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我們都知道,寫作文要想生動形象,人物對話描寫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但是,我們同學最愛寫“誰誰說”這樣的句子,只是將說話者所講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了,顯得干干巴巴的,不形象生動,當然也就沒有感染力了。
現(xiàn)在我教給大家一種實用的方法,寫人物對話,最好用神態(tài)動作描寫配合。我們生活中說話時,講話者一定要帶著自己的神態(tài),有時候還有用各種手勢輔助。也就是說,人物的對話,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和神態(tài)動作相配合。寫作人物對話,當然也需要將講話者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出來,這樣才能讓對話描寫富有表現(xiàn)力。
如寫作“快遞哥”:
“叮咚”——清脆的門鈴聲打斷了我的遐想,我趕緊跑過去開門,一個瘦小的身影映入眼簾,黝黑的臉上淌著汗水,全身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濕,緊緊貼在身上?!澳?,您的美團外賣,請慢用!”門口的外賣小哥一臉憨笑地把東西遞了過來,我雙手接過食物,微笑著向他道謝。“嘟嘟嘟”,配送手機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他滿含歉意地朝我笑了笑,接通了電話?!胺浅1福屇玫攘?,我馬上就到?!睆乃沁B連的解釋道歉中可以想象得到,一定是又有顧客在催單了。
這段對快遞哥的語言描寫,就和外貌描寫、神態(tài)動作描寫結合起來了??爝f哥只說了兩句話,如果只是用“快遞哥說、快遞哥又說”這樣的句式寫,就沒法把快遞哥的勤勞、謙和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來了??墒?,作者在寫這兩句對話的時候,用了許多其他描寫方式,才使快遞哥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達出來了。
再如寫“老爸的機智幽默”:
我們啟程不久,老爸偶遇了一只黑不溜秋的甲蟲,它的殼油光發(fā)亮。老爸貌似謙虛地問我:“這是什么蟲?”我猜測道:“有可能是屎殼郎吧。”老爸“咦”了一聲。接著又走了一會兒,老爸悄悄地對我說:“這兒是‘蚊子谷?!薄鞍??誰取的名?還是你聽別人說的?”“我取的?!惫黄淙?,兩邊古樹參天,小樹夾雜,陰暗潮濕。還沒一會兒,我身上就平白無故地多了幾個嫩紅的包,可卻不見一只嗡嗡作響的蚊子,可見這家伙的作案技術真是高超啊!
老爸一共講了三句話,“這是什么蟲?”“這兒是‘蚊子谷” “我取的”,卻把一個幽默風趣、知識淵博的父親寫得活靈活現(xiàn)。這當然是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功勞。你看,“貌似謙虛地”, “咦”了一聲,接著又走了一會兒,“悄悄地”,這些動作神態(tài)描寫,就是錦緞上的繡花,讓文章更細致生動了。
看到這里,你準備好了嗎?那就動筆寫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