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龍吟
面如梨花眉似黛,目幽深,空靈在。輕顰淺笑愁無奈,常斂蛾眉,不干風月,自是悲難耐。
白蘋花滿湔裙處,西風吹盡游絲度。卻道人比黃花瘦。西樓燈下,清尊素影,借詞撒才苦。
這,便是我眼中的李清照。她因為那首著名的《聲聲慢》被人們記住,那是一種凄冷的美,特別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美得空前絕后,無人企及。于是,她便被當作“愁”的化身。然而,對她的解讀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生于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官宦家庭的濡染,使她視野開闊,氣質高貴;文學藝術的熏陶,使她外美如花,內秀如竹。她不但能享受美,還能駕馭美?!昂托咦?,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少女時期的這首《點絳唇》活畫出一個一個嬌羞矜持的淑女形??梢娝贻p時,在駕馭詩詞方面,已經如蕩秋千般隨意自如了。有這樣的一個生活底韻,她的人生應該是明亮光鮮無憂無慮的,可是,天意不隨人愿,她出身在亂世,這仿佛就注定了她的人生也會動蕩不定,哀怨叢生。
的確,李清照的情感生活是凄苦的。早年,她雖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八斗文采的俊才,夫妻二人賭書潑茶,志趣相投。丈夫遠行,她的思念便化作了“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若不是生在亂世,將是何等美好的一段姻緣。大抵是天妒紅顏吧,才女的命運總是磨難重重,如蔡文姬丈夫早亡,后又被匈奴俘虜般,她的丈夫也先是被流放,后又在回京復職途中急病而亡,這給了她巨大的打擊。萬幸,她沒有被絕望壓垮,而是重新振作起來。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幾年之后的再婚卻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丈夫不僅不疼惜她,而且想占有她在逃難途中費盡千辛萬苦保留下來的金石文物。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面對丈夫的丑陋行徑,她毅然選擇了離婚,并用一紙訴狀與丈夫對簿公堂。在當時,妻子狀告丈夫,無論是否屬實都必受一場牢獄之災。她駕著一葉生命的孤舟迎著世俗的惡浪,以破釜沉舟的膽力做了一場惡斗,那是怎樣的剛烈與決絕啊。可悲的是,道學家們卻給她扣下了不守貞操的帽子?!澳帲瑥慕裼痔?,一段新愁。”
李清照的另一哀愁就是身心顛沛流離,四處流亡。金兵南犯,李清照只有孤身帶著沉重的書籍文物開始逃難。這些文物都是丈夫所托,自己參與編寫的,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本想獻給朝廷,卻在戰(zhàn)火中弄得七零八落,這對于一個弱女子而言是多大的身心煎熬?“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國已不國,君已不君,她這個無處立身的國民怎么能不犯愁呢?“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彼纳硇脑跉v史的油鍋里忍受著痛苦的煎熬,意氣滿腔,又為之奈何,那些將領的軟弱,竟讓她連故鄉(xiāng)都只能在醉夢中重見。“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眹钆c家愁交織著,使她一生無法釋懷。人人都說她的詞風南渡后為之一變,誰能體會到這變化后包含的斑斑血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p>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難就是超越時空的孤獨。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己將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只風箏在風雨中無助地飄搖。盡管“學詩漫有驚人句”,但她除了遭遇困難、情愁,就連想實現(xiàn)一個普通人的價值,竟也是這樣的難。暮年的李清照沒有孩子,守著一個孤清的小院落,沒有親人來探望,只有秋風卷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叭缃胥俱?,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笨v使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終究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別人看她如同異類。因為在那個時代里,人們大多還是認為“才藻非女子事也”,而她卻一直奢望什么關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yè)。面對這樣的世道,她像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里,“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沒有人能讀懂她的心,沒有人能理解她的志,這種痛楚與哀愁才是最孤最寒的。在她的詞中寫到“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可最終她也只能孤獨寂寞的死于江南。
“怎一個愁字了得”,當我們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黃花中尋尋覓覓的美神,她的哀愁也如黃花般隨著瑟瑟西風連綿飄落,她的幽怨纏綿,她的凄涼悲苦,從詩詞中潸然而生,轉化為凄清的悲劇之美,她和她的詞將永遠高懸在歷史的星空和人們的心中。
千年之后,人們承認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得到了“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這段黃花的哀愁終將隨歷史遠去!
——謹以此文紀念李清照逝世86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