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
【摘要】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的英語教師,應(yīng)該注重教學的效果,即有效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循序漸進的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小學英語的方法,充分利用起課堂時間,努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有效教學 興趣預習 朗讀和背誦 書寫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口若懸河甚至有些精疲力竭,而學生睜著懵懂的眼睛貌似在認真聽講,老師教得很累但是卻收不到應(yīng)有的效果。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的英語教師,應(yīng)該注重教學的效果,即有效教學。在這里,我淺談一下如何進行小學英語的有效教學。
一、抓興趣
興趣是學習之母。就英語學科而論,它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記憶的東西零碎而冗繁,所以學好英語首先要有濃厚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我是這樣操作的:每單元結(jié)束后,讓學生出一份英語手抄報或海報。內(nèi)容包括:學習方面,如“本單元重點、難點總結(jié)”“本單元單詞巧記”“本單元短語、句型總結(jié)”等等;思想方面,如“送你一句諺語”或一些有意義的英語短文;測試方面,讓學生互相出題,把本單元的重點和易錯的知識點以考題的形式寫出來,在課堂上讓學生之間隨機交換進行測試,這樣人人可以做出題的老師,大家展開競賽,大大提高了大家學習的興趣。
二、抓預習
很多同學沒有預習的習慣,尤其是農(nóng)村的學生,父母忙于農(nóng)活和工作加上文化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對自己孩子的英語學習更是有心無力而對其聽之任之,一些同學也錯誤地認為,課前預習沒有必要,反正老師上課時要講,上課專心聽講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費腦筋,還浪費了許多時間。事實上,許多同學在學習上花費了不少時間,但忽略了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成績始終不理想。課前預習有以下好處:
1.提高聽課效率。通過預習,對即將要學習的新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知道哪些內(nèi)容自己能夠弄懂,哪些內(nèi)容自己還沒弄懂。這樣,聽課時,便可集中精力去聽那些自己沒弄懂的部分。聽課變得更有針對性了,能夠抓住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2.更好地做課堂筆記。如果課前不預習,上課時,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盲目地記筆記而顧不上聽課。經(jīng)過預習,記筆記時就有了針對性,選擇那些自己書本上沒有的、老師另外補充的內(nèi)容以及自己預習時沒能理解的部分去記,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時間用于聽課時思考問題。
3.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本身相當于一種自學。預習時,要獨立地閱讀,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獨立地接受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
4.預習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學生在預習時,對知識已經(jīng)做了獨立思考,聽課時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這樣就比單純依靠聽課獲得知識記憶效果更好。
在課堂教學中,有一些學生對新知識按受理解能力緩慢。他們對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要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吸收。還有的學生因為對前面的知識沒有完全理解,再學習新知識,感到很困難,就會漸漸失去學習興趣。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以后,就能改變這種低效學習狀況。這些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學習的新知識,有了一些成功,這種成功的感覺促使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交流,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自己也有了前進的動力。
預習之所以有這么多的良好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是因為在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疑難點,從而在大腦皮層上引起了一個興奮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狀態(tài)。這種注意狀態(tài)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并指引著學生的思維活動指向疑難問題的解決,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同學們必須提前預習。為了能夠落到實處,我總是提前給他們?nèi)蝿?wù),讓他們帶著任務(wù)完成預習并且課前檢查,效果很好。
三、抓朗讀和背誦
英語是一門語言,但卻因為他是一門外語而沒有太多的機會來應(yīng)用它。那么,讀是學好外語必不可少的途徑了。讀熟練了可以讓學生盡量去背誦,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和靈活的對英語知識進行運用。
現(xiàn)在小學生接觸電子產(chǎn)品比較多,幾乎所有孩子都對手機和電腦有著濃厚的興趣,有時學生玩起手機和電腦來甚至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很多家長對此卻有些無能為力。我適時引導他們,在微信里建立每個班的英語學習群,學生可以接觸手機,但是每天晚上要拿出
15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進行課文的朗讀并通過微信把語音發(fā)到群里,大家可以互相聽到每個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標準。這樣既能督促他們把時間用到學習上,而且很多學生因為愛面子而努力把英語單詞、句子、課文讀得標準。
在課堂的教學中,在講解完必要的知識點后,我盡量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其多讀多練。有時采取分小組讀、分男女同學讀、分角色讀、齊讀、領(lǐng)讀等方式,有時還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讀好英語課文。
讀課文的這項工作既可以在講新課之前也可以在其后進行。在講新課之前時,應(yīng)該讓學生通過讀課文了解英語課文大意,此時讀得越熟,課文理解得就越趨于準確。把課文讀通讀透之后,我就鼓勵大家盡量去背誦,這是一個消化和引導其對英語靈活應(yīng)用的過程。
四、抓書寫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寫”這一步驟忽略,致使學生在單詞拼寫、句子默寫,連詞成句等方面得不到鍛煉。在教學過程當中,我注重對學生生詞,短語以及句型的聽寫并給予積極地指導。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本堂課知識的印象,還可以發(fā)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勤動腦,勤思考,靈活地運用知識的能力。
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雖然在硬件和軟件上都和城市、縣城的學生有著不少的差距,但是我也相信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的英語教師只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肯動腦,勤思考,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那么我們的付出和收獲應(yīng)該是成正比的。那么,我們的教學效果也會突顯出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效率就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