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婭熙
“萬物,生命,人,都有自己的夢。每個夢,都是一個世界。”
十年浩劫,十年青春。顧城的這兩句詩,仿佛是一聲天籟。它飄曳于云層之上,像風(fēng)沙涌動時那一聲美妙的召喚,喚來那盈盈湖水,喚來那蝴蝶的親吻。我看見了,隱隱作痛的靈魂、不朽的奮斗,都屬于這個來自丑惡現(xiàn)實(shí)的夢。
這個夢,也是一個世界——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悲痛的世界,也是一個偉大的世界。平凡在于,我們未曾驚天動地,我們堅守于自己那一方小小的天地,緩緩度日;悲痛在于,腳下是一片冰冷的土地,充斥在周圍的是迷信與欺騙,而生死離別從未停止;可偉大在于,我們和我們的民族一起,目睹了現(xiàn)實(shí)的悲苦,而我們并未倒下,是這一代人哪,肩扛了崛起的使命,是我們這些千千萬萬的平凡人筑起了新的大廈,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yùn)!
哦,黃土地上我親愛的人們,他們睜開了被風(fēng)沙刺痛的眼睛,捂住被戳傷的心靈創(chuàng)口,正在黑暗中尋找著光明!
一
雨后的天空,像一塊巨大的白色漿布,山灣的桃花紅艷艷地向著親愛的雙水村,東拉河銀子般清亮的流水繞著山路蜿蜒盤繞,偶爾聽得幾聲嘹亮震天的信天游,令人身心像煥新般暢快。
雙水村的春天到了。這個田間地頭都鐫刻著歷史的貧窮與滄桑變遷的小村落,便是故事最終的源頭。
盡管,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得到智慧與力量??蓻]有大風(fēng)浪的洗禮,我們注定只能成為一個狹小視角里的“生活哲學(xué)家”。少平不是這樣的平庸者,他就像一只鷹,盼望著高處,盼望著自由翱翔。我一直堅信,他一定會走出去的!不在于手里捏了多少人民幣,也不在于有多高的社會地位,一個人心飛得有多高多遠(yuǎn),在于他對生命的理解到何種程度。
詩人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并不是只有落日的海邊,只有開遍了玫瑰的山林,才教給我們青春的浪漫。如果我們對生命愛得赤誠就會明白,當(dāng)一個人愿意承受煎熬不斷推著自己前進(jìn)時,苦難里可照見自己堅強(qiáng)的身影,歡樂里可照見自身年輕的爛漫。此時的日子可能悲壯,卻不枉此生。
那么少平,你出來,難道不感到自卑嗎?難道這日子能比雙水村好嗎?可這就是這一代的青年,這一代的人。他們在一個注射了嗎啡的社會里成長起來,并沒有因為貧窮就以物遮目變得愚蠢。少平這代人對苦難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甚至渴望著苦難。
我仿佛又聽到他說:“歷經(jīng)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身后是淙淙流水,機(jī)器轟鳴……
二
黑色的土地上,黑色的血液燒成叢叢爐火。
當(dāng)春風(fēng)穿堂而過,舊去的墻面顯出時光的疲憊,破碎的樹影一年年斑駁。杜梨樹,一年年懷抱著它甜蜜的碩果,卻再也等不到他回來了。親愛的人,我已漸漸落了一地的憔悴和純白,少年英姿變成了彎曲的脊背。
渾濁的流水喧吼而過,一瞬間沒過少平燦爛的笑臉。那一瞬,來不及嘆息,來不及流淚,唯獨(dú),再幻想一次與他的畫面。
一代人,為了愛與奉獻(xiàn),殞身碎骨。一代人,照見這世上多少悲苦無常。
所有的永別,一開始都只是悄無聲息的離別,直到痛苦積成了厚厚的灰塵,才讓我們真正落下眼淚。
記憶中,他躺在泥濘的路上,滂沱的大雨從雙頰滾落,黑水河的呼嘯像嗚咽,只有不盡的淚水祭奠那永不復(fù)歸的青春之戀。一點(diǎn)五十四分,準(zhǔn)時趕到了那棵杜梨樹下,與他相會的只有回憶和矗立著的古塔山巒。
一代人,從最深沉的悲痛中,成熟起來、堅強(qiáng)起來;一代人,忍、韌、仁。
孫少平的生命,孫少平的青春,無疑是讓人深受感動、震撼的。在時代的火車上,還有多少這樣堅韌的乘客啊,為世界帶來全新的愛與希望。
多年后我們兩鬢花白,回憶此生。是否記起這一代平凡的人們,一代明亮的少年。
感恩,我們曾有過這一代人。感恩你們開放出的青春之花,燦爛了這片河山。
是的,靈魂之樹常存。
(成都市新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