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寸永康+瞿靜靈+王華
摘要:目的 評價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采用藥物治療的中、遠期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隨機抽選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眼科門診收治的58例POAG患者,隨診時間在1~3年,全面評估病情后應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進行治療,治療后3個月、6個月、1年、3年分別行視力檢查、眼壓檢查及視野檢查,復查眼壓并與治療前眼壓對比,觀察用藥后有無出現(xiàn)全身或局部不良反應。結(jié)果 本組患者用藥后半年、1年與3個月平均眼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用藥后3年與1年相比平均眼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有7例(12.10%)患者結(jié)膜充血但癥狀輕微減少藥量或停藥后癥狀消失,未影響治療及隨訪。結(jié)論 藥物治療能夠在短期內(nèi)降低患者眼壓,中止眼壓過高對視神經(jīng)造成的損害,而且安全性較高,但是從長期來看藥物治療并不能有效控制眼壓,仍需及時進行手術(shù)治療。
關(guān)鍵詞: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藥物治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療效指標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with drug treatment,the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Methods 58 cases of POAG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January 2013~2015 year in February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the follow-up time in 1~3 years,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tanoprost Eye Drops condition after treatment,3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1 years and 3 years respectively for visual acuity,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visual field examination,IOP and IOP wer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with no local or 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is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six months,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1 years and 3 months the 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P<0.05),contrast after 3 years and 1 years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 comparis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7 cases (12.10%)patients with mild symptoms of conjunctival congestion but reduce the dose or withdrawal symptoms disappeared after.No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follow-up.Conclusion Drug therapy can reduc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hort term,to suspend the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optic nerve damage,and high safety, but in the long term drug treatment can not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still need timely surgical treatment.
Key words: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Drug therapy;Latanoprost Eye Drops;Curative effect index
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是眼科常見青光眼疾病,約占所有青光眼的60%甚至更高,常常累及雙眼,引發(fā)視功能損害,急性期可嚴重損害中心視力,預后較差[1]。藥物治療仍然是當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尤其是早期患者給予適當?shù)乃幬镏委熆勺畲笙薅鹊乇苊怆[蔽性視功能損害。藥物治療一般以局部低濃度開始,根據(jù)治療情況隨時調(diào)整濃度或附加其他藥物,只有在藥物治療不能有效控制視野損害進展時才考慮手術(shù)治療[2-3]。為進一步探討POAG采用藥物治療的中、遠期療效及安全性,本次研究隨機抽選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眼科門診收治的58例POAG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眼科門診收治的58例POAG患者的臨床資料,入選病例均經(jīng)病史、前房角表現(xiàn)檢查確診,符合中華醫(yī)學會青光眼學組制定的POAG臨床診斷標準。5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齡在18~65歲,平均年齡(36.82±4.07)歲,早期36例,進展期21例,晚期1例,隨診時間在1~3年,平均隨診時間(2.08±0.35)年。本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選擇標準 ①納入標準:符合POAG臨床診斷標準且具備一般臨床表現(xiàn);視乳頭C/D≥0.6或雙眼差值≥0.2;房角為開角;完全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青光眼或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嚴重眼外傷、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等;無法完成隨訪或資料不全。
1.3方法 治療前行視力檢查、眼壓檢查及視野檢查,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初診時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測視力,準確記錄檢測結(jié)果,用眼壓計測量1~2次/w,初診時及治療中由專人進行電腦視野檢查。20:00應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商品名:見康,生產(chǎn)企業(yè):華潤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93866,藥品規(guī)格:2.5 ml:0.125 mg),1滴/次,1次/d,晚間滴于患眼。
1.4隨訪指標 治療后3個月、6個月、1年、3年分別進行視力檢查、眼壓檢查及視野檢查,將用藥前后眼壓進行對比,觀察有無出現(xiàn)全身不良反應或局部不良反應。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將錄入SPSS17.0軟件,借助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由(x±s)表示,并行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由百分率表示,由用?字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本組患者用藥前、用藥后3個月、6個月、1年、3年眼壓對比 本組患者用藥前平均眼壓為(24.92±3.09)mmHg,用藥后3個月、6個月、1年、3年平均眼壓分別為(22.89±3.00)mmHg、(19.08±2.72)mmHg、(14.40±2.12)mmHg、(17.32±2.45)mmHg,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本組患者用藥后平均眼壓與用藥前相比明顯降低(P<0.05),用藥后半年、1年與3個月平均眼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用藥后3年與1年相比平均眼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2.2本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情況 本組患者用藥后未出現(xiàn)全身不良反應,有7例患者出現(xiàn)結(jié)膜充血,但癥狀輕微減輕藥量或停藥后癥狀消失,未影響治療及隨訪,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10%。
3討論
POAG又稱慢性單純性青光眼,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青光眼類型,該病發(fā)病比較隱蔽,在發(fā)病早期可能沒有任何征兆,而且病程進展比較緩慢,約有1/4的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4]。眼壓升高是POAG最顯著的病理性改變,眼壓越高其對患者的視野損害及視神經(jīng)損害越大,可以說眼壓是維持正常視功能的必備基礎(chǔ)條件,只有眼壓正常才能保證正常的眼內(nèi)液體循環(huán)、光學特性等,確保眼部生理功能正常,一旦出現(xiàn)病理性眼壓升高則提示存在視損害[5]?;谏鲜隼碚摤F(xiàn)代醫(yī)學認為POAG的治療目的為降低眼壓,臨床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和激光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首選基礎(chǔ)療法,只有當藥物治療無法有效降低眼壓時才考慮進行濾過性手術(shù),術(shù)中配合使用抗代謝藥物可顯著提高手術(shù)一次成功率,避免術(shù)后復發(fā)。
為探討藥物治療POAG的中、遠期療效,本次研究自眼科門診中隨機抽選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后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觀察,通過對比治療前后的眼壓來評估藥物治療效果。結(jié)果表明本組58例患者經(jīng)藥物治療3個月、6個月眼壓降低顯著,與治療前相比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治療后3年眼壓有升高跡象,與1年相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隨訪期間本組患者未出現(xiàn)全身不良反應,有7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結(jié)膜充血,但癥狀輕微,減少藥量或停藥后癥狀消失。上述結(jié)果表明藥物治療POAG的中期療效比較顯著,安全性較高,絕大部分患者眼壓可以在治療后半年內(nèi)得到控制,達到預期眼壓水平或降壓效果,從而保持視功能的穩(wěn)定,但是從長期來看,患者眼壓有升高跡象,此時藥物治療已無法有效控制眼壓,部分患者眼壓會出現(xiàn)反彈繼續(xù)升高,從而對視功能造成損害,這一點從治療后眼壓變化規(guī)律可以看出。研究[6]認為當眼壓降到12 mmHg以下或眼壓下降30%時視野損害將被阻止或進展速度減慢。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是治療POAG的常用藥物,通過作用于睫狀肌及鞏膜來增加房水外流量,達到治療效果[7]。
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報道和本次研究結(jié)果可以看出藥物治療POAG作為一種基礎(chǔ)療法在一段時間內(nèi)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壓達到治療效果,但是從長期療效來看仍有部分患者眼壓控制不理想,尤其是基線眼壓較高者長期使用藥物治療可能會增加耐藥性從而使藥物治療失效。對于有隨訪條件的患者來講可以通過及時的眼壓檢查來隨時調(diào)整治療方法,但是對居住偏遠、經(jīng)濟條件差的患者來講,由于不具備長期隨訪條件因此藥物治療仍存在一定危險性,此部分患者應當盡早行手術(shù)治療或采取手術(shù)、藥物聯(lián)合治療以控制眼壓。
綜上,應謹慎選擇藥物治療對象,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加強眼壓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預后。
參考文獻:
[1]鄭金華,李志敏.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藥物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4):1293-1295.
[2]張洪洋,楊揚帆,徐建剛,等.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shù)替代藥物治療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15, 51(2):109-114.
[3]韓光杰,周和政,張文強,等.有無前列腺素類藥物對眼壓控制的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24 h眼壓的影響[J].臨床眼科雜志,2015,23(1) :59-61.
[4]王建萍,趙燕麟,馬勇,等.噻嗎洛爾和布林佐胺聯(lián)合曲伏前列素治療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與高眼壓患者的臨床研究[J].眼科新進展,2012,32(5):450-454.
[5]肖明,孫興懷,孟樊榮,等.依據(jù)24 h眼壓峰值的青光眼個性化藥物治療觀察[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2,12(1):36-39.
[6]王靜.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降眼壓藥物治療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2, 25(5):446-446.
[7]樊芳,段宣初,崔娟蓮,等.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局部藥物治療的比較及決策最優(yōu)化[J].醫(yī)學與哲學,2010,31(22):38-39.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