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桃墟鎮(zhèn)中心學校 山東 臨沂 276223)
根據“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可知,這種小學語文教學法已經與傳統(tǒng)教學法區(qū)別開來了。傳統(tǒng)教學法是一篇一篇地講解文章,而“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則是以一個單元為單位,繼而進行的整體教學。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文章的編排,是按照主題一致的原則將幾篇文章安排在一個單元內的。這樣編排的好處是,讓學生對這一單元的主題如生活、親情、友情、愛國情懷等有一個相對全面和深刻的認識,也是在學生剛剛接觸第一篇主題文章的時候就趁熱打鐵,讓學生對這一主題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體悟。那么,要想使學生從整體上都對同一個主題的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單元第一課之前,就要帶領學生瀏覽單元內的其他的文章,并讓學生做一個簡單的預習任務——總結出單元主題是什么?這幾篇文章對單元主題的闡述有什么不同?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例如,“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這一單元,這個單元的教學主題就是通過講解《和時間賽跑》、《檢閱》、《爭吵》、《絕招》這四篇文章,讓學生從不同側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齡人的成長經歷,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和交流,應透過他們的成長故事,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從中得到生活的啟示,吸取成長的營養(yǎng);在學生認識這一單元主題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童年生活的體驗,以此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效果;最后,依據字、詞、句、文章,分模塊指導學習,為實現主題單元式整體教學做好鋪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法,并不是就否認每一篇文章的“單獨教學”。我們在帶領學生做完“單元預習,模塊指導”的準備工作之后,還是要歸根于“一課一得,循序漸進”的語文課堂。因為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法側重于讓學生對整個單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但是要學習課文中的細致知識,要夯實語文基礎,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的逐步滲透和知識講解則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一課一得,是對學生知識的積累,是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其他文章的潤滑劑。所以,我們不能囫圇吞棗式地讓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代替循序漸進的“單獨教學”。這個“單獨教學”是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基礎上的“單獨教學”,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獨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藤蔓”上“每一個獨立的瓜果”,這個“藤蔓”,就是“主題線”,即“整體教學”;而“每一個獨立的瓜果”,即單元中一篇篇的文章。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在明確主線之后,做好整體教學和一課一得的協(xié)調工作與大局工作,從而讓學生在把握整體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一課一得、循序漸進的細致學習。
對于新型的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法,部分學生表示還有些難以適應。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適度的“環(huán)節(jié)重復”和耐心引導。
比如,在學習“國際理解和友好”這一單元主題時,剛開始學生對其的認識是“國與國之間應該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樣簡單吧”,這很明顯,是一種比較淺顯的認識。但是,在老師告訴學生“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可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復雜多了。國家之間,有著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我們要通過對世界的進一步認識來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如本單元中的《一面五星紅旗》、《賣木雕的少年》,反映的就是外國友人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外國友人和中國人民之間的國際友誼。同時,我們還要克服文化偏見,給予其他國家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否則,可能會引起一些國際事件,并威脅到我們所處的這個和平的世界......”之后,學生明白了和平的世界,是建立在國家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全人類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的,如此,我們才能在這個和平的世界中安心地接受教育。也明白了這一單元主題中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是“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
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符合當今素質教育和生態(tài)教育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標,符合當今新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其以“聯系”教學的方式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的“割裂”教學,以“綜合”教學的方式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一”教學,大大地豐富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大大地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巧妙運用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法,并注重“單元預習,模塊指導→一課一得,循序漸進→整體把握,耐心引導”這一教學步驟,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及其他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