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翠英
【摘要】少教多學追求的是簡明、真實、常態(tài)、有效的課堂。第二層次的班級要達到這樣的課堂,就要根據(jù)學情,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信的平臺,降低教學難度,設計一定的目標,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少教多學;語文;第二層次班級
課堂教學中如何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是語文少教多學課題研究的一個難點。課題實驗一年來,我在第一層次班級進行實驗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又對第二層級班級進行了實驗嘗試,效果不錯,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實驗前的調查
實驗前,我一直擔任第一層次班級的教學。要對第二層級的班級進行實驗,首先要了解班級學習現(xiàn)狀。查閱該實驗班上期的期末檢測情況,四個同層次班級中,該班平均分、及格率和總積分是倒數(shù)第一的;各項和同層次最好班級比較,分別相差11、21和33.4。根據(jù)課堂觀察和調查了解,此班的學生不但基礎、智力和紀律差,接受能力不強,而且自卑、厭學心理非常嚴重,做事缺乏信心,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大多得過且過。
二、實施少教多學實驗
面對這樣一個班級,如何開展實驗呢?
(一)創(chuàng)造自信的平臺
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這個班里的學生沒有自信,習慣走在整個隊伍的后面,踩著別人的影子慢吞吞前行,離先頭部隊越來越遠。要想扭轉這個局面,首先得為他們樹立信心。
如何樹立學生的信心呢?開學第一課,我并沒有像其他教師那樣攜帶課本進入課堂開門見山地進入新課,而是空著手走進了班級。這使得一向厭學的學生頓感新奇又輕松。我做完自我介紹后,再在白板上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像老師那樣寫下自己的名字后做自我介紹。剛開始大家都不知所措??吹接袀€別學生動筆了,我就及時表揚。漸漸地,同學們都動筆了。我就下去逐一檢查學生所寫的,并不時表揚:“哇,你寫的字真漂亮!”“你寫的字真工整!”“你寫的字真有力!”……聽到我不斷的表揚聲,同學們寫得更認真了,而且還給自己的名字注上拼音,并告訴老師自己叫什么名字,有的學生還在白板上板書自己的名字然后自我介紹。最后我問學生:“寫自己的名字難嗎?”大家都說不難。我說:“其實學習和寫自己的名字一樣不難的,關鍵是我們要有信心,然后付諸行動。”然后我列舉了幾個典型的名人因為自信走向成功的例子,鼓勵大家樹立信心。從臉部表情看,很明顯觸動了同學們的內心。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在作業(yè)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叫×××,上期期末語文檢測我只得了××分,原因是因為我缺乏自信,沒有努力學習。這期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重拾了信心,往后我要認真學習,爭取期末考試要達到××分,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p>
作業(yè)交上來后,我全部打上A或A+等級。有學生高興地說:“我第一次獲得老師給的A+,下一次我還要爭取。”第二層次的學生,他們之所以缺乏自信,是因為長期缺乏他人的鼓勵、肯定與表揚。
此后,每一次作業(yè)我都大方地給學生打A或A+,單元檢測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然后再考。這樣一來,原先從沒及格過的學生很多都及格了,原先只能考及格的后來能考到八九十分。成功的體驗使學生對學習慢慢充滿信心。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
由于第二層次學生學習基礎差,存在各種不良學習習慣,因而與第一層次學生比起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要困難得多。為此,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了以下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降低難度,激發(fā)興趣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配合學生,而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的情況進行教學,以學定教。
為了做好課題實驗,我組織課題主要成員一起對學校18個班級進行“推門觀課”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課堂上都是站在三尺講臺上充當一個演員的角色,只顧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而對于講臺下面的學生聽不聽課,懂不懂,明不明,在下面做什么,一概不理,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是完成任務了,但絕大部分學生卻學不到什么東西。
這種現(xiàn)象在第二層次班級特別嚴重,讓人擔憂。少教多學追求的是簡明、真實、常態(tài)、高效的課堂。第二層次班級如何達到這樣的課堂呢?我覺得保證“一課有一得”就是最好的課堂。要有所得,教師就要根據(jù)班級的學習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學生學習基礎差,教師就應該把蘋果掛矮一些,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要求太高了,學生用盡全力也摘不到,慢慢地他們就會放棄,最后即使能摘到也不想要了。
因此,針對第二層次班級的學生,教師不能直接按照教學大綱或第一層次班級那樣教學,應該減低教學難度,減少學習任務。比如,學習古詩詞,要求背誦和默寫,我要求第二層次學生抄寫全詩,然后背誦默寫名句則可;對于現(xiàn)代文閱讀,重點就放在字詞積累上,然后讓學生多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讀中能感悟一點是一點,如果教師講解過深過多,學生則“吃”不了。擅長抄寫的,就讓他們多抄寫;擅長朗讀的,就讓他們多朗讀;擅長表演的,就讓他們多表演……想方設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盡量讓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收獲。
2.充滿激情,激發(fā)興趣
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無精打采的?還是充滿激情的?答案當然是后者。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激情的源泉和動力。在日常教學中,不管是第一層次學生還是第二層次的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地對待,呵護優(yōu)生,更關注后進生。對于第二層次班級的學生,好多科任教師都放棄了,但我沒有放棄,每天的課堂上,我總是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地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總是想法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課堂上,第二層次學生由于基礎差,學習很吃力,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我就時刻留意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適時采用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男女班干比賽、比一比誰朗讀聲音最響亮,比一比誰寫的字最工整等方法充滿激情地進行教學。
此外,凡是學生有丁點的進步或閃光點,我都會用真誠的語氣表揚他們。比如班上有個叫小旺的學生無心向學,上課經(jīng)常睡覺。第一次作業(yè)我發(fā)現(xiàn)他寫得很認真,字體工整,于是我在他作業(yè)本上情不自禁寫上評語:“哇,你的字寫得真工整,連重點班好多同學也比不上你,老師也要向你學習,繼續(xù)加油喲,未來的書法家!”分發(fā)作業(yè)時,我大肆地表揚了他一番,并把他的作業(yè)展示給其他學生欣賞。此后,這位學生不在課堂上睡覺了,有時我沒有布置作業(yè)他也嚷著老師布置。單元檢測后,他高興對我說:“我終于及格了,這還是我第一次考這么多的分數(shù)?!币还?jié)課,教師只有擁有飽滿的激情,才能激發(fā)出學生的激情,有了激情學生才有更強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
3.設定目標,激發(fā)興趣
剛接手這個實驗班時,我就發(fā)現(xiàn)該班學生沒有什么明確的學習目標,大部分學生在校都是得過且過。一個人沒有目標,就像一艘輪船沒有舵一樣,只能隨波逐流,無法掌握,最終擱淺在絕望、失敗、消沉的沙灘上。有了目標,才有方向,才有動力。因此,第一節(jié)課,我把該班上期語文期末檢測情況板書在白板上,和同層次班級進行比較,鼓勵他們雖然幾項都是倒數(shù)第一,但老師有信心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努力,一定有所進步,誰都不能輕言放棄。然后叫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本期期末考試各人的分數(shù)目標,力爭這期期末全班成績要由原先倒數(shù)第一躍為第一。目標制定后,我讓同學們大聲地喊三次自己的目標。最后問:“大家有沒有信心?”“有!”當堅定有力、異口同聲地回答響起時,我看到了希望。
此后,每當看到學生在學習上有懈怠心理時,我都會叫他重溫自己的目標,并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不斷激勵自己前進。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學生的學習基礎差,但也慢慢進步了,原先只考20多分的能夠考到40多分,不及格的慢慢及格了,基礎稍好點的達到了八九十分以上。對于進步快的學生,我適時叫他們把目標往上提一個層次,并且激勵他們到期末比一比誰達到或超過目標。有了目標,大家就有了方向與動力,學習就成為一件趣事了。
三、實驗成果
實驗前,四個同層次班級中,該班平均分、及格率和總積分是倒數(shù)第一的,而且各項和同層次最好的班級比較分別相差11、21和33.4;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驗后,該班平均分、及格率和積分均躍居同層次班級第一,而且各項和同層次最差班級比較分別多10.8、17.6和28.4(實驗后的縣統(tǒng)測內容比實驗前的偏難)。見下表所示:
注:四個同屬第二層次的班級,126班是實驗班。
四、實驗體會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說過:“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惫胖Z特博士的話和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如出一轍,都強調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此次實驗,我這種體會更深。在這里我們姑且不去評論這些名言的真理絕對性,但可以用這些名言當作座右銘,激勵自己盡量做一個會教的教師。教育,就是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