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清香。早晨,好清爽!
不帶禮物,不提行李,徒步旅行,去拜訪我的老朋友。
那些古藤,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友。啊,古藤,你攀登在這里有十幾年了吧?你為多少人帶來蔭涼,烈日把熾熱的陽光射在你的身上,你躬著背看著那些藤下嬉戲的孩童和活動的老人。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月影濃淡,唯有你依然如舊。
走上小山,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水與我交換眼神。每一只鳥兒都是我的好友,它們在樹枝構(gòu)成的五線譜上演奏出無限歡樂……我抬頭仰望著它們,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只自由自在的鳥兒,飛呀飛,飛離亂世的紛擾,飛離無盡的糾纏……
這園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輕輕問候:你好,碧綠的湖水!你的臉上閃爍著金光,是遇到了什么高興事兒嗎?你好,蔥郁的柳樹,你低著頭,別著嫩綠色的小發(fā)卡,是在展示你的美麗嗎?你好,山頂上的亭子!你俯視萬物,都看到了什么呢?你好,盛開的蝴蝶蘭,最近是不是又有伙伴把你當成那空中飛舞的仙子呢?園中的老朋友們,真想你們!
走著走著,忽然就有一朵潔白的槐花飄落在我面前,小小的瓣,細細的蕊,伸展的花蕊和潔白的花瓣組合起來,仿佛是一只引頸高歌的白天鵝!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春雨,這是為你寫的吧!你來得正是時候,你笑著跳起輕快的恰恰,轉(zhuǎn)眼又踏著舞步跳起奔放熱情的桑巴。啊,這支曲子我很熟悉,你是在邀我與你共舞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蹦莿偝鐾敛痪玫男律鄄?,可還過得好?嫩得透明的葉片,透著泥土的芬芳,透著空氣的清新,在陽光的照耀下,舒展身軀,盡情享受。
一陣寒風吹來,我下意識縮起了脖子。一看,天色已晚。踏上一條幽徑,踩著一路月光,灑下一片歡笑……
(指導老師:鄔榮栓)
總評
原作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都是自己的摯友。文中通過一系列擬人化的手法,如第五自然段,作者用第二人稱,跟山中的“朋友”親切地打招呼,使文章極富生命力和感染力,為讀者營造出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兩篇仿寫作品,均采用了原作的寫作手法,傳遞了同樣的感情基調(diào),亮點在于二者都命題“園中訪友”,更貼合小作者的現(xiàn)實生活。敬子葳的作品感情色彩更加濃烈,多處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如將老樹比作撐開的大傘、守護邊疆的戰(zhàn)士,體現(xiàn)了“我”對老樹的深情。樊雨嫣的作品優(yōu)秀之處在于不僅將擬人的修辭手法運用得豐富多彩,同時還加入了比喻、引用的手法,特別是引用古詩詞,將“春雨”“嫩草”的形象描繪得更富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