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馨
大文豪蘇東坡有詩云:“瓦屋寒堆春后雪……”瓦屋山,離他的故鄉(xiāng)眉山并不遠(yuǎn)。也許是個契機(jī),恰逢清明不長不短的假期,我心念一轉(zhuǎn),來到了這里。這趟行走,幾乎橫穿了整個四川盆地。川西一帶,由平原漸向高原過渡,有著神秘、清麗又奇絕的景致,如九寨溝、四姑娘山、海螺溝,都是令人流連忘返之地。洪雅縣的瓦屋山森林公園,卻是一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地方。
到達(dá)瓦屋山麓已是傍晚,之前整個下午,車子繞著一個明凈的大湖泊轉(zhuǎn)了許久,在群山中盤旋了無數(shù)個圈。但凡在心中被描摹得神秘美麗的景致,無不讓人在旅途中經(jīng)歷一番磋磨。
這里真正是遠(yuǎn)離人煙的原始森林。霧氣頓時變得濃重,成片高入云天的松柏,從車窗旁一晃而過。山勢漸漸拔高,湊近模糊的車窗往外看,車子幾乎行駛在懸崖邊。慢慢地,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太清了。窗玻璃外沿一直滴水,可想而知空氣濕度該有多大。車左彎右拐,開得飛快,令人忐忑不安。
在半山腰的珙桐山莊下車,感覺一下子比山下冷了不止十度。后來天上又淅淅瀝瀝下起小雨,又似小雪。我抖抖索索地加上所有的衣服,風(fēng)吹來,還是冷入骨髓,不由懊喪。聽說,山上此時還有殘雪。我們算是今春開山后第一撥游客了。霧氣消散了些,能看清山上的樹木,植被大致和山下相仿,在挑剔的人眼中,也就稀松平常。但我心里還有隱隱的盼望。如同行一位長者所言,出來了,就要用贊賞的眼光來看待一切。
第二天,我踏著晨光的節(jié)奏起床,四處依然罩著一層薄薄的紗幔。雨住了,空氣異常清澈,吸一口,涼入肺腑。登往山頂?shù)乃鞯儡嚴(yán)铮教幨菨皲蹁醯?。越往上行,窗外的世界越是被霧氣捂得嚴(yán)嚴(yán)實實,只能看清近處腳下,一株株有著巨大葉片的植物緩緩消失于身后,樹上依稀可見飽滿緊實的花骨朵兒。
突然,有陽光炫照于身,暖暖的。轉(zhuǎn)向東方,太陽于濃霧中射出刺眼的光芒,變幻成金色四溢的霧氣,在翻滾,在擴(kuò)散,在融化……待轉(zhuǎn)向另一側(cè),眼前的變化更是讓我驚詫。本是茫茫一片霧海的單調(diào)景致,頃刻間像幕布被輕掀開一角,露出天藍(lán)的底色,深邃透明,像最純的水晶。層層潔白的山嵐飄逸,如海潮在微風(fēng)吹拂下翻涌,演變成層層疊疊的旋渦,似要將這塊藍(lán)水晶席卷進(jìn)去……在無窮的變幻中,純白、淺灰、淺藍(lán)、湖藍(lán)、深藍(lán),色彩瑰麗,交織纏繞。我們?nèi)缟硖幀幜障删场?/p>
怔目良久,我才忙不迭拿起相機(jī)拍照。只恨相機(jī)太差,不能拍出這般美景的萬分之一。猶疑間,窗外的景致還在不斷變化。時而云霧飄渺,如浪如潮;時而有風(fēng)吹過,依稀顯現(xiàn)出重重山嶺。我透過車窗貪婪地凝視著眼前的一切。面對瓦屋山,一顆心已經(jīng)被它的神韻仙姿所征服,這是在以往任何地方從未見過的雄渾與大氣,玄妙無窮。
太陽轉(zhuǎn)瞬爬上山頭,我們也在向最高處沖刺。近處的樹林愈加逼近。后來才得知,上山時所見的有著巨大葉片的植物是高山杜鵑。而旁邊虬枝勁繞、還未長葉的,竟是被稱為植物王國活化石的珙桐,一種珍稀瀕危植物。幾分鐘前還四處游走的云氣倏然消散,空中仍彌漫著一層薄靄。群山都被我們踩在了腳下,大片云朵呈靜止?fàn)?,伏在山尖,如絮如絲,水洗過一樣干凈。
本是身處山地之人,山,自然是慣見之物,為啥還要遠(yuǎn)道而去,就為爬一座山?有人不解。我卻不這樣認(rèn)為。對于任何一座山,我總是持仰望與敬慕之態(tài)。也總是期盼著,能在每一種與眾不同的景致中尋求一份直逼心靈、留下美好記憶的東西。它可能僅僅是一樹一石一泉而已。瓦屋山就是這樣一座山吧。
有人更為執(zhí)著。我看見在這春寒料峭的時節(jié),幾個驢友在晨霧迷漫、辨不清道路的山林中徒步。他們背著高過頭頂?shù)穆眯邪?,全副武裝,偶爾閑望天空的模樣,簡直是世間最瀟灑的姿態(tài)。
在來的路上,斑斑點點遍布樹林的雪跡,預(yù)示著我們此行必定會收獲一個個驚喜。下了索道車,太陽透過密密匝匝的森林,在樹巔綻放金光。穿過古今名人留下墨寶之地,走進(jìn)原始森林,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讓所有的人頃刻間煥發(fā)出童心。漫山遍野盡是高大的冷杉林、松樹林,它們伸展出寬大整齊的枝翼,暗沉沉的,反倒襯托出天藍(lán)的晶瑩。地面果真堆積著厚厚的白雪,純潔無瑕,好一派林海雪原的綺麗風(fēng)光。迎面山坡上也覆蓋著滿滿的白雪,熨帖、平滑,看不見一絲雜質(zhì)。這一切雖在意料之中,卻超乎人們的想象。
一行人走在雪地上,腳底傳來的咯吱咯吱聲不絕于耳。我忍不住伸手撥弄伏于樹上或積于地面的冰雪。說是雪,還不如說是冰,思忖也許是夜間氣溫下降,在樹間凝結(jié)為冰凌,白天溫度上升后,成片垮落在地上,才導(dǎo)致它有如此的體態(tài)吧。因為這雪實在粗硬扎手,這點,跟瓦屋山的風(fēng)格頗為類似,粗略,不精致,但絕對大氣、絢美。
我不顧這雪的冷冽和粗硬,抓起一把,迅速將之搓成一個雪團(tuán),往后方胡亂扔去,手被硌得生疼。林中回蕩起陣陣喜悅的尖叫,伴著嘻嘻哈哈的笑聲。人群開始哄亂,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都紛紛抓起雪團(tuán)開起仗來。四處有取之不盡的白雪,這場雪仗打起來真夠酣暢淋漓!轉(zhuǎn)眼間,人們的頭發(fā)、身上,都沾染上了白雪與山野的精氣,不再畏懼天氣的寒冷了。
太陽升起來,射進(jìn)沉沉的森林里,在雪地上投射出片片金亮,與暗影處的幽藍(lán)相互交織,構(gòu)造出多層次的立體輪廓。我試著離開布滿腳印的山道,往上走幾步,腳卻一下子深陷進(jìn)了雪坑里,淹沒至膝蓋處。幸好這雪不會馬上融化,否則滿腳潮濕,不知有多難受。
也有春意萌動、冰雪消融處。山間小溪,清澈自流,一路泠淙,帶走邊上的融雪,不斷壯大,然后從兩千來米的山崖間跌落,再跌落,化為人間一道奇絕的風(fēng)景。一路走去,耳邊一直跟隨著似風(fēng)嘯又似溪鳴的聲響,那是大自然最和諧的音韻。
靜,由天到地的靜,即便是周圍人聲如潮,我也能感受到瓦屋雪原安寧又大度的內(nèi)質(zhì)。它安閑地立在那里,無人來觀時亦不自憐,有晨光、鳥語、山風(fēng)伴著它。待到積雪消融,山花爛漫,自有另一番燦爛景象。當(dāng)人們走近時,它以坦然的胸懷去迎接,不矯作,以本色示人。
我有微微的遺憾,這時辰畢竟早了些,不能欣賞到滿山杜鵑與珙桐并開的宏大氣勢。聽說,花如潮、艷如霞的景觀是瓦屋山一絕呢。但世間事不可全遂心愿,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留存一份想象與憧憬于心靈,該是欣賞風(fēng)景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