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康
乾隆皇帝為所有參加貢院考試的貢生御筆寫下了“莫教冰鑒負初心”這一詩句。他一定是希望一朝取得功名的學生們不要辜負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與期盼,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
人生如同一場考試。世人少有抵住誘惑的堅守初心者,皆因外物牽制、奴役而畏縮不前。成功抑或失敗之后,常常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忘記那顆“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初心”。孰不知,沉醉于十丈軟塵則無志氣、無創(chuàng)造、無韌勁,只有追隨心之所向,才能有方向、有力量、有情懷。
“我是人間惆悵客”“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容若,這位出身于宰相之子的名門之后,不愿做君王身邊的達官顯貴,而在清麗婉約的詞句中找到了初心。他的詩詞有很多是對荷花的吟詠,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情時時在詩詞中流淌。巴結(jié)討好他的權(quán)貴們不入他之眼,他不愛權(quán)勢,但愛超然,最愛與顧貞觀這些貧寒知己們寫詞論道、把酒言歡。天下熙熙攘攘為名利來往,唯獨他還堅守本心,將富貴榮華輕輕拂去,留下納蘭詞綻放成千古奇葩,他也成為自己人生的真正主宰者。
豐子愷有言:“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只有憑著這種“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態(tài)度,生命才會敞開坦然、光亮的大門。
獨坐在撒哈拉沙漠的浩瀚星空下,三毛低吟:“心之何如,猶如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人生恰如迷蒙的航道,看清內(nèi)心,方能經(jīng)住誘惑;堅守本心,方能主宰人生。
人要學會愛,愛工作,愛生活。梵高追隨心中對藝術(shù)的熱愛,盡管承受著畫室破裂的孤寂,承受著一幅畫也賣不出去的落魄,承受著精神疾病的折磨,但他仍堅守本心。他拒絕繼承畫商的事業(yè),只因心中對藝術(shù)的愛無法用金錢衡量。如火的向日葵至今依舊盛放,記錄著梵高堅守本心的精神,他不屈從于命運的安排,最終主宰了自己的人生。
托爾斯泰放棄貴族的身份,甘愿體會平民的勞苦,終成“俄國革命的鏡子”;阿爾貝特·施韋澤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從小向往的服務(wù)與幫助他人的志愿,追隨治病救人的夢想,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遠赴非洲,給那里的人民帶去生的光明與希望,愛因斯坦說:“像阿爾貝特·施韋澤這樣理想地集善和對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guī)缀踹€沒有發(fā)現(xiàn)過”;屠呦呦幾十年癡心不移,潛心于實驗室,不畏艱難、失敗,不為頭銜名譽所擾,終提煉出青蒿素,達成初心。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世上自然不乏起初有夢想、有追求、有激情者,但更多的是后來懈怠頹廢、自暴自棄的人。有的人在挫折面前敗下陣來,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有的人在小利面前,流于世俗,貪圖安逸和享受,不思進??;有的人在名利場上,為浮云遮眼,沽名釣譽;有的人為攫取錢財,不擇手段……當下,一些學者、政客、網(wǎng)紅等追求“短平快”,熱衷搞人脈,搞形象工程;一些“土豪”“寶馬女”“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整日花天酒地、揮霍無度,不知勞動之苦,不思粥飯來之不易,拜金、享樂、奢靡之風盛行。孰不知,人一旦忘記初心,迷失本心,便無處是歸宿,靈魂也就失去了主宰,人生就只剩浮華與虛空。
哈姆雷特問霍拉沃:“我是幸還是不幸?”霍拉沃答道:“一切均在心的牢籠中自我抗爭,平靜乃容,那前路便有光。”無心之人,怎么可能主宰自己?堅守本心,做自己心靈的主宰,便無外物牢籠的羈絆,你的一生就有了自由之精神,就會朝著初心所向,勇敢前行、攀登。
不忘初心,不負初心,人才能活得有力量、有希望,人生才能得以充實,才能散發(fā)出奮斗的光芒,綻放異彩!
【作者系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高二(15)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