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星南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是人們獲得知識的社會舞臺,課堂上的交際更不可忽視。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過程。使學生真正發(fā)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主要做到以下幾點: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的互動過程、愛護學生,重視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成功的愿望。
【關鍵詞】英語課堂 學生 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是人們獲得知識的社會舞臺,課堂上的交際更不可忽視。如果只是教師講,那么需要課堂嗎?聽錄音不是更加簡單嗎?課堂教學之所以有必要,那是因為課堂是活生生的,人與人面對面的交際,雙向交流。是發(fā)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互動性,互相協(xié)商,教學相長的舞臺。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也是主體,都是以確定對方為前提,只強調某一方,取消或忽視另一方,都不可能構成或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因此,教與學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彼此以對方的存在為依據(jù)。在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要肯定和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了處理好這種關系,又怎樣使學生真正發(fā)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呢?
一、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其作用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引導和指導,即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認識過程的轉化,從不知到知,傳授知識、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聽說領先是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我上初一有關家庭人員與職業(yè)的課文時,先請學生講家長的職業(yè),并把這些單詞板書在黑板上。然后以第一人稱說:“I am a teacher”等來介紹有關職業(yè)的說法,學生理解之后,就改變人稱來做訓練。再讓他們做do pair work和動筆寫。并輪流向全班報告。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與說,又訓練了學生的書寫能力,使學生從不知到知。所以我們在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因為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的任何教育措施也將無法落實。因此,只有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的互動過程
以前的英語教學,老師講解為主,學生練得極少,尤其聽說練習,更是不足?,F(xiàn)在教材內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閱讀、書寫。如:打招呼、購物、制作名片、電子郵件等。針對教材內容,
現(xiàn)代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單向活動方式,而是強調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如果上課只是關注教師如何教,而對學生如何學而不顧,那么我們的教學就不能體現(xiàn)教材的特點和大綱的要求;而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就無法形成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絡,更談不上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發(fā)揮他們的主導作用。
三、愛護學生,重視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成功的愿望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青少年時期,由于身心趨向成熟,思維的深刻性有了明顯提高,精神生活等出現(xiàn)了較多矛盾。因此,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習中,對哪一位教師有感情,那么對這個教師所擔任的課程也會產生興趣,這是一種感情遷移現(xiàn)象。因此,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注意這種心理特點,隨時注意尊重他(她)的自尊心,創(chuàng)造和諧、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自由地求實、求索、求真。
我們作為教育的主導作用者,要贏得每一個學生的信任與熱愛。首先要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的前提。但是,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不等于不嚴格要求學生,也不是對學生的錯誤姑息遷就,而是嚴格有度,要求有法。
常言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日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我們必須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所以教學中,我采取統(tǒng)一教學分類指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要求,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盡力給他們以特別的關愛和幫助,讓他們得到應有的發(fā)展。這樣每個學生能夠盡力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
2.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輕松的課堂氣氛,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有趣的語言環(huán)境能促使學習者去獲得最大限度地語言信息。課堂上英語口語活動量大,有部分學生怕出錯,不敢開口的心理障礙極為常見,這有賴于教師調動積極性的情感因素,保持和諧的課堂氣氛,誘導他們進入各自的角色,置身于情感逼真的英語交際中,鼓勵他們開口,參與口語活動,以激發(fā)他們主動地學習,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3.激發(fā)學生成功的動機。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特長和業(yè)余愛好各不相同。教師要經常注意每個學生的積極因素,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激發(fā)他們成功的動機,以調動他們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拓展他們探求知識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作用。
總之,只有師生處于平等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隨之得到發(fā)展,教學效果才能得到保證。我們才能為祖國的富強培養(yǎng)出大批創(chuàng)造型的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