之時,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的應用題,引發(fā)學生更加具體的思考:為發(fā)展城市的環(huán)境,打造美好的家園,學校組織學生在學校附近的道路上栽種白楊,總共栽種了699棵,成活了650棵,那么請問栽種的成活率是多少?此應用題的設計,一是符合教材;二是符合生活實際;三是符合其數學思維,這樣通過具體的分析,能夠快速的計算出結果。
3.生活化教學活動。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是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這既是數學教學的起點也是終點。所以,需要在教學活動之中融入生活化內容,讓其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親切感。為實現(xiàn)此目標,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去驗證與應用??梢栽O計小調查活動如:小明一周吃幾個水果,總共需要多少錢?媽媽每周要花多少錢去買油鹽醬醋?等,這樣的活動和學生的實際能力相符,也符合其認知范圍,自然可以循序漸進的提高數學能力。
生活化教學實踐是最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之中,需從實際出發(fā),將教材中生活化的內容找出來,設計生活化的情境,使其真正的體驗、感受、獲取知識、消化知識、應用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贊賢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