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溫暖的字眼。
今年45歲的李玉萍,是西峰鎮(zhèn)中深溝村副主任兼婦女主任,她的家庭是一個三世同堂的6口之家,上有87歲高齡的公公婆婆,下有兩個女兒。她和丈夫結(jié)婚已經(jīng)20多年,在這20多個春夏秋冬里,他們并肩攜手、相濡以沫,不僅事業(yè)有成,更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兩口子以前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每天起早貪黑,男耕女織,經(jīng)濟雖然拮據(jù)了些,但生活卻很充實幸福。作為妻子,李玉萍為了給丈夫減少負擔,所有的家務活兒以及照顧老人的事情都由她一個人承擔,家里都是一些瑣碎的事,往往從早忙到晚也干不完,但她從未有過怨言,從不給丈夫增添一絲煩惱,全心全意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李玉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平時無論工作多忙,她總會抽出時間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教她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丈夫也知道,作為一名村委會干部,每天忙于瑣碎的事務,常常都沒有上下班之分,當別人家吃完飯時,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丈夫就提前料理完家務,做好熱騰騰的飯菜,讓她一進門就能吃上。
李玉萍說:“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孝、愛和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彼钌畹囟眠@個道理,也是這樣去做的,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賓,遇到困難時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協(xié)商解決,是人人羨慕的恩愛夫妻。
雖然上有老下有小,日子不富裕,家庭負擔比較重,但他們一家和和美美的家庭氛圍,總使人感到一種難得的幸福和溫暖。在他們的悉心照顧下,年過古稀的公公婆婆耳不聾、腿不疼、眼也不花,而且行動自如,早晚起居、一日三餐都能自理,健康狀況一直很好。幾十年如一日,公公的豁達,婆婆的包容,丈夫的體貼明理,兒媳的孝順賢惠,女兒的乖巧懂事,讓一家人總是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2005年春節(jié)期間,李玉萍的婆婆因患高血壓忽然暈倒,醒來時左眼失明,右眼視力模糊。那時李玉萍的小女兒還不到一歲,她既要在工作和女兒之間周旋,又要挑起照顧婆婆的重任。她每天給婆婆端水送藥、洗衣做飯,在她無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右眼終于恢復了視力。她不僅沒有對生病的婆婆產(chǎn)生過厭煩之心,而且面對病中堅強的婆婆,她的心里反倒多了幾分敬重和愛憐之意,婆婆也待她猶如親生女兒一樣。
這些年來,每逢母親節(jié)或重陽節(jié),她都要精心地為爸媽和公婆挑選合適的衣物送給他們。她的真誠和愛心,贏得了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的贊賞和尊敬,她的行為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孩子們都慢慢懂得了善良和感恩。
為了讓二位老人的生活更加充實,她閑暇時就開車拉他們?nèi)プ阍√门菖菽_、按按摩、洗洗凈桑等。遇到節(jié)假日,她就陪同老人和孩子一起出去游親逛友、聚餐游樂,讓兩位老人過得充實快樂。如今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了,她將一日三餐盡量做得讓老人們吃著更舒心、更營養(yǎng)。公公婆婆喜歡秦腔,她就買來戲曲光盤讓他們排解寂寞。周末的時候,兩個女兒也會時不時地圍著爺爺奶奶說說笑笑,講講學校里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看到老人和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她的心是暖的。如今的公公婆婆,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了快樂,有了快樂身體就慢慢健康起來。
公公和婆婆多年來一直有一個坐飛機的夙愿。2012年春節(jié)過后,丈夫和兄弟姊妹們陪公公婆婆乘坐飛機去往云南游玩;2014年夏天,他們又前往北京天安門,瞻仰毛主席的遺容??吹焦牌艥M足的笑容,她忽然覺得:這正是家的意義,用一顆真心、善心、孝心和感恩的心,才能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
他們夫妻是樂觀的、和美的,生活的重擔沒有壓垮他們,因為他們在人生的路上始終都在為對方帶去鼓勵和信心。從他們的笑臉上,能感受到他們的相知相守和對生活的摯愛。
(責編 拾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