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
摘要:近些年來,由于農藥質量參差不齊、農民缺乏科學用藥的意識等原因,不僅造成了水稻上的病蟲害日益嚴重,還給周圍的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多的不良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到安全有效的控制水稻病蟲害,已經成了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該文主要以重慶市梁平縣的水稻病蟲害防治為例,介紹了梁平縣的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要點及推廣辦法,希望可以為其他地區(qū)在水稻病蟲害防治方面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水稻;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病蟲害;防治
水稻的生產安全是關系到國計民生與社會發(fā)展的頭等大事,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以后,受到農業(yè)種植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和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影響,全國的水稻種植面積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對糧食安全結構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降低病蟲害對于水稻生產的影響勢在必行,由此,相關專家研究出了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目的就是使用最少的農藥,將對環(huán)境的污染度降到最低的基礎上,達到控制病蟲害的使用效果。
一、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的技術要點
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的核心要點是在不危害自然環(huán)境的基礎上,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需要遵循“簡便、高效、環(huán)?!边@一原則。下面將主要從化學防治與非化學防治兩個方面來闡述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的技術要點。
1、化學防治技術
在病蟲害防治中使用的化學防治技術主要包括種子處理、指標化防治及無公害農藥防治三個方面。其中,種子處理技術就是通過對水稻的種子進行藥物處理,使其在種植之后可以達到殺蟲、防病以及壯苗的目的,這種處理方式是目前成本最低、防治效果最好、最環(huán)境污染最小的防止方式,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
指標化防治相比于其他的病蟲害防治手段,更加具有目標性。在采取防治措施前,需要事先做好監(jiān)測工作,以期可以準確掌握病蟲害信息,達到用最少的防治次數(shù)及用藥量做好防治工作的目的。
無公害農藥防治技術的使用,首先需要研究生產出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比如現(xiàn)在已經投入使用的苦參堿、除盡等。然后再加大對于無公害農藥使用的宣傳力度,尤其是環(huán)保部門,應該明令禁止農民對于甲胺磷、1605等高污染農藥的使用。
2、非化學防治技術
除了上述所說的化學防治技術以外,在日常的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還有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這三種非化學防治技術。本文將主要針對其中的農業(yè)防治技術進行介紹。
調查研究顯示,農業(yè)防治技術實施的關鍵在于改進現(xiàn)有的耕作制度。一般來說,如果在一塊農田長期的種植某種特定的農作物,就會為病蟲害的生長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這樣就會在無形之中增大病蟲害的抗性,提高了防治工作的困難度。所以,農民應該合理的輪作倒茬,直接的破壞病蟲害生長的環(huán)境,以此來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推廣抗病耐蟲的農作物品種、適當?shù)暮侠砻苤病⒖茖W的施肥與灌溉技術等,從提高農作物的抗性方面出發(fā),降低病蟲害對于水稻的危害。而物理防治主要人為的創(chuàng)建物理環(huán)境,然后再進行病蟲害的捕殺工作。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相差不多,主要區(qū)別在于生物防治是靠生物的代謝物來引誘害蟲,操作的主體是對人類有益的生物,人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二、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的推廣
1、建立示范區(qū),做好技術推廣工作
病蟲害防治需要政府首先建立示范區(qū)域,小手拉大手,以點帶面。比如說,先在梁平縣的仁賢鎮(zhèn)、柏家鎮(zhèn)等建立農藥減量控害示范區(qū),然后在這些鄉(xiāng)鎮(zhèn)示范區(qū)進行農藥的試驗與技術研究,加強農藥的試驗、示范和篩選。如果試驗的結果表明,新農藥技術非常適合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使用,那么接下來就可以將推廣優(yōu)質、高效的環(huán)保型農藥應用到其他的地區(qū),實施科學的用藥及輪換用藥的方案,使得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可以逐步應用到全國各地。
2、加大新技術的宣傳力度,提高農藥利用率
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在實際應用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民的思想覺悟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步伐,仍舊傾向于傳統(tǒng)防治病蟲害的技術手段,對于辛硫磷、吡蟲啉等高效、低毒的農藥缺乏正確的認識,熟練的掌握這些高效、低毒農藥的使用方法還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加大在新技術上的宣傳工作,利用現(xiàn)場示范、技術講座等方式將新型的技術方法帶入到實際應用中去,提高農藥的利用率。
三、結語
雖然本文已經對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的技術要點以及推廣的方法進行了介紹,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需要根據(jù)當?shù)厮痉N植工作的特征進行具體的調整??偠灾?,希望可以利用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控制病蟲害,實現(xiàn)水稻高質高產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葉 峰. 黃巖區(qū)水稻農藥減量控害增效集成技術研究與推廣[J]. 植物保護,浙江大學,2010.
[2] 劉初生,邱 偉,秦琳. 都昌縣實施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控害的實踐與成效[J]. 江西農業(yè),2012(01).
[3] 張紹明,田子華,何東兵. 江蘇省化學農藥減量控害技術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植保導刊,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