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石頭書
在埃及,最古老的書已經(jīng)有四千多歲了,它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刻在石頭上的。古埃及人喜歡把有關國王的故事、戰(zhàn)爭的記錄,或是特別重要的、必須讓人們知道的事
情,刻在神廟、房屋、石柱或其他建筑物的墻壁上。
石頭傳達的信息
從前,古埃及像個謎,誰也無法了解它。人們以沉默而巨大的金字塔為依據(jù),認為古埃及人一定悶悶不樂,飽受壓迫,成天在監(jiān)工的皮鞭下過日子。但后來,有個叫商博良的學者破譯了石頭上的文字,于是,人們得以了解四五千年以前,一塊塊“石頭書”傳達出的不同信息。
許多陵墓里也有描繪古埃及人生活場景的壁畫:有錢人在尼羅河上劃船,和家人在花園里飲酒,在草地上野餐……其中有些對話特別有趣,比如一個趕牛耕田的人哄著牛說:“踩啊,踩啊,這對你有好處,主人需要糧食。”
從這些“石頭書”上,我們了解到,開心快活不僅屬于富人,萬人也有輕松愉快的時候。
后來,石頭書怎么了
石頭書雖然很耐用,但實在太不方便攜帶了。那時候,學生的書包里裝的不是鉛筆,而是鑿子和刻刀。他們必須像個石匠一樣,整天不停地刻、刻、刻。由于這些不便之處,石頭書逐漸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用莎草紙做成的書。
泥巴做成的書
住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古巴比倫人在黏土版上寫好字以后,放在陽光下晾干,再送到陶器師那兒燒硬。這樣做出來的書不怕火燒、水淹,甚至連蟲子也咬不動。不過,這種書也有一個問題一它們像陶片一樣容易破碎,學者們發(fā)現(xiàn)破碎的泥版書以后,就得像拼拼圖一樣把它們拼起來。
古希臘——皮革做成的書
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古希臘還只是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當古埃及人建造出一座座雄偉的金字塔時,他們還過著游牧生活;當古巴比倫人在黏土版上寫下許多動人的故事時,他們甚至還沒有自己的文字。
不過,隨著古希臘變得越來越繁榮,當?shù)厝艘查_始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文字。一開始,他們和古埃及人一樣,把故事寫在莎草紙上,后來,他們開始在皮革上書寫——這些皮革書有很多還被保存到現(xiàn)在呢!
古羅馬——話的圖書館
如果仔細觀察地圖,你就會發(fā)現(xiàn),距離希臘不遠,有一個像靴子一樣的半島,叫亞平寧半島。公元2世紀時,半島上出現(xiàn)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它的名字叫古羅馬。古羅馬人把充沛的精力都用來管理龐大的帝國,對他們來說,文學、藝術(shù)、哲學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古羅馬人能征善戰(zhàn),從被他們占領的地方帶回了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奴隸。相傳,有一個叫伊得利的富翁,他什么都不缺,就是沒什么文化。為了不讓自己難堪,他就挑選了200個最聰明的奴隸,叫他們每人背一本書。這樣,他就有了一座“活的圖書館”。伊得利感到很得意,他始終認為,只要有錢,就能買到知識和快樂。然而,有一天,他命令一個叫伊利亞特的人出來背誦時,站出來的卻是另一個奴隸,他渾身發(fā)抖地說:“主人,伊利亞特今天胃痛,請病假?!比巳褐斜l(fā)出一陣哄笑,伊得利窘得面紅耳赤,這個“活的圖書館”也變成了古羅馬的一個大笑話??磥恚R和快樂絕非金錢可以買得到的啊。
古羅馬人占領了許多土地,嘗遍了世界上的美味佳肴,看盡了絕世美景??墒?,慢慢地,他們發(fā)現(xiàn),再可口的美味佳肴嘗多了,也會索然無味;再壯麗的風景看多了,也會變得乏味。
讀到這兒,我們不免會想,什么東西才會讓人永遠感到趣味盎然,一輩子都不會覺得枯燥呢?小朋友,你想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