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妮
摘 要: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國策,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對外開放的力度和強度,從國家上引進了大量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的進程。在這一過程中全球文化逐漸相互交融,我國政府在將自身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向外傳輸的同時,也不斷吸收外來文化。本文主要針對當下全球民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具有非常顯著特點的服裝設計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討論,并重點對在古羅馬地區(qū)產生并發(fā)展的纏裹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解構體現進行闡述,并提出相應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纏裹藝術;服裝設計;解構體現
中圖分類號:G712;TS94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070-01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大國之一,羅馬帝國在其悠久的發(fā)展過程中造就了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歷史和文化結晶,特別是在古羅馬時代,渥大維在其統(tǒng)治時期更將羅馬推向了一個繁榮的“黃金階段”,在這一時期中,無數優(yōu)秀的文化結晶由此誕生并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纏裹藝術正是這一時期著名的產物。本文在對其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該藝術如果能與現代服裝元素進行有機的結合,將會創(chuàng)造出非常完美的作品。
一、纏裹藝術與解構主義分析
1.纏裹藝術分析。所謂的纏裹藝術主要指的是通過纏繞和裹扎的方式對其服裝進行裝飾,一般來說,纏裹藝術更多的會應用在長方形以針織為主的衣物上。這種藝術形式在其裝飾過程中會將一塊長方形的針織物通過懸掛的形式將其纏繞在身體上面,進而達到保暖和遮擋的效果。一般來說,在其纏繞的過程中會在其腰部和肩膀部位進行固定,將其打造成意見相對完整的服裝。
2.解構主義分析。所謂的解構主義主要指的是在整體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解和“破壞”,這種破壞與傳統(tǒng)的破壞不同,并不是以損害某種物品為目的,而是為了對服裝進行更好的修飾,進而達到更為美觀的效果。一般來說,現階段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解構主義在其應用過程中已經打破傳統(tǒng)的限制,開始采用2D和3D相結合的模式去進行分解,與此同時通過與傳統(tǒng)的纏裹藝術相結合,進而達到更為美觀的效果。
二、纏裹藝術和解構主義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1.現代服飾設計流行趨勢分析。隨著現階段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十分顯著的提升,對于生活質量開始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對于衣食住行方面也不再滿足于傳統(tǒng)的吃飽、穿暖狀態(tài),而是將其目光更多的放在美觀、舒適上。對于現代服飾設計來說,傳統(tǒng)的設計模式基本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現代化的二維、三維相結合的設計模式開始逐漸被應用和推廣。在服飾面料的選擇方面,設計師們更加傾向于一些舒適度和造型感較強的棉麻、真絲、針織等材質,這些材質在其質量上相對較輕,因此頗受人們的喜愛。在對這些材質進行纏裹和解構造型的過程中,對其也自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于設計者和服裝制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
2.纏裹與解構設計原理分析。本文通過對現代服裝設計行業(yè)進行一系列的調查走訪,同時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相關數據發(fā)現,一般來說,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的過程中都會首先醞釀一定的設計靈感,進而會進行設計草圖的繪制,接下來才會去進行相應面料的挑選,這種傳統(tǒng)模式在其設計過程中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局限性,影響設計使整體的設計效果。現代化的2D和3D設計模式在其應用過程中能最大限度的幫助設計人員去完成自己設計的效果,同時通過這種現代化的模式也便于設計人員去進行相關設計內容的修改,因此現階段被廣泛推廣和應用。
3.設計實踐分析。現代化的設計模式能夠幫助設計者將其設計內容通過三維模式進行展現,設計者可以通過這種模式去對自己的設計作品有一個最為直觀的印象,對其中存在的不足可以直接進行修改。通過二維草圖的建立,能夠有效將草圖中各種設計部分進行具體的分解,進而利用設計者選定好的各種面料對其進行纏裹,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這種現代化的設計模式能夠盡可能多的幫助設計人員將各種不同的面料去進行纏裹實驗,進而挑選出最為合適的材料,這種只管的視覺體驗不僅能產生出更好的設計效果,同時對于后期三維立體設計的制定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基礎作用,因此在現階段各國的服裝設計中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三、結語
本文針對當下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纏裹藝術方面的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討論,并針對其具體設計內容和現代服裝的流行趨勢及其特點進行闡述,希望能對未來服裝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推動服裝設計行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焦會琴,陳綏陽,張云鵬,黃吉春,徐軍,應伯安.纏裹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解構體現[J].科技經濟導刊,2016(16).
[2]易銳.“解構主義”設計元素在主題服裝店中的設計體現[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
[3]陳鳳琴.數字化技術在服裝藝術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及應用[J].紡織報告,2015(09).
[4]陳鶴.湘西西蘭卡普傳統(tǒng)紋樣及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研究[D].南寧:廣西藝術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