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勤閣,魏榮銳,柳文敏,桑志培
(南陽師范學院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淺談微課在中藥學課程中的應用
馬勤閣,魏榮銳,柳文敏,桑志培
(南陽師范學院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在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微課作為一種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和喜愛。借助現(xiàn)代科學技術,結合微課制作技巧,把中藥學的碎片化知識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微視頻單元—微課。微課在中藥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中藥學的教學質(zhì)量。
微課;中藥學;應用
伴隨著以“信息化”為特征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到來,人們已進入了微時代,同樣,我國的高等教育也正經(jīng)歷著深刻的變革。微課,作為一個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的新生事物正在教育領域迅速崛起。當前,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以及教育資源的逐步開放,微課以其內(nèi)容短小、結構精煉、富有趣味、便于學習等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喜愛。它能夠?qū)⒔滩膬?nèi)容“組合化”、“情景化”和“趣味化”,將復雜的內(nèi)容知識制作成便于學習和理解的視頻單元。從而實現(xiàn)把中藥學中枯燥無味、繁多易混淆、難以記憶的知識點轉變?yōu)樯鷦佑腥ひ曨l單元,便于大家學習。因此,將微時代的教育產(chǎn)物—微課引入到中藥學教學過程中,借助網(wǎng)絡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同學們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我國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
2008年,美國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首先提出微課這一概念。因此,戴維·彭羅斯被后人稱為“一分鐘教授”。隨后,在2010年,我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率先在國內(nèi)提出微課概念。隨著國內(nèi)外教育者對微課的不斷認識和運用,微課的概念內(nèi)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目前,我國學術界對微課的定義為:微課是一種利用現(xiàn)代先進網(wǎng)絡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需求和教學環(huán)境而設計的一種情景教學方式[1]。微課既不是簡單的“濃縮”,也不是傳統(tǒng)的“刪減”,它是一種新生的、特色的、與傳統(tǒng)課堂不同的新型教學模式。一般來說,微課視頻一般要求10min左右,內(nèi)容精煉、結構緊湊、自成一體,便于學習和理解。
微課看似“微小”,其實內(nèi)容“豐富”。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般說來,微課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1)內(nèi)容短小,簡單高效。微課的知識內(nèi)容短小精悍、沒有繁瑣的理論,學習針對性強,教學目標明確。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2)時間短,時空限制小。微課的視頻單元一般控制在10min左右,若干個“微時間”加起來就會產(chǎn)生“1+1>2”效應。另外,微課學習方便,隨時時刻就可拿出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學習,不局限于傳統(tǒng)課堂學習,提高了自主學習的可能性。(3)趣味性強,寓教于樂。微課通常在視頻中運用了大量的圖片、音樂和故事情節(jié),視覺沖擊力強,容易抓住人的眼球,讓學習者學習知識輕松、愉悅,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眾所周知,中藥學是一門知識繁雜、生澀枯燥、容易混淆、難于記憶的一門專業(yè)課。同時,中藥學還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基礎課。若按照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方式,根據(jù)課本順序?qū)γ總€中藥進行逐個講解,看似有條不紊,實則效果很差,尤其對于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藥性相似的藥物來說,很容易讓學生混淆,越學越糊涂。更可怕的是,長期運用這種說教式的授課方法必然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勢必降低同學們學習中藥學的積極性。如果采用微課這種授課方式,利用網(wǎng)絡技術將中藥的圖片和名字逐一對應起來,并配合一定的對照實物,在微課視頻中穿插一些中藥典故和歷史人物,這樣就把中藥中的難點和重點形象地、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從根本上消除中藥學難學的思想顧慮,不但可以調(diào)動同學們學習中藥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也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2]。
3.1 教學內(nèi)容設計
有一條不成文的法律“內(nèi)容決定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這條“法律”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微課的制作者常常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不同的微課表現(xiàn)形式。在微課設計之前,老師需要認真選題,主要考慮到所選主題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典型性,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所講知識的的重點和難點。例如,當講到清熱燥濕藥這一節(jié)時,涉及到3種相似藥物:黃連、黃柏和黃芩,我們知道這3種藥物功效相似,均可以清熱。但是它們清熱的部位不同,歸經(jīng)不同,很多同學容易混淆。我們在設計微課視頻時可以考慮將人體的“三焦”分布圖穿插到視頻中,并付諸于一些動畫進行解釋,這樣就很容易讓同學們區(qū)別它們的異同點。另外,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完成后,一般還要輔助一些微課件和微測試作為微課制作的有益補充[3]。
3.2 微課視頻的錄制
在錄制視頻時,為了取得更好的視頻效果,通常請專業(yè)人士采用視頻錄像軟件Camtasia Studio或CyberLink YouCam進行屏幕錄制。老師可以使用手寫板、激光筆和繪圖工具, 對講授內(nèi)容進行演示,必要時進行一定的編輯和美化[4]。一般來說,微課錄制時間通??刂圃?0min左右,并且在錄制過程要隨時利用軟件進行字幕添加和標注,并配以聲音,增加視頻內(nèi)容的視覺和聽覺效果。
4.1 微課是工具,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
微課雖然作為一種新潮的教學手段,但它畢竟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賴于它,夸大它的作用和應用范圍。在講授課程時,除了使用微課這種教學手段外,老師們還要輔助于其它的教學手段,比如板書、課堂討論等。另外,還要注意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表現(xiàn)角色。老師起到引導和啟迪等作用,學生要主動思考,思路跟著微課的內(nèi)容走,不能機械地盯著視頻的文字和圖像,麻木聽著語音音頻,形成了典型的計算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5]。
4.2 整體把握,注重細節(jié)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微課與現(xiàn)實課堂的整合,從全局來把握知識結構,注意把中藥學的碎片化知識串聯(lián)起來,找出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主體。同時,還要注意設計一些大家容易忽視的“微問題”,促進學生的深層次思考。例如對于一些常用中藥,很多人往往忽視它們的配伍禁忌,如果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注意到這些“微問題”,就會避免知識上的漏洞。
4.3 注重課堂互動,提高學習積極性
無論是傳統(tǒng)PPT講解還是微課視頻播放,都要注重課堂互動,老師要不時地進行點撥和啟迪,深入挖掘同學們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當微課播放到某一個陌生中藥時,可以暫停一下,進行提問和解答,或者展示藥材實物,鼓勵同學們參與進去,活躍課堂氣氛,讓大家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微課的學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微課作為一種新潮的教學手段,不僅調(diào)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也豐富了同學們的視野和知識范圍。但是,微課的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因此,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加深對微課的認識和研究,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1] 劉桂花.微課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4(6):122-124.
[2] 吳勇軍,葛金文,喻 嶸,等.網(wǎng)絡平臺下微課在臨床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5,31(12):125-126.
[3] 胡晨霞,吳慶光,吳依娜,等.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8(1):12-14.
[4] 徐丹丹,偶志紅,畢小平.在藥學類專業(yè)教學中開展微課教學的嘗試[J].藥學教育,2014,30(2):27-29.
[5] 鄭秋燕.淺談微課的設計、制作及應用[J].海峽科學,2015(5):89-90.
(本文文獻格式:馬勤閣,魏榮銳,柳文敏,等.淺談微課在中藥學課程中的應用[J].山東化工,2017,46(3):116-117.)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aQin'ge,WeiRongrui,LiuWenmin,SangZhipe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
In the current “internet +” times,micro-lecture is used as a teaching mode relying on the internet,it is was favored and lov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With the aid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making skill,the fragmentation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is combined into video unit-micro-lecture.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but also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icro-le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application
2016-12-01
全國工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自選研究課題(教改項目)(NO.2016-ZX-309);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2016-JSJYYB-079);河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學生資助專項課題+新形勢下研究生獎助體系的構建研究(2016-JKGHXSZZ-30);南陽師范學院研究生案例教學課程建設項目(NO.ALJX201502);南陽師范學院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項目(NO.2014011)
馬勤閣(1981—),男,河南南陽人,講師,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研究。
G424.1
B
1008-021X(2017)03-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