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素娟
人的一生與法律有不解之緣,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在個人的成長、實現(xiàn)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適應社會,不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必然涉及遵守社會公共生活準則的問題,要遵守規(guī)則就要了解規(guī)則,特別是了解法律規(guī)范的特征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是法治社會的要求,而思想品德課堂無疑是落實和實施法律教育最直接有效的平臺。但是初中法律知識只是在七年級下冊第七課、第八課以及八年級下冊和九年級第六課才涉及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課一周才兩課時,教育教學內容繁多,法律知識又比較專業(yè)和難理解,因此,打造初中思想品德法律高效課堂尤其重要。那么,怎樣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法律課堂呢?
一、加強學法指導,打造高效思想品德法律課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弊鋈魏问虑榈牡谝徊绞且莆辗椒?,對于學習來講方法更為重要,教師要加強學生科學學習方法的掌握。首先是預習的方法,聽課的效果與預習的質量是成正比的。課前的預習可以結合如《速查手冊》《完全解讀》《尖子生學案》閱讀教材,并在閱讀過程中對教材的知識點和疑難點進行標注。其次是聽課的方法。思想品德的法律知識一般都是:是什么(含義、定義、表現(xiàn))、為什么(重要性、意義)、怎么做(方法策略)。侵權行為是什么?維權方法有哪些?法律依據(jù)是什么?只要掌握了這個聽課方法,知識結構清晰,聽課效率就會高。最后是復習的方法。通過整理筆記讓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對教材理解越深透,復習的效率就會越高。
二、運用合適的教學模式,打造高效思想品德法律課堂
教學模式又稱教學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所建立的比較典型的、穩(wěn)定的教學程序或階段。它是人們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改良教學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學實踐,又反過來指導教學實踐,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我也不斷學習了杜郎口模式、堂堂清模式、271模式。最后通過實踐運用發(fā)現(xiàn)“導、學、用”教學模式對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效果很好。
例如,在上八年級下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權利”時,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定向導學。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①什么是生命健康權?(含義)②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重要性)③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法律特殊保護,為什么?④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⑤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該怎么辦?⑥什么是人身自由權?(含義)⑦為什么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重要性)⑧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行為表現(xiàn)有哪些?一共8個問題。最后采用學生身邊的例子:2016年1月10日傍晚,實驗中學校門旁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導致八年級學生陽某受傷住院。思考:①這起交通事故侵犯了陽某的什么權利?②日常生活中,當你的這一權利遭到非法侵害時,你該怎么做?③假如1月10日你在現(xiàn)場,看到同學受傷了,你會做些什么?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基本能把問題解決,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
三、運用生活化教學,打造高效思想品德法律課堂
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歸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使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課堂參與生活,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書本去關注社會生活。教學生活化和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做有心人,把日常生活的常識和案例積累起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書本知識活起來,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把教學的需求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將“生活化的課堂”和“課堂中的生活”融為一體,努力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例如,在上八年級下第七課第三框“無形的財產(chǎn)”時,結合2016年3月18日至20日,第31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在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學舉行的事例。本次大賽中,福建省清流縣第一中學高一(1)班羅甜甜同學申報的科技項目“推行‘餐車一卡通,構筑食安新防線”榮獲高中組社會科學類金牌;福建省清流縣實驗中學九(4)班黃葉嵐同學申報的科技項目“多功能伸縮字帖夾”榮獲初中組工程學類銅牌。于是我告訴學生知識產(chǎn)權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維護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這樣的教學,把生活中各種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例子引入課堂,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學生感受了生活的快樂;既使學生學到了書本知識,又使學生學會了把握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密切聯(lián)系時政熱點,打造高效思想品德法律課堂
時事熱點是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視臺、網(wǎng)絡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與時俱進的新聞報道,每天播報著世界、地區(qū)新聞。時事新聞重在描述事件發(fā)生的事實,時間性和空間性很強。密切聯(lián)系時事熱點是思想品德課最鮮活的血液,也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運用最新的時事與思想品德法律課聯(lián)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上八年級下第八課《消費者的權益》一課時我就播放2016年的“3·15”晚會;上九年級第六課《參與政治生活》時,我就播放2016年召開12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新聞視頻。這樣,同學們總是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學習法律特別有勁,高效課堂效果顯著。
五、開展多種活動,打造高效思想品德法律課堂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中由學生個人自己發(fā)起的、自主參與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個體行為,而學生的參與、經(jīng)歷、操作、探究、感悟等“體驗性活動”是主體參與的重要行為體現(xiàn)?!绑w驗式教學”力求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和自主參與的活動,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體驗、自主探究的王國。
教學中教師若能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經(jīng)常變換教學活動形式,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1)開展模擬法庭:結合2015年5月14日至19日在嵩溪實踐基地開設過模擬法庭的情況,我在上八年級下第七課第二框“財產(chǎn)留給誰”時就開設模擬法庭,請學生當法官來審判課本第76頁中曉軍的例子,提問“曉軍父親的遺產(chǎn)該判給誰?”學生們情緒高漲、態(tài)度嚴謹,從而在模擬中掌握了知識。
(2)情景模擬:在上八年級下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第二框“同樣的權利同樣的愛護”時,我結合課本第31頁中學生王明、徐文、鐘平、黃小芳放學回家救落水同學張剛的例子,讓書上的故事情景再現(xiàn),學生一邊看表演一邊思考自己會怎樣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又如何維護別人的生命健康,既學到了知識又開心地參與了課堂,高效和諧的課堂讓學生受益匪淺。
(3)展開辯論:在上八年級下第五課《隱私受保護》第二框“尊重和維護隱私權”時,結合八年級(11)班在班級安裝了監(jiān)視器這一情況,在班級展開辯論:教室可不可以安裝監(jiān)視器。辯論激烈,學生都說出了自己的道理,特別是八年級(11)班的辯論更是激烈。這樣的教學,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權利意識,高效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現(xiàn)在的社會是法治社會,知法、學法、守法、用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tài)度。以守法為榮,以違法為恥,是我們應樹立的價值標準。打造高效的法律課堂是每個思想品德教師的目標,我相信我們能做得更好。
(作者單位:福建省清流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