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住在老街上,而我的家在柏樹街的旁邊。我上的小學,曾經(jīng)叫“柏樹街小學”。我去上學,每天都要穿過短短的柏樹街……
現(xiàn)在想起來,我真是喜歡“柏樹街”這個名稱啊。
柏樹街上應該是有柏樹的吧,可惜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呵呵!但是,我還清楚地記得柏樹街的布局和大致的樣貌。
柏樹街其實很短,而且比較擁擠和狹窄。
從我家穿過一條馬路,就進入了柏樹街。街口兩旁,是兩座庭院。院子里是部隊的營房。那些營房,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兩個院子門口都有士兵把守。
站崗的小戰(zhàn)士總是一本正經(jīng)的,基本不和我們這些小毛頭交流,而我們卻對他們以及他們身后的院子充滿了好奇。
走過部隊的院子,街道變得更加狹窄了。街道兩旁,都是緊緊挨著的木制民居。屋主都會在一樓的民居門口擺個小攤子,賣點兒小吃。
因為有了這些小攤,街上就顯得人氣十足、熱熱鬧鬧的了。我喜歡這樣的氛圍,煙火味十足,給小孩子一種安全和充實的感覺。
我的同班同學小胡就住在這里。他家門口擺著一個小爐子,爐子上架著一口鐵鍋,鐵鍋里是熟地瓜。每當我們放學路過這里,就會看到瘦瘦的小胡同學精神十足地坐在地瓜攤前做生意。他手里提著的秤讓我們覺得十分好奇。
數(shù)學老師教我們打算盤,學得最快最好的就是小胡同學。
小胡同學的數(shù)學在我們班一直名列前茅?,F(xiàn)在想來,實踐對學習有著最直接的幫助??!
小胡同學家的對面,是一個規(guī)模稍大一點兒的鋪子。鋪子里賣一些饅頭、包子之類的面食,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很多人光顧。我吃過那家鋪子賣的甜饅頭,松軟、香甜,口味很好,至今舌尖似乎還留有余香。
走過小胡家的地瓜攤和面食鋪子,朝右邊的小胡同拐進去,就是我們的學校了。
但是,且慢,就在拐角處,胡同口的左手邊,還有一家糖果店!
糖果店里有一排玻璃柜子。柜子上擺著好幾個圓圓的大玻璃罐子。罐子里全都是花花綠綠的誘人糖果。
這是柏樹街最誘人的一家店鋪。它的誘惑力大到什么地步呢?在童年的夢中,我無數(shù)次走進這家糖果店……這個場景有點像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
糖果店的玻璃柜臺后面坐著一個老奶奶。呃,這個老奶奶并不是千尋遇到的湯婆婆。糖果店里的老奶奶很慈祥,是個典型的南方小老太太,渾身上下收拾得干干凈凈,說話細聲細語的。
我喜歡去糖果店逗留還有一個原因:老奶奶和我媽媽很熟。她每次見到我,總會和善地和我打招呼,有時候還會送我一塊美味的水果糖。
在我看來,老奶奶是真正和善的人。
雖然我是小孩子,但我也知道,有的大人只是在我的父母面前對我表現(xiàn)得很親昵,但單獨面對我的時候,他們以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會給我冷臉看。
其實,小孩子心里很清楚誰才是真正善良的長輩。
柏樹街就這么窄,這么短,卻十分夢幻。
選自明天出版社《思念的櫥窗》
素材練筆
看完故事后,“柏樹街”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呢?
一年四季,走在上學的路上,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請你試著寫出這些“不同的感受”來。
如:驕陽似火的夏天,走在上學的路上,我覺得:
秋雨連綿的秋天,走在上學的路上,我覺得:
在你上學的街道上,是不是也看到過這些呢?請描述一下它們的特點吧。
街道兩旁的樹
難忘的人
夕陽西下的場景
“其實,小孩子心里很清楚誰才是真正善良的長輩。”
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看到了人性和人情,你也有類似的體驗和感悟嗎?試著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