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苑基榮 本報特約記者 盧戈
在剛閉幕的華盛頓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上,中印兩國均發(fā)表了各自國家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印度的稅制改革等措施將促進該國經濟增速,而中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也將支持經濟穩(wěn)健增長。印媒稱,現(xiàn)在是時候停止中印到底誰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爭論了,這種爭論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中印經濟基本維持向好勢頭,則將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利好。
彭博社23日報道稱,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印均發(fā)表了年度經濟展望。印度財長賈特利表示,2017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預計為7.5%,將繼續(xù)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引擎。自2014年以來,印度經濟增長一直維持在7.5%左右。印度財長認為,中長期印度經濟將進一步提升到8%的水平。
彭博社稱,由于投資和貿易復蘇,消費穩(wěn)步增長,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前景也被看好。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則在G20會議上表示,今年中國有望達到約6.5%的經濟增長目標,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回升勢頭明顯,同比增長率達6.9%。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鑒于當前的經濟增長態(tài)勢,我們有信心實現(xiàn)這一預期目標,中國經濟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更大貢獻。
支撐印度訂下高增長目標的是印度政府將在7月推出的商品與服務稅。賈特利在G20會議上重申,印度政府將會在今年7月如期推進稅制改革,其核心是簡化稅制,將消費環(huán)節(jié)各項間接稅統(tǒng)一為商品與服務稅。
印度29個邦中都有自己的民選政府和議會,有權對自己所管轄的商品和服務實行不同稅法和稅率。據(jù)統(tǒng)計,目前印度中央和地方有17個間接稅種?!董h(huán)球時報》記者在首都新德里點一份印餐,需要交6種稅,原本1340盧比(約合134元人民幣)的飯錢稅后竟達1746.69盧比。
印度媒體評價稱,這是印度獨立以來最復雜的稅改,也是印度歷史上最重要改革。它將創(chuàng)造一個統(tǒng)一的市場,破解各邦各自為政的市場碎片化格局。商品將更加便宜,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制造業(yè)和出口將更具競爭力,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每年將為經濟增長貢獻兩個百分點。此外,該稅法的通過將極大簡化跨邦貿易手續(xù),提高全國范圍內的物流效率,將推動印度吸引外資進程。
對于中印財長的經濟展望,印度《經濟時報》稱,中國經濟2016年增速為6.7%,貢獻了全球增長的30%。中國結構改革和經濟增長質量持續(xù)改善和提高。印度方面,由于政府各項改革仍在推進中,因此其成效有待觀察,但印度政府所制定的8%的中長期增長目標應能得以實現(xiàn)。
當然,中印的經濟體量并不同,目前印度經濟總量為2.2萬億美元,而中國為11萬億美元。印度媒體也承認兩國發(fā)展“處于不同階段”,盡管印度經濟增速更快,但中國經濟的現(xiàn)有規(guī)模決定了其“邁出一步都是巨大的”。印度《經濟時報》稱,中國經濟成長的關鍵在于自上而下迅速的系統(tǒng)性改革,而印度由于自身國情限制,往往在改革步伐上不夠迅速,而現(xiàn)在印度意識到,必須在應對挑戰(zhàn)方面加快步伐,否則與中國的差距將不斷拉大。
法新社稱,G20財長會議的背景之一是全球不斷升溫的貿易保護主義。此次財長會議決議對貿易保護主義再次發(fā)出警告。在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中國和印度作為自由貿易體制的受益者,都是這一立場支持者。這也讓外界對它們的作用抱有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