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萍
標點符號是一種雖微小卻不可缺少的語言工具,它的價值并不亞于文字。然而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習作中使用標點的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意。小學生習作中常見到“逗句式”或“一逗到底式”,也就是整篇文章只有逗號和句號兩種標點,或者除了結束處用上句號以外,其余的全是逗號。針對以上的現(xiàn)象,可以在標點教學方面進行以下嘗試:
一、激發(fā)興趣,在理解中認識
低年級的學生貪玩、好動,對于形象直觀的事物感興趣,而標點符號對于他們來說太抽象了,既嫌枯燥又嫌麻煩。因此,在教學中先要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認識到小小的標點符號的奧妙,激發(fā)學生學習和使用標點符號的興趣。
(一)編寫標點符號兒歌。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關于寫作的階段目標中規(guī)定,小學第一學段(1—2年級)寫話的目標之三就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面對這么多的知識點,單純的灌輸式教學,不但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也累??梢赃x擇編寫兒歌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標點符號。在認識了逗號、句號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于是一首首生動又好記的兒歌就會在學生激烈的討論聲中誕生?!岸禾枅A圓像蝌蚪,話沒說完要用它。句號圓圓點字后,話說完了一定要有它”。學生不但很享受編兒歌的過程,還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標點符號的用途和形狀的認識。
(二)標點大聯(lián)歡。
為了讓學生頭腦中有標點符號的深刻印象,還可以特意設計一堂綜合實踐課——《標點符號聯(lián)歡會》。實踐課的開頭,可通過“明朝祝枝山寫對聯(lián)的故事”引入,學生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就對標點符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學生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互相競賽,無形中就掌握了標點符號的用法。
二、指導朗讀,在朗讀中感悟標點的魅力
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教師可以通過有聲的語言來傳遞它們的內(nèi)涵。要讀好一篇文章,除了讀好詞語句子,讀好標點也是關鍵。
(一)讀出標點的節(jié)奏。
標點符號,是一種停頓的書面標志。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按照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不同的停頓。在朗讀課文時,教師就要告訴學生,朗讀時看到標點都要停頓,逗號比句號、問號停頓短些。指導朗讀課文時,要使學生懂得,冒號表示后面是一個人說的話,讀到冒號處要有短暫的停頓。
(二)讀出標點的語氣。
每個標點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句號就像是平靜的湖面,而感嘆號就像是波濤洶涌的海面。在朗讀時,教師可以特意把標點的作用放大,比如,在朗讀句子:這難道是我的錯?因為要強調(diào)問號的作用,可以把后面的語氣提高一截,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模仿、練習。
(三)讀出標點的感情。
標點不是簡單的符號,是作者感情的一種間接表現(xiàn)。要讀好課文,如果把標點的感情讀好了,也就成功了一半了。比如,《四個太陽》第4自然段的教學:“①春天,春天該畫什么顏色呢?②哦,畫個彩色的。③因為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jié)?!倍潭倘湓?,把段落的結構、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作者的情感都表達得清晰準確。引導學生關注標點,就會讀出句與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句①是問句,要讀出疑問,讀出“我”在思考:春天該畫什么顏色的太陽?句②是回答,要讀出“我”的頓悟,想起來了!要給春天畫一個彩色的太陽,句③是解釋,說明為什么要畫彩色的太陽。看,這小小的標點里有著多少神奇的密碼,每一處都在說話。
關注文本的教師是一位睿智的教師,關注標點教學的教師更是一位心細而目光長遠的教師。標點無聲,教學有聲,讓標點變成學生的特殊表達,變成語文課堂的一道靚麗風景。
標對符號,道出語文課堂的別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