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耀
期刊主編的政治把關
■李功耀
在我國,作為思想、文化、知識和信息載體的期刊,擔負著宣傳、指引、激勵和警示的多重任務。編輯策劃選題,修改文章,把好政治關,確保導向正確,是須臾不可懈怠的職責。
期刊的選題策劃,是采編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包涵了主編和主辦單位領導的辦刊思路和價值取向。期刊每一個欄目、每一篇文章,涉及到各方面、各層次、各話題的作者,對這些選題和文章進行把關,要求主編具有 “政治家辦刊”的胸襟,保持深刻的警醒和高度的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履行新聞出版工作者的職業(yè)使命。
稿件的政治責任跟作者、審稿專家和編者密切相關。首先,作者應 “文責自負”。但 “言論有自由,出版有紀律”, “文責自負”解脫不了編者的把關責任。一般情況下,一些專家和研究人員比較關注稿件的學術質量和專業(yè)價值,不經(jīng)意間會忽略政治導向,牽扯敏感話題。所以,主編審稿應嚴防作者觸碰政治紅線。
其次,審稿專家的責任。一些學術性較強的刊物,常年聘有審稿專家,代替編者承擔部分把關職責。這些專家大多是兼職人員,作為期刊社外腦,起參謀或顧問作用。期刊出版的相關制度規(guī)定,對其約束力不大。為此,期刊社聘請專家時,應嚴格政治標準,履行責任承諾。
第三,責任編輯和主編的責任。這是最重要的把關環(huán)節(jié)。主編要切實把好政治關,堅守社會主義文化傳播和思想建設陣地, 忠誠履職,服務黨的中心工作。
欄目設計反映期刊的宗旨、方向和特色。欄目策劃的好壞關系到期刊品牌形象。品牌欄目也要關注政治理想。把關不是為了政治安全而犧牲雜志的內涵價值和可讀性。要契合期刊覆蓋行業(yè)的發(fā)展形勢,結合社會經(jīng)濟熱點問題和重大政策出臺、重要會議部署等認真謀劃,把選題做得精致而有深度。所謂講政治,就是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相關業(yè)務探討,呈現(xiàn)工作成果,開闊知識視野,呈現(xiàn)時代氣象。
主編要有探求真理、把關守口的執(zhí)著,深入基層實際,了解閱讀需求,把精品意識融入關注問題、揭示矛盾的一字一句中。要認真落實選題申報制度,對有疑問的話題、文稿,嚴格審核。把好政治關不是在文章中填充政治口號和術語,抄錄中央文件和領導講話。精品期刊需要政治正確前提下的科學探討和嚴謹分析,需要立足于黨和人民利益的深入調研。不要把打擦邊球、質疑或責難政府當成職業(yè)勇氣。把政治主題做成品牌欄目,讓讀者想看、愛看,使讀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黨的政治觀念、政策主張,是期刊主編政治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責任的最好呈現(xiàn)。
作為精神文化產(chǎn)品的主導者,主編要把形成社會輿論、影響人們思想和行為作為期刊發(fā)展的目標,作為宣傳黨的政策路線、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的手段。具體應把握以下五點:
第一,明確崗位責任。一些期刊在版權頁上掛有 “顧問” “編委會主任” “總編、副總編” “主編、執(zhí)行主編” “編輯部主任”等名單,其陣容之強蔚為壯觀。這么多層級的把關人,其政治責任會不會落空?在辦刊實踐中,有些期刊是一筆糊涂賬。為此,期刊領導必須嚴肅對待,在政治把關上,按照新聞出版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明確總編或主編的第一把關人責任。同時發(fā)揮各層級專家和各環(huán)節(jié)編輯人員的作用,使他們掛其名,務其實,負其責,確保期刊的政治品質。如若主編華而不實、沽名釣譽,則是嚴重失職,是政治不合格的表現(xiàn)。
第二,甘做耳目喉舌。主編要有明確的陣地意識,在替誰說話、為誰辦刊上不能有半點含糊,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做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能滿足于為小團體傳聲。有些采編人員羨慕西方媒體的所謂言論自由, 希望我們的期刊也能 “想什么說什么”,這是嚴重的曲解。主編既要激發(fā)年輕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熱情和創(chuàng)造性,又要防止不負責任的憤青思維;要敢于抵制、糾正一些錯誤認識,在方向性、原則性問題上,要有不怕罵、不怕纏、不怕得罪人的精神,嚴守警戒線。
第三,秉持大局思維。期刊界常有人自稱是 “業(yè)務干部”,回避政治,放松警惕,這無疑是一種幼稚病。其實期刊的業(yè)務工作哪一方面都離不開政治。從內容上說, 編發(fā)什么、不編什么,哪些該留、哪些該刪;從編排上說,哪些在前、哪些在后,突出哪個,抑制哪個;從設計上說,用什么做封面,色彩深淺明暗,等等,無一不與政治相聯(lián)。所以,主編要講政治,顧大局,決不做政治上的 “馬大哈”,要始終以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輿論、高尚的精神、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團隊,激勵受眾。
第四,做到令行禁止。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對報刊主編任職條件有明確規(guī)定,主編在上崗前和任職后,要參加一系列崗位培訓。期刊主編不能以個人好惡決定內容取舍,要聽召喚,守紀律,講規(guī)矩,做到令行禁止。主編的日常工作包括策劃組稿、審稿把關、內容編排、印制出版、通聯(lián)發(fā)行等方面,尤其要抓好中心環(huán)節(jié),把功夫下在選題策劃和重點文章把關上??倲垼皇仟殧?,要把黨和政府的指示精神、上級領導的工作部署變成編輯部所有人員的具體行動。要強化學習,學理論,明確辦刊思路;學文件,把握政策導向;學他人,借鑒成功經(jīng)驗;學教訓,防止蹈其覆轍。要通過學習培養(yǎng)紀律觀念,強化宗旨意識、核心意識、大局意識,推動期刊社不斷前進。
第五,保持政治定力。期刊主編是負有政治擔當?shù)奈幕?,不可避免要跟各級公務員、企事業(yè)精英和知識分子打交道,會接觸形形色色的思想觀念,難免受一些消極因素和錯誤思潮干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難免受網(wǎng)絡負面信息和政治異己分子思想霧霾的侵襲,從而影響我們的政治信念和價值判斷。作為期刊主編,必須保持政治定力,堅持 “三個自信”,自覺抵制負面信息,遠離散布雜音的政治憤青和公知“大V”,凈化社交圈,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社科期刊同時具有政治性和專業(yè)性,兩者是相互融合、相互統(tǒng)一的。那些既有研究深度和專業(yè)價值,又有積極政治傾向的文章,無疑是應該刊發(fā)的精品;那些政治上看似正確,專業(yè)上并無見解的浮淺之作,只會浪費版面資源;另一些探討問題雖不乏深度,但政治觀點明顯錯誤的文章,應當引起主編的高度警惕。應避免兩種傾向,防止把專業(yè)或學術問題政治化,任意設禁區(qū),上綱上線;也要遠離不學無術的空頭政治,把期刊辦成膚淺的宣傳品。期刊主編既要鼓勵深層次的問題剖析和規(guī)律探討,又要有慧眼識珠、咬定青山的政治清醒,在原則立場、大是大非面前,理直氣壯;在政治理論、政治信仰上真學、真信、真用,下足功夫,引領示范,使期刊在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競爭中贏得發(fā)展主動。
(作者單位: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