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兆龍
(深圳鈺湖電力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11)
幾例PG9171E型燃氣輪機熱工控制系統(tǒng)故障事件和處理辦法
富兆龍
(深圳鈺湖電力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11)
介紹了PG9171E型燃氣-蒸汽聯(lián)合循環(huán)發(fā)電機組在長期運行實踐中總結的熱工專業(yè)方面的幾起故障事件和處理方法。通過技術改造和優(yōu)化工藝,提高了熱工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預防了人為誤操作。這為同類型的燃氣電廠提供了經(jīng)驗和參考。
PG9171E型;燃氣輪機;熱工控制
PG9171E型燃氣—蒸汽聯(lián)合循環(huán)發(fā)電機組采用“一拖一”的工作方式。最新控制系統(tǒng)為GE公司的MarkVIe系列。現(xiàn)將近年在9E型DLN1.0燃氣輪機運營實踐中涉及熱工控制的故障事件和處理辦法整理如下。
(1)啟機過程燃燒模式切換失敗和處理。
(2)透平排氣溫度主保護信號人為誤動導致跳閘事件和處理。
(3)2號軸承瓦振測點故障和處理。
(4)啟機點火失敗故障和處理。
(5)零起盤車失敗事件和處理。
1.1 燃燒模式工作原理
DLN1.0燃氣輪機組共設計有8種燃燒模式(見表1)。機組正常啟動過程按照先后順序依次為初始燃燒模式、貧貧(正)燃燒模式、二次切換模式、預混切換模式和預混穩(wěn)定模式5種燃燒模式。模式之間的切換觸發(fā)變量為燃氣輪機燃燒溫度值(TTRF1)[1](見表2)。
表2 深圳某燃氣電廠燃燒模式切換溫度、死區(qū)
注:℉為華氏溫度。1℃=1.8℉;0℃時為32℉。
1.2 燃氣輪機啟機過程燃燒模式切換失敗事件
圖1為某DLN1.0改造9E燃氣電廠在啟機過程中,先后2次燃燒模式切換失敗的曲線趨勢,事件較為典型。
第1次事件為機組在轉為PM_XFER模式后,燃燒溫度TTRF1波動下幅劇烈,燃燒室1區(qū)重點火,燃機回切到LL_NEG模式。
第2次事件為運行人員在機組尚運行在LL_NEG模式下,再次選擇BASE LOAD,機組不能執(zhí)行正常啟機燃燒模式切換流程,不能進入PM_SS模式,啟機再次失敗。
1.3 切換失敗事件分析
圖1 深圳某DLN1.0改造9E燃氣電廠在啟機燃燒模式切換失敗曲線
9E型燃氣輪機燃燒溫度TTRF1受到環(huán)境溫度、環(huán)境壓力、燃料熱值、控制閥組工作狀態(tài)、IGV開度、透平燃燒狀況(反映為排氣溫度、排氣分散度)等多因素的影響。在啟停機過程中,會偶發(fā)燃燒模式切換失敗的問題。在啟機時,集中發(fā)生在預混切換模式(PM_XFER) → 預混穩(wěn)定模式(PM_SS)轉換過程[2]。
如圖1所示,在事件1中,機組進入PM_XFER模式后,TTRF1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數(shù)值低至1 989.6°F,小于1 990°F(FXKTL2- FXKTL2DB)。邏輯觸發(fā)燃燒室1區(qū)重點火指令L3FXTV1,機組進入LL_NEG模式。
在事件2中,機組進入L-L_NEG模式,負荷降至72 MW后,運行人員選擇 BASE LOAD。但此時TTRF1為1 967°F,不滿足回切至LL_POS的溫度值1 950°F(FXKTS1- FXKTS1DB)條件,邏輯不允許機組直接回切至預混模式,機組依然運行在LL_NEG模式。機組再次嘗試啟機切至PM_SS失敗。
1.4 切換失敗優(yōu)化方法
針對事件1,在預混切換模式(PM_XFER) → 預混穩(wěn)定模式(PM_SS)轉換過程中,燃燒溫度下降幅度大的問題,從根源進行排查處理。
(1)檢查燃燒系統(tǒng)傳動裝置。首先,對液壓油路檢查,伺服閥濾網(wǎng)清潔,油質(zhì)為合格。遂對IGV和控制閥組進行標定,指令和反饋(就地和遠方)偏差小于標準值0.5%,以及傳動試驗閥組無波動問題,可排除傳動裝置的影響。
(2)檢查機械燃燒熱部件。重點檢查一級燃燒噴嘴(包括旋流器)、二級燃燒噴嘴的損壞和孔洞結焦情況。經(jīng)孔探檢查部件完好,可排除熱部件的影響。
(3)修正燃燒切換點溫度值參數(shù),以降低切換條件的門檻。即降低預混切換模式→ 預混穩(wěn)定模式切換溫度FXKTL2,或增加相應的切換死區(qū)溫度FXKTL2DB。但經(jīng)運行試驗得知該機組預混燃燒模式下的燃燒脈動臨界值為1 980 °F。依表2可知,如適當放大FXKTL2DB或降低切換溫度FXKTL2,在機組停機中,執(zhí)行預混穩(wěn)定模式→貧貧(負)燃燒模式切換期間,機組將進入燃燒脈動區(qū)間。該方法不適用本機組。
(4)在運行操作上進行優(yōu)化。預選適當負荷值(以深圳某9E型燃氣電廠為例,機組穩(wěn)定在75 MW負荷運行15 min),保證在機組進入二次切換模式前,穩(wěn)定燃燒一段時間后,再進行BASE LOAD方式選擇,以保證燃燒溫度不因“二次切換→預混切換→預混穩(wěn)定模式”過程中,IGV和控制閥組的變動,不至使燃燒溫度有過大的下降。
針對事件2,當啟機過程中,發(fā)生機組重點火,且進入LL_NEG模式,需要使機組重新運行在預混穩(wěn)定模式,要先降低負荷(燃燒溫度),確保機組重新進入貧貧(正)燃燒模式,即燃燒溫度值TTRF1<(FXKTS1-FXKTS1DB),再重新執(zhí)行升負荷指令。
2.1 型燃氣輪機排氣溫度主保護
PG9171E型燃機的透平排氣溫度是由安裝在透平后缸的24支K分度熱電偶獲取的(部分機組采用J分度熱電偶)。其位置分布如圖2所示,熱電偶編序應與控制邏輯保持一致[2]。
圖2 PG9171E型燃機的透平排氣溫度測點位置分布
PG9171E型燃機的透平排氣熱電偶參與的主保護控制功能如下:
(1) 透平排氣超溫保護(L86TXT);
(2) 透平排氣溫度分散度保護(L30SPT);
(3) 透平排氣熱電偶故障保護(L86TFB)。
2.2 溫度主保護信號誤動跳閘事件
深圳某燃機電廠在運期間發(fā)生14號排氣熱電偶故障開路問題。根據(jù)透平排氣熱電偶故障保護(L86TFB)可知,當在24支透平排氣熱電偶中,有任意相鄰的2支熱電偶同時出現(xiàn)壞值量,機組執(zhí)行跳機程序。
為防止故障擴大而引起排氣溫度主保護動作,采取臨時退保護措施,即強制L86TFB置0,以期在機組停運后,對故障熱電偶進行更換處理。
此時的L86TFB為False(0)狀態(tài),需人為激活“Force value”以使其信號保持為“Flase”。但執(zhí)行過程中,在激活“Force value”后,人為錯誤選中信號翻轉指令“Toggle Value”,如圖3所示,導致L86TFB置1,機組跳機。
2.3 信號誤動跳閘事件總結
圖3為MarkVIe控制系統(tǒng)強制信號操作界面(Send Value)。對當前狀態(tài)為“Flase”的信號進行“Flase”強制,正確的執(zhí)行步驟為勾選“Force value”→選中“Next Value”欄中的“Flase”指令→點擊“Send&Close”。
MarkVIe控制系統(tǒng)在“Send Value”界面中,設有“Toggle Value”,作用是為方便進行系統(tǒng)的傳動試驗,但也增加了誤動的風險。
故而,在對邏輯信號進行強制作業(yè)時,要明確強制信號所要求的最終狀態(tài)后,方可對“Next Value”欄中的“Flase”或“True”指令進行選擇。同時,慎用“Toggle Value”功能。
圖3 MarkVIe控制系統(tǒng)強制信號操作界面(Send Value)
3.1 燃氣輪機軸承瓦振工作原理
9E型燃氣輪機共裝有8個瓦振,為動圈式電磁傳感器,分別位于透平側的1號軸承(BB1、BB2)、2號軸承(BB3)、3號軸承(BB4、BB5),以及發(fā)電機側的4號軸承(BB10、BB11)和5號軸承(BB12)。透平側瓦振安裝位置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9E型燃氣輪機透平側瓦振布置結構
燃機軸承瓦振測點參與本體主保護控制邏輯如表3所示,控制策略也根據(jù)就地實際測點分為兩部分。
表3 9E燃氣輪機軸承瓦振保護邏輯
3.2 燃氣輪機在運期間2號軸承BB3故障事件
圖5所示為深圳某燃機電廠3號機在冷態(tài)啟機并網(wǎng)帶65 MW時,2號軸承BB3瓦振測點異常波動,數(shù)值由1.52 mm/s跳變至75.24 mm/s,又迅速降至0~0.01 mm/s,并在此區(qū)間開始小幅波動。MarkVIe系統(tǒng)觸發(fā)“Vibration input for seismic Sensor3”報警。
同時,透平側的BB1、BB2數(shù)值在1.26~1.28 mm/s范圍,并且BB4、BB5數(shù)值在1.72~1.83 mm/s范圍,屬正常區(qū)間,無異常。
該狀況在2015~2016年間,已頻繁發(fā)生。
圖5 深圳某9E燃氣電廠2號軸承BB3瓦振測點異常波動曲線
3.3 燃氣輪機在運期間2號軸承BB3故障原因分析
外觀檢查,BB3傳感器本體和延長電纜無損壞,中間接頭連接處無破損或因滲水滲汽問題。對BB3輸出值進行就地接線回路測量,輸出值為0V。
在安裝工藝上,9E型燃氣輪機2號軸承BB3瓦振測點因其本體的機械結構設計所限,采用倒裝方式安裝在在2號軸承座上,位于燃燒室底部,貼近燃燒溫度峰值位置,且臨近滑油管路法蘭面(此處存在漏氣問題)。工作環(huán)境惡劣[3]。
通過加裝臨時溫度測點,得到3號機滿負荷穩(wěn)定運行過程時,BB3安裝處溫度值,與同型號機組在同時段同工況的數(shù)據(jù)對比,如表4所示。3號機BB3工作環(huán)境溫度明顯偏高。
表4 某9E燃氣電廠1號機和3號機BB3工作環(huán)境溫度數(shù)據(jù)對比表
BB3測點采用Metrix5485c系列的動圈式磁電傳感器(見圖6)。此傳感器的敏感元件(動線圈、永性磁鐵等)和信號處理電子元件(如運算放大器、檢波器等)位于同一殼體內(nèi),所以能承受的外界溫度受到限制。
圖6 Metrix5485c系列的動圈式磁電傳感結構
故而得到結論,該故障的頻繁發(fā)生是因為BB3測點長期處于高溫工況下,致使信號放大元件損壞。
3.4 BB3瓦振測點頻繁故障的處理方法
為根本上解決9E型燃氣輪機2號軸承BB3瓦振測點因高溫環(huán)境受損的問題,對其進行選型替換。新型瓦振測點采用Bently330752型?;緟?shù)選型原則遵循:
(1) 輸出量的靈敏系數(shù)保持一致;
(2) 輸出量的單位保持一致;
(3) 輸出量的量程保持一致。
330752型傳感器在設計上將敏感元件與信號處理電子元件分開,如圖7所示。敏感元件獨立安裝在高溫區(qū)域,用延長電纜將信號引至安裝在溫度較低位置的信號處理電子元件,再用連接電纜做傳感器信號傳輸介質(zhì)變更,引至MarkVIe控制系統(tǒng)。該種安裝方式,可實現(xiàn)傳感器在高溫工況下運行的要求,耐溫可達到400℃。
圖7 Bently330752型壓電式傳感結構
因Bently330752型壓電式傳感器不同于動圈式傳感器,需變更為系統(tǒng)供電方式,故而要在系統(tǒng)軟硬件設置上進行如下優(yōu)化處理:
(1)ToolboxST軟件組態(tài)設置測點類型、靈敏度等;
(2)MarkVIe系統(tǒng)I/O Park進行供電方式的跳線處理。
4.1 燃氣輪機點火裝置工作原理
點火裝置的火花塞安裝結構如圖8所示。其工作原理為MarkVIe控制系統(tǒng)給出點火指令時(l2tvx1=1),輸出繼電器回路供給AC110 V至燃氣輪機透平間點火變壓器。變壓器升壓為AC15 000 V輸出。該高電壓、小電流擊穿空氣放電,接觸空氣和天然氣混合物實現(xiàn)點火[4]。
火花塞由固定裝置安裝在11號、12號火焰筒上,火花塞穿過火焰筒外殼,塞頭伸入導流襯套[5]。
圖8 火花塞安裝結構
4.2 燃氣輪機啟機點火失敗事件
深圳某燃機電廠對燃機火焰筒進行拆裝更換,完成點火裝置的復裝后(工作前,對火花塞外觀檢查,殼體無劃損,陶瓷內(nèi)套無破裂),進行假點火試驗。切斷氣源,強制MarkVIe控制系統(tǒng)l2tvx1信號為1?,F(xiàn)場確認11號、12號火焰筒有明顯打火聲響。
機組進行正常啟機流程。當清吹計時結束后,液力變扭器角度由50°降至15°,電磁閥20TU-1失電,燃機轉速開始下降。當轉速降至12%TNH時,控制系統(tǒng)發(fā)點火命令,計時60 s(K2F),一區(qū)火焰探測器顯示無火焰,點火失敗,點火失敗后手動轉入CRANK模式。
4.3 燃氣輪機啟機點火失敗事件分析
經(jīng)孔探確認,11號、12號火焰筒上兩支火花塞安裝均未伸入導流襯套,高壓電弧不能與燃料充分接觸,致使機組點火失敗。
4.4 燃氣輪機的火花塞安裝工藝優(yōu)化方法
為避免火花塞安裝出現(xiàn)類似問題,對工藝進行如下優(yōu)化。
(1) 外觀檢查。重點檢查殼體有無破損,塞頭陶瓷部分有無破裂。
(2) 筒外打火試驗。將火花塞固定在火焰筒外,強制信號l2tvx1=1。觀察火花塞放電打火情況。試驗過程中,嚴控距離,保證人身安全。
(3) 按照圖紙尺寸,安裝火花塞,保證塞頭進入導流襯套的深度在0.35~0.41 cm。
(4) 孔探驗證。對火焰筒內(nèi)的火花塞的插入深度進行驗證,已確認火花塞塞頭伸入導流襯套適當距離,且與襯套無接觸。
(5) 筒內(nèi)打火試驗。強制信號l2tvx1=1,監(jiān)聽火花塞放電打火聲響。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返修件不能完全依賴圖紙,孔探驗證很有必要。
5.1 啟動裝置工作原理
啟動裝置為燃氣輪機機組啟動提供動力。當燃機點火成功,并達到自持轉速時,啟動裝置自動脫扣。其主要組成部分為啟動馬達(88CR)、液力變扭器、液力變扭器導葉電機(88TM)等。
5.2 零起盤車失敗事件
深圳某燃機電廠燃機檢修后,投盤車試運。運行人員點擊“Cooldown on”,輔助潤滑油泵、頂軸油泵、抽油霧風機啟動,潤滑油母管油壓和油箱負壓建立正常。點擊“Start”,延時30 s后主保護L4=1,啟動馬達88CR啟動。隨后,HMI始終顯示轉速為0。MarkVIe控制系統(tǒng)因未能監(jiān)測到加速度信號,執(zhí)行L4T跳閘命令[5]。
5.3 零起盤車失敗事件分析和處理
對88CR啟動馬達進行點停試運,確認其工作正常。遂檢查液力變扭器油路是否通暢,對液力變扭器充油放油電磁閥20TU-1進行傳動試驗,發(fā)現(xiàn)電磁閥傳動機構不動作。檢查其供電電壓和線圈電阻無異常。拆下電磁閥,外觀檢查發(fā)現(xiàn)閥桿固定螺帽丟失。
判斷因該處固定螺帽松脫而導致電磁閥閥桿跑位,閥位不動作,油路不通。液力變扭器無工作介質(zhì)。
更換同型號電磁閥后,傳動試驗驗證閥門動作正常,油路暢通。機組正常執(zhí)行盤車程序。
本文結合多家PG9171E型燃氣輪機機組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總結出相應的處理和優(yōu)化辦法。目的在于最終提高機組的安全可靠性和防止人為誤操作。這為同類型燃氣電廠提供經(jīng)驗和參考。
[1]柴志紅,劉志勇,萬洪軍,等. PG9171E型燃氣輪機DLN1.0燃燒調(diào)整技術分析[J].燃氣輪機技術,2015,28(3):53-61.
CHAI Zhi-hong, LIU Zhi-yong, WAN Hong-jun, et al. Analysis on DLN1. 0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for PG9171 E gas turbine[J].Gas Turbine Technology,2015,28(3):53-61.
[2]富兆龍,劉志勇,張琨鵬,等. PG9171E型燃氣輪機溫度控制分析[J].中國電力,2015,48(2):31-37.
FU Zhao-long, LIU Zhi-yong, ZHANG Kun-peng, et al. Analysis on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pg9171e gas turbines[J].Electric Power, 2015, 48(2): 31-37.
[3]沈陽黎. 明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燃氣輪機原理、結構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4]李愛玲,張曉軍. 9FA燃氣輪機點火失敗原因及其系統(tǒng)特性分析[C]//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燃汽輪機發(fā)電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2010.
(本文編輯:楊林青)
電力簡訊
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確定2017年度重點工作
2017年能源工作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堅定不移去產(chǎn)能,不折不扣地將化解煤炭過剩產(chǎn)能一抓到底,高度重視防范化解煤電產(chǎn)能過剩問題。
二要全面推進能源生產(chǎn)和消費革命戰(zhàn)略,推進非化石能源規(guī)?;l(fā)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三要加快能源領域改革創(chuàng)新步伐,在電力、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改革實現(xiàn)新的突破,集中力量推進能源關鍵技術裝備創(chuàng)新。
四要大力實施能源民生工程,增加清潔民生能源供應,加快推進農(nóng)村能源生產(chǎn)和消費方式變革,全面開展能源扶貧。五要進一步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牢牢守住安全生產(chǎn)底線。同時,要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持續(xù)推進管理理念管理職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風轉變。
(本刊訊)
SeveralFailureEventsandSolutionsforThermalControlSystemofPG9171EGasTurbine
FUZhao-long
(ShenzhenYuhuPowerCo.,Ltd.,Shenzhen518111,China)
ThispaperintroducesseveralfailureeventsandsolutionsforthethermalcontrolsystemofPG9171Egasturbineduringtheoperation.Byprocessoptimizationandtechnicaltransformation,thesecurityandreliabilityofthethermalequipmentsarehighlyimproved,andtheman-madewrongoperationisprevented.Thisresearchcanprovidesomeexperienceandreferencetothesametypeofthermalpowerplants.
PG9171E;gasturbine;thermalcontrol
10.11973/dlyny201701017
富兆龍(1985),男,碩士,工程師,從事燃氣輪機熱控管理工作。
TK473;TP
A
2095-1256(2017)01-0072-06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