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波 朱 迪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80)
人力資本的概念研究
劉興波 朱 迪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80)
目前國內外對于人力資本這一概念尚沒有統(tǒng)一定義,本文通過研究國內外人力資本的相關概念,認為目前人力資本的概念可以分為四類:要素論、價值論、費用論、資本論,并通過分析給出了管理學角度的人力資本的定義,以期為人力資本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人力資本;價值;研究
美國經濟學家費雪在1906年出版的《資本的性質與收入》書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資本一詞。其后,舒爾茨在1960年的《人力資本投資》演講中,明確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他認為人力資本是由個體的知識、技能、健康、遷移等因素構成,是由人們通過對自身的投資所獲得的有用的能力所組成的。他還將資本分為人力資本和常規(guī)資本,即物質資本。其后,貝克爾等人對人力資本的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貝克爾認為,人力資本不僅意味著才干、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意味著時間、健康和壽命。其后,國內外諸多學者大都沿襲舒爾茨和貝克爾等人的思想,圍繞知識、技能、健康等展開描述。
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認為人力資本是人們通過投資獲得的,存在于人身上的知識、技能、健康、經驗等因素之和。例如:FITZ-ETZ,J(2000)認為,人力資本是個人能夠帶給工作的一些特性:智力,完成工作的能力,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忠誠和承諾等。張鳳林(2006)認為,人力資本指的是通過人力資本投資所開發(fā)形成的人的各種能總和[1]。包括體能或身體素質、智能或科技文化素質和“德行”或道德素質三個方面。蔣天穎(2009)認為,人力資本是指企業(yè)員工所擁有的各種技能與知識、員工素質和工作態(tài)度[2]。姚數(shù)榮和張耀奇將人力資本定義為特定主體為增加其效用和價值增值所形成的異質性知識、技術、信息和社會關系等[3]。
強調人力資本作為一種資本,屬于價值范疇。是一組投資產生的經濟價值。例如我國博士李忠民(1999)認為:人力資本指凝結在人體內,能夠物化于商品或服務,增加商品或服務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價值[4]。權錫鑒(2004)認為,人力資本是指特定行為主體為增加未來效用或實現(xiàn)價值增殖,通過有意投資活動而獲得的,存在于人體之中的知識、技術、創(chuàng)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等綜合的價值[5]。朱必祥(2005)通過對馬克思關于資本本質特征的論述以及人力資本本質的理解,將人力資本定義為通過對人投資而形成的存在于人體中并能帶來未來收益的知識、技能及健康因素體現(xiàn)的價值[6]。以此體現(xiàn)人力資本作為一種資本而具有的實物形態(tài)和價值形態(tài)。
在研究人力資本與經濟發(fā)展及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等的關系時,學者們常從人力資本投資引發(fā)的各種費用的角度來定義人力資本。例如:何承金(2000)將人力資本的全部要素概括為教育投資、科學研究費用、衛(wèi)生保健費用、勞動力國內流動支出、國際移民費用等[7]。
認為人力資本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資本。莫志宏(2004)認為,人力資本是既工業(yè)經濟之后與新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相對應的新的資本形式,定義了“作為經濟學范疇的人力資本”[8]。俞榮建(2005)把人力資本定義為對具有能動性人格特征與自然遺傳稟賦的人,通過教育、培訓、衛(wèi)生保健、遷移以及“干中學”等投資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價值并表現(xiàn)為知識、技能、健康和經驗等具體形態(tài)的依附于人體的特殊資本。
顯然,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既然帶了“資本”二字,那么他們都屬于總的資本的范疇,必然應當具備資本的一般屬性。資本這個詞在不同的場合,因為不同的需要,被解釋成不同的東西,從而又引導出不同的關于資本的理論。西方經濟學早期關于生產要素的研究中,將資本看成與勞動和土地并列的一種生產要素,但是實際上很難講他們截然分開。根據現(xiàn)今主流宏觀經濟學觀點,資本可以劃分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技術知識等。馬克思認為,資本就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的根本特征或者“資本的一般性”是能夠帶來價值增值?!耙话阈问降馁Y本的一個規(guī)律是,為了增值自己的價值”。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一種社會關系,它體現(xiàn)在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他揭示出“資本”的二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既具有實物形態(tài)也具有價值形態(tài)。
人力資本的定義應當體現(xiàn)其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人力資本的自然屬性體現(xiàn)為知識、技術、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質等,人力資本的社會屬性則可以體現(xiàn)為經濟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同時,人力資本的定義應當體現(xiàn)其作為一種資本能夠帶來價值增值的特點,正如舒爾茨(1971)所言,人力資本之所以是一種資本,是因為它是未來收入或滿足、或未來收益與滿足的源泉。同時,在定義人力資本時,也應注意到人力資本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是不可分離的,其次,人力資本是一種無形的派生資本,它是對人進行投資或者消費所形成的一種無形資本,能夠觀察到的僅僅是人本身和成本收益等效果。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對人力資本的定義是:人力資本是一種通過投資或者消耗資源而獲得的存在于人身上的可以帶來未來收益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等因素體現(xiàn)的價值。
[1]張鳳林.人力資本理論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61-64.
[2]蔣天穎.企業(yè)智力資本的結構與測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05:170-174.
[3]姚樹榮,張耀奇.人力資本涵義與特征論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1,02:54-57.
[4]李忠民.人力資本:一個理論框架及其對中國一些問題的解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30-31.
[5]權錫鑒,劉靜.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區(qū)分[J].經濟師,2004,10:139-140.
[6]朱必祥.人力資本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50-53.
[7]何承金,唐志紅.論人力資本產權[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3:5-12.
[8]莫志宏.人力資本的經濟學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47-49.
劉興波(1973—),男,漢族,山東萊陽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在讀項目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朱迪(1994—),女,漢族,山東臨沂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