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霞
(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應用型院校教研室建設現(xiàn)實困境及功能強化路徑探究
胡成霞
(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教研室是高校開展教研活動的主要平臺與教學管理的基層組織,其有效運作直接影響教研綜合效能的發(fā)揮,受多方因素影響,高校教研室發(fā)展正在遭遇困境,針對應用型院校教研室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展開研究,通過調研高校教學基層組織的設置情況和教研室發(fā)展現(xiàn)狀,探討教研室改革的走向及強化應用型院校教研室功能的實踐路徑,從職能定位、服務理念、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功能強化,并給出理論與現(xiàn)實的支撐與印證。
應用型院校;教研室;功能強化
應用型院校為求得長遠發(fā)展,須以學校組織結構革新為著力點,探尋適合應用型院校自身特點的發(fā)展模式?!敖萄惺沂前磳W科、專業(yè)或課程設置的教學研究組織,是高校教學管理的基層單位,承擔著組織教師進行政治、業(yè)務學習、指導教師進行教學與科學研究等重要任務,教研室以教學工作為中心,集教學、科研與師資培養(yǎng)于一體,是構成高等學校結構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1]大陸高校廣泛采用校、院系、室(教研室)三級管理體制,教學與管理重心下移,教研室成為專業(yè)教學與行政治理的一線部門,是教師教學專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重要平臺,是教學與行政功能兼具的綜合性組織。應用型高校定位側重應用性,強調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學屬于教研室的本職工作,應用型院校對教學中心地位的強調,彰顯了教研室的機構設置價值。教研室為教學進程的開展鋪設了平臺,為辦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陣地,為教師的合作研究開拓了渠道。探討教研室體制建設和有效發(fā)揮教研室職能的路徑,將成為高教研究的焦點話題。隨著應用型院校教學規(guī)模的壯大、新時期高教改革進程的縱深推進,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和專業(yè)成長中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多元,需要依靠團隊合作進行解決,教研室作為以專業(yè)為紐帶設立的教學團體,其團隊職能日益受到重視。實際運作過程中,教研室的首位職能,即教學研究與專業(yè)提升功能弱化,出現(xiàn)了價值功能“異化”的現(xiàn)象,徒留行政管理功能。應用型院校的教學中心任務凸顯了教研室作用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改革趨勢提出了教研室組織革新的議題,教師教學和專業(yè)提升的現(xiàn)實需求要求強化教研室的教學(專業(yè))職能,應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和教學管理重心的下移,使教研室在高校教學管理、科學研究和教師專業(yè)引領方面的作用得以顯現(xiàn)。應用型院校將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服務地方作為辦學定位,明確確立了教學的中心地位,教研室作為高校教學的基層組織,如何有效發(fā)揮教研室的教學研討和專業(yè)引領功能,為教學質量的保障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服務,探討教研室的現(xiàn)實發(fā)展困境和未來發(fā)展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中國高校院校機構改革時仿效蘇聯(lián)的大學機構設置,設立教研室作為教學執(zhí)行的基層單位,高?;鶎咏虒W組織和管理單位。隨著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系)——教研室三級管理體制成為通行的高校管理模式,教研室“是根據專業(yè)或課程而設置的,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組織、實施教學活動,開展科學研究及師資培訓等工作?!盵2]教研室成為高校管理體制的支柱,是落實教學任務和教師管理的一級組織,是應用型院校管理鏈條上的支點。教研室的基層管理功能和教師帶頭組織的功能浮升。不同類型大學的教育目標側重點不同,應用型院校以教學和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同應用型院校的高校組織目標相適應。應用型院校教研室的組織地位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三級管理體制的運行基礎——組織管理職能的著陸
高校的運行性質在我國符合標準的科層制組織特征,高校采用行政組織管理的方式,上下層級分明,我國高校施行“?!?系)——教研室”垂直的機構編制方式,教研室屬于行政建制,也是以學科或專業(yè)類別劃分的教學部門,教研室一般受二級學院的直接領導,處于高校金字塔型管理機制的基底位置。教研室自成立之初,便被賦予了行政管理的職能,歷經多次高校教育體制改革,教研室的功能外延不斷擴展,其作為高校內部管理金字塔地基的地位始終未變,行政管理一直是教研室承擔的重要職能。教研室是二級學院直接面向教師的教學研究和行政管理機構,上聯(lián)學校、院系,下系廣大一線教師,是高校管理由制度思想層面向實踐執(zhí)行轉化的重要樞紐,成為承接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基層組織,教研室成為貫徹學校及院系相關政策的執(zhí)行者,是高校治理有序發(fā)展的重要組織機制,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
(二)高校教學研究的組織平臺——組織設計目標的體現(xiàn)
從教研室的名字命名核心字眼“教研”看,教研室既作為高校的行政管理單位,又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即所謂的“教研”任務,用研究促進教學,以教學引導研究,教研互助,這是教研室設置的初衷,教研成為教研室組織設計的首要目標,教研室大多承擔教學及相關的科學研究任務。從教學學術視野角度講,教學與學術是二位一體的密切關系,教學自帶研究色彩,學術滲透整個教學過程,科研與專業(yè)教學結合可以更好地為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服務。教研室可以將教學與科研兩項任務有效結合,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科研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搭建橋梁,為教學學術的良性互動注入活力。
(三)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引領中心——組織人力的集擴
我國高等教育法明文規(guī)定“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人才培養(yǎng)是高校辦學的應有之義,[3]高校通過輸送人才來服務地方。應用型院校的教師是高校教學職能的主體組織者,教學中心定位的實現(xiàn)最終要通過教師的教來落實,培養(yǎng)人才和服務社會都要依托教學研究職能來實現(xiàn),因此,應用型院校強調教學中心地位,教學成為高校育人與服務功能實現(xiàn)的載體,教研室作為一線教學組織與管理機構,教研室究其實質是圍繞教學中心組建的教師組織。依托教研室為組織媒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進行教學組織、實施、反思和研究等多重任務,教研室將相同(近)學科專業(yè)的專任教師匯集在同一個組織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深入反思,教中學,教中做,教中求專業(yè)成長,可以有效開發(fā)教師人力資源,做到“整體大與部分之和”。在現(xiàn)今注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育領域,因具有相通的專業(yè)背景,體驗相似的教學歷程,面對相似的教與學的問題,教研室為教師團隊的互助成長提供了組織制度保障,為教師團隊的專業(yè)合作助力。
(一)職責權利匹配不當
在高校機構設置中,教研室是高校多層級管理體制的單元結構,是高校行政管理和組織教學的必備組織機構,承擔相應的日常教務管理和思想教育等任務,同時還是一線教學組織單位,直接面向教師組織實施教學計劃、課程實施、課程考核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進度掌控等?!敖萄惺业慕M織目標就定位為承擔著組織教師進行政治、業(yè)務學習,指導教師進行教學與科學研究等重要任務,教研室以教學工作為中心,集教學、科研與師資培養(yǎng)于一體,是構成高等學校結構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教研室被賦予的任務主要集中在教與研,[4]與高等院校的工作重心多有重合,影響高校辦學質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學中心地位與人才培養(yǎng)的組織保障,但很多高校并沒有把教研室作為一個真正的教學組織機構對待,很多教研室只是被賦予管理職能,處理一些日常的教學事務性工作,并無相應的實際權力,被賦予的權利并不對等。其資源投入更是嚴重不足,連基本的辦公條件都不具備,嚴重影響了教研室基本職能的發(fā)揮。
(二)組織管理職能行政化
教學排在應用型院校三大職能之首,為促進教學,特設立教研室,從教研室設立的初衷來看,其主要職能是教學研究,即圍繞教學中心工作,展開的一系列與教學直接或間接關聯(lián)的工作任務,其他職能,如組織管理功能,只是教研本職的衍生職能。但大陸高校的管理體制采用行政機構管理模式,高校治理很大程度上變?yōu)樯舷录墝蛹墖揽恋拇怪毙姓芾恚萄惺易鳛楦咝;鶎庸芾斫M織,承擔部分日常的學校行政任務,是學校推行教育管理方略的前沿陣地,其職能模式也相應承襲科層制管理特點,組織運行被灌有濃厚的行政化特征,組織管理職能躍身為教研室的主要日常工作,導致教學研究本職和管理職能的角色錯位和權利失衡。
(三)教學研究作用虛無化
伴隨高校教育體制縱深變革,教研室的職能外延亦不斷擴展,在教研本職之外,為適應社會對高校的層層要求,又增加了很多具有時代特色的外延功能,如科學研究、團隊建設等等,這些職能本質上是外生的附加職能,是高校適應外在社會的產物。由于對教研職能的認識不深,資源投入不足和相關配套措施不到位,教研室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等眾多因素綜合影響,導致教研室的職能和責任不對應,工作重心不突出,使教研室的“教研”首要職能:教研效能弱化,主要承擔一些程序性的教學任務,負責課程任務制定、考試安排、教學材料審核等,教研室工作的實施流于形式,效能發(fā)揮受限制,缺乏面向教學過程的深入反思,其工作的專業(yè)針對性不強,結合本校本院實際情況的兼顧性不足。
(四)專業(yè)引領助力不足
以學科和專業(yè)歸屬為依據設置的教研室,匯聚了同一或者相近學科的專業(yè)教師,同一教研室的教師群體,在工作上是同事關系,在教學事業(yè)上是同行,在科研團隊中是同伴,承擔相同的教學任務,面對相似的教學問題,體驗相同的教學歷程,這使教研室成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聯(lián)盟和同行互助組織,教研室肩負“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和“組織教師培訓”的職責,是學術組織和科研實踐單位,充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搖籃和主要平臺。教研室職能定位模糊和組織管理體制不健全,致使教研室開展教研活動的有利條件難為奏效,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動和行政事務的繁雜,造成教研活動對教師缺乏足夠引力,致使教研室組織松散、缺乏成員號召力,難以發(fā)揮專業(yè)發(fā)展陣地的作用。
(一)厘清職能定位,賦權明責
理順行政與教研的關系: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錢德勒說過“組織跟著戰(zhàn)略變”,教研室是高校基層教學管理組織,依據學校定位和辦學性質確定教研室的主要職能和工作任務,圍繞教學中心,建立新型的理性的教研室職能定位,特別是要理順行政事務和教學研究的關系,突出教研室“對教學與科研的組織、指導、協(xié)調及課程設計與學科發(fā)展的功能” 確立教研室的主要工作任務——教學及其以促進教學效果為目的的研究工作,[5]提倡教研室工作始終圍繞教學中心的宗旨。
做好賦權與明責的結合。從設立之初,就被認定為基層教學組織,教研室一直被賦予課程設置、教學組織、考核評估和師資建等職責,是高校教學正常秩序和教學質量的重要組織制度保障,教研室的職責如此之重,在實際運行中并沒被賦予對等的職權,造成職責和權力之間的不對稱,會影響教研室的本位職能的行使,只有賦予教研室對應的權利,才能做到教研室“室”盡其能。
(二)革新服務理念,搭建橋梁
淡化教研室的行政管理職能和行政化工作方式,轉變工作理念,以服務教學為重心,以教師需求為宗旨,為教學研究有序展開奠定基礎,為高校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保障,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引領護航。強化服務意識,保證服務質量,將教研室教學研究和組織管理工作同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的過程緊密結合,有效利用教研室的教學前沿組織的作用,為教學研究的有序實施鋪設階梯,為教師的科學研究注入活力,使教學引領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反哺教學,使教研室成為集科學研究和專業(yè)教學二位一體雙重功能的先進單位,教師合作交流的平臺和業(yè)務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搖籃。
(三)構建團隊內核,加強合作
《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將教學團隊的建設提上高等教育革新日程,所謂的教學團隊“根據各學科(專業(yè))的具體情況,以教研室、研究所、實驗室、教學基地、實訓基地和工程中心等為建設單位,以系列課程或專業(yè)為建設平臺,在多年的教學改革和實踐中形成的、具有明確的發(fā)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隊結構所組成的正式群體”教研室作為教師的集團組織,[6]自帶教學團隊特質,教研室革新要以教學團隊建設為契機,突破以往教研室結構松散、教師成員之間溝通欠缺的局限,摒棄傳統(tǒng)教研室在管理理念、執(zhí)行機制和成員互動等方面的不足,以教研室為教學團隊建設的組織機構,以相關專業(yè)或學科為依托,注重打造教學團隊精神內核,強調團隊內涵建設,營造教師團隊文化氛圍,為教師同儕的互助成長增加助力。
[1] 時麗冉.充分發(fā)揮教研室職能,加快地方院校特色專業(yè)建設[J].考試周刊,2014(18):144-145.
[2] 高 峰.對高校教研室體制改革的思考與建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19-21.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Z].1998-08-29.
[4] 季愛華.論高?;鶎咏虒W組織教研室的建設[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45-146.
[5] 李有文,虞海萍.高等院校教研室改革與建設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3(8):19-20.
[6] 任曉宇.高校教研室向教學團隊的過渡與管理[J].教育探索,2010(11):83-84.
[責任編輯 范 藻]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Functions-strengthen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HU Cengxia
(Literature and Media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is the main platform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ctivity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whose effective oper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truggling to deal with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setting of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to strengt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applied practices from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service concept, team building, etc.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function-strengthening
2017-05-07
四川文理學院校級科研項目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專項重點項目“應用型院校教研室現(xiàn)狀調查及功能強化研究”(2015GJ008Z)
胡成霞(1979—),女,山東日照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及教師教育研究。
G647
A
1674-5248(2017)04-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