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平
(綏化學院圖書館 黑龍江綏化 152061)
“互聯網+”時代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淺析
蔣大平
(綏化學院圖書館 黑龍江綏化 152061)
文章在分析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現狀的基礎上,通過與地方公共圖書館比較,重點列舉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優(yōu)勢,明確“互聯網+”時代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即構建互聯網平臺、建立公眾學習平臺、建立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定題信息推送服務,進而提出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發(fā)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
“互聯網+”;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
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新技術飛速發(fā)展,使得海量的數據資源,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已逐漸滲透到人民生活中。手機、iPad等移動數字設備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移動閱讀已成為大眾接收信息的主要形式。高校圖書館也在不斷引進新技術,并逐漸將互聯網時代的數字處理技術與高校圖書館結合,建立全新的資源獲取方式。
(一)國外高校圖書館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現狀。從掌握的情況來看,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很早就擁有完備的高校圖書館法,已將高校圖書館為社會讀者服務納入圖書館法,政府則給予高校大量的資金支持。大多數發(fā)達國家高校圖書館對社會群體進行細分,例如小區(qū)居民、家屬、研究人員、教師、學生、少兒、殘障人員等,對應不同的群體提供專門的服務,對研究人員提供較高的使用特權,對少兒和殘障群體設立完善的設施加以服務。
國外一些高校圖書館除向校外讀者服務外,還開展了多種社會服務形式,如校校聯盟、校企聯合等。多個高校圖書館間建立高校圖書館聯盟,根據自身的需求,各高校圖書館可隨意加入多個聯盟,為社會讀者提供多渠道全面最新的數據資源。很多國外高校圖書館設有自助查詢機、打印機、復印機和借還機,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校內外讀者以自助形式使用圖書館資源,真正做到了高效、快捷、省時、省力。
(二)國內高校圖書館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現狀。我國圖書館事業(yè)起步較國外晚,在借鑒國外發(fā)展模式基礎上逐步將圖書館研究理論應用于實踐,我國圖書館事業(yè)已逐漸走向成熟。我國高校圖書館大多是在滿足校內讀者需求前提下,向校外讀者提供信息服務。校外讀者通常需要持單位介紹信、身份證,交一定數額押金辦理校外讀者證。在借書數量上對校外讀者進行限制,所能使用的資源有限。各高校圖書館以省為單位建立了高校圖書館聯盟,國家層面上還批準建立了“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和“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1]。圖書館聯盟的實施便于高校圖書館資源的共享,便于為校內外讀者提供豐富資源,高校圖書館可以向企業(yè)、機關等提供信息服務,例如專題追蹤、信息推送等。
(一)地方公共圖書館現狀分析。地方公共圖書館是行政部門,直接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地方政府最重視的是經濟發(fā)展,地方圖書館發(fā)展往往受到忽視。地方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主要沿襲十幾年前的管理制度,沒有創(chuàng)新,不能適應現代圖書館的發(fā)展[2]。地方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yè)程度不夠高,極少來自圖書館相關專業(yè),高學歷少,沒參加過正式培訓,業(yè)務水平不高,不利于圖書館的發(fā)展。地方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較短,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在周一到周五開放,其余時間閉館,不能滿足在職校外讀者的閱讀需求。地方公共圖書館館藏量較少,館藏內容大眾化,少有深入某一專業(yè)領域的館藏資源。由于資金投入較少,地方公共圖書館硬件基礎設施不能滿足現在大眾的需求。
(二)高校圖書館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優(yōu)勢。
1.開館時間。由于高校圖書館需要向在校師生服務,開放時間較長,通常一天13個半小時,并且周末不休息。校外讀者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在工作時間內來圖書館讀書,于是,高校圖書館可為校外讀者提供其他的時間,比如讀者可以利用晚上或周末使用圖書館。
2.工作人員素質。工作人員素質決定著服務水平,要向校內外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首先要有優(yōu)秀的工作人員,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3]。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基地,各專業(yè)人才濟濟,這樣的環(huán)境有利于圖書館人才的培養(yǎng),有利于圖書館員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3.服務項目。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數字資源、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專業(yè)齊備的團隊,能夠向校外讀者開展各種服務[4]。例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圖書館網站宣傳圖書館資源,及時發(fā)布新書公告,讓讀者了解圖書最新書籍情況;建立網上咨詢系統(tǒng)、專題追蹤、信息推送等。
4.館藏及數字設備。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每年采購紙質和電子圖書期刊幾萬冊,并且針對高校的各個學科,擁有專業(yè)、系統(tǒng)化的書籍,方便校外讀者深入研究某一專業(yè)領域知識。高校圖書館定期更新現代化數字設備,例如,自助查詢機、打印機、復印機、借還機。方便校外讀者使用圖書館資源,產生讀書興趣[5]。館內進行了室內環(huán)境綠化,隨處可見綠色植物,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緩解了讀者用眼疲勞,為校外讀者提供優(yōu)雅的閱讀環(huán)境。
(一)構建互聯網平臺?;ヂ摼W技術應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大量的網民通過網絡獲取信息。中國國家圖書館就是我們學習的好例子,讀者無需進入圖書館,完全可以在網上注冊賬號,登錄網站實現閱讀。通過賬號登錄國家圖書館網站后,可免費閱讀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一部數據資源,其中包括中英文數據庫200多種,十多種印象數據庫,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紙書數字化資源,名師公開課,好書推薦等。讀者可隨時隨地瀏覽國家圖書館網上資源,因此有效推動了全民閱讀,很值得高校圖書館借鑒。
(二)建立公眾學習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于互聯網中,無需時間地點約束,網絡教育、在線學習已被大眾廣泛認可和接受[6]。高校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優(yōu)秀的師資,可以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高校公開課”學習平臺。老師在線授課,學生不論在何地都可聆聽老師授課,讓全民都享受到高水平的大學課堂教學。老師與學生可在線交流,例如提問、答疑、留作業(yè)等。高校圖書館可將“名師課堂”按專業(yè)分類,建立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對特定用戶進行學習資源推送服務,采取線上線下交流、學習等多種形式,吸引讀者關注公眾學習平臺,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三)建立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當今社會,手機、iPad等移動數字設備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人們熱衷于使用移動終端接收信息,閱讀短篇,電子圖書以其方便快捷的閱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紙質圖書。移動圖書館將圖書館資源轉移到電子設備上,讀者只需注冊賬號就可以在手機上閱讀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查詢圖書館館藏、續(xù)借圖書及預約借書等,非常方便。
(四)定題信息推送服務??梢越梃b國外經驗,按年齡、職業(yè)、愛好將校外讀者分成不同群體。對不同群體讀者,統(tǒng)計其一段時間內訪問數據資源、查詢館藏、下載數據資源的類別和數量,并對這些記錄進行分類處理,按一定算法進行統(tǒng)計計算,總結出不同人群信息需求的特定規(guī)律,并定時推送給讀者所需信息。
(一)思想觀念阻礙。很多高校圖書館滿足于為校內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為學生和教師的學習科研服務,認為這些是自己的主要職責[7]。為校外讀者、社會人員服務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存在不認同心理,認為大量校外人員進入學校圖書館會影響圖書館的秩序,校外讀者不易于管理,影響教師學生正常的學習工作。這些思想不利于高校圖書館為社會讀者提供服務,校外讀者不能得到平等的權利[8]。
(二)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法律政策是行動的指引,制定圖書館法律,詳細描述了高校圖書館的義務責任,意味著在法律上肯定了校內外讀者具有平等使用圖書館的權力。很多國外圖書館法都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保證大眾平等獲取高校圖書館資源的權利。我國在圖書館法規(guī)制定方面還存在不足,有待完善[9]。
(三)資源不完善、資金不足。高校圖書館最初只是為校內師生服務,其文獻資源主要針對學校開設的各學科需要,面向教師和學生服務尚有余地,如同時為校內外讀者提供服務時則存在館舍有限、人員不足的問題。由于高等學校需要全面發(fā)展,要考慮多方面多學均衡科發(fā)展,對圖書館的投入較少,阻礙新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
(四)圖書館管理部門不完善。圖書館管理部門不完善,意味著圖書館間合作、圖書館與其他社會組織合作,沒有相應的管理機構管理,許多合作都是自發(fā),缺少管理部門的全局規(guī)劃指導,需要與社會團體進行溝通交流,涉及到政策法規(guī)等,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
當今社會人民生活富足,手機、iPad等移動數字設備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移動閱讀已成為大眾接收信息的主要形式。地方高校圖書館在新形勢下,應將互聯網時代的數字處理技術與高校圖書館結合,為大眾提供便利豐富的圖書館數據資源,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文獻資源,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
[1]楊芳,馮鑫.互聯網+時代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與實踐[J].江蘇科技信息,2017(2).
[2]曹麗娜.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若干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7).
[3]李偉東,宋月.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為地方經濟文化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管理,2017(1).
[4]徐健暉.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創(chuàng)新模式探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7(3).
[5]洪躍,王貴海.國外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模式及借鑒[J].圖書情報工作,2013(14)
[6]趙翠玲,王耀文.國外高校圖書館社會科學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5(4).
[7]孫向麗.全民閱讀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延伸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5(22).
[8]劉笑冬.信息時代地方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探討[J].圖書情報導刊,2016(3)
[責任編輯 鄭麗娟]
本刊聲明
為擴大本刊及作者知識信息交流渠道,加強知識信息推廣力度,本刊已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在CNKI中國知網及其系列數據庫產品中,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fā)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該著作權使用費及相關稿酬,本刊均作為作者文章發(fā)表、出版、推廣交流(含信息網絡)以及贈送樣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fā)表之行為即視為同意我刊上述聲明。
G258
A
2095-0438(2017)08-0138-03
2017-05-02
蔣大平(1982-),女,黑龍江綏化人,綏化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痦椖浚航椈猩鐣茖W研究項目(SHSK1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