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所未聞的諸多第一次
“明年,接著扛?!比ツ昴甑?,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面對我們第25屆懇談會“扛與變”的主題與我耳語道。
轉(zhuǎn)過年來,我們發(fā)現(xiàn)2017年的“扛”,與其籠統(tǒng)說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倒不如進一步說我們將面臨更多“第一次”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無可回避,我們要第一次面對一個出言無狀卻說到做到的美國總統(tǒng);我們要第一次面對一個開始看白宮臉色行事的美聯(lián)儲;我們或?qū)⒃跉W洲選舉年后第一次面對一個行將潰散的歐盟;我們也或?qū)⒌谝淮蚊鎸Ρ幻蓝砺?lián)手遏制的巨大壓力……而《中外管理》雜志,也25年來第一次面對因為霧霾導致的政令不可抗力而推遲出刊。
痛心疾首的虎口第二次
但我想,對于中國社會來說,恐怕更多的問題還是出在那些早已不是“第一次”的事情上。
比如說,2016年北方群眾在動物園憤而下車以身喂虎后,2017年南方群眾再一次在動物園翻欄越障以身喂虎。記得更早在20年前,北京電視臺就曾偶然拍攝并播出行人私破欄網(wǎng)橫穿高速公路被車瞬間撞飛的慘烈畫面,但這絲毫不妨礙群眾第二天在事發(fā)地繼續(xù)穿行。
湯姆·漢克斯在電影《間諜之橋》中有句擲地有聲的臺詞:“你祖上是德裔,我來自愛爾蘭,但我們?yōu)槭裁炊际敲绹??因為我們遵守共同的?guī)則?!笔堑?,遵守共同的規(guī)則。但令我們痛心疾首的規(guī)則問題,依然痛心疾首地層出不窮。
而規(guī)則難題,根源真僅僅在于屢教不改的吃瓜群眾嗎?我們管理者是不是也應該反思,我們自身是不是尊重規(guī)則?包括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比如,當公安機關(guān)在官網(wǎng)上寫得明明白白的辦證要求,到一線窗口卻被“一人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現(xiàn)場人員嗤之以鼻、隨意改變時,縱你質(zhì)疑權(quán)力尋租,但也只能無可奈何。此時,尊重規(guī)則顯得蒼白無力。
基層問題頻仍的背后,其實都是高層管理的缺失。
再比如,喝酒。
不可思議的喝酒風波
如果說,《虎口遐想》居然在春節(jié)從作品成為現(xiàn)實只是偶然,那么過年喝酒,幾乎就是必然。再進一步,如果說過年在家放任豪飲,還只是傷身,那么年后開工再過量飲酒,就意味著誤事。中央八項規(guī)定效果顯著,但無法杜絕飲酒誤事。而這,既涉及個人管理,也涉及組織管理。
酒,確曾經(jīng)引發(fā)出過重大外交事件。
相信不少城市70后都記得小時候幾乎所有家庭墻上,都會懸掛一張照片,就是毛澤東、朱德和周恩來的一張歡快合影??偫硎峙跣膼鄣陌俸匣ㄅc馬蹄蓮,背景是一架中國民航的飛機。而它,就是因這起外交事件而生。
1964年中國成功試爆原子彈,同年赫魯曉夫下臺,可謂此消彼長,論戰(zhàn)多年的中蘇關(guān)系終于有了緩和的契機。于是,中央決定由周恩來率團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47年紀念活動。萬萬沒想到,在國慶招待酒會上,蘇聯(lián)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伏特加喝高了,竟然當著周恩來和整個中國代表團的面,打著嘟嚕說:“不要讓赫魯曉夫和毛澤東妨礙我們的兄弟感情”,“你看,我們已把赫魯曉夫搞下臺,現(xiàn)在該你們把毛澤東搞下去了”。面對這一突發(fā)事件,周恩來機敏迅捷地做出了反應:立即率全團憤然離場以示抗議,并馬上回國。
于是,就有了前述那張著名的照片。那是毛澤東平生唯一的一次去機場接人。
見微知著的管酒智慧
如今推想,享受超高禮遇的周恩來,內(nèi)心與其說欣欣不已,不如說惴惴不安。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部長在公務場合會說這樣不著調(diào)的話,縱然是他的真話。唯一的罪魁,就是酒。外交無小事,更何況是這樣的大事,又更何況是這樣自己親歷的大事。如果我們的外交人員也在公務場合喝多了怎么辦?!管理,就是要防微杜漸。
那么,怎么管?
下令禁酒?不行。飲酒是外交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作為管理,就是要在局限中完成任務,不可因噎廢食。雖然這最簡單,看起來最堅決,但也最沒水平。事實上,最極端的往往都是最沒用的。戈爾巴喬夫后來也禁酒,結(jié)果蘇聯(lián)酒鬼們不惜偷喝花露水。
那對飲酒量做個一刀切規(guī)定?可人和人的酒量差別極大。同樣半斤,有人毫無感覺,有人已爛醉如泥。管理,就是針對人的,因此就要承認并尊重個體的差別。同樣,酒和酒的差別也極大。同樣半斤,香檳和茅臺絕對是兩回事。作為管理,忽略人性、對象差別的一刀切,和因噎廢食一樣都是管理低能的表現(xiàn)。誠如我以前所言,這和不作為同樣屬于“怠政”。
那就窮盡不同的情況都做明確規(guī)定?那不難想象,光飲酒一項,外交部的制度規(guī)定得要多么繁復冗長!而且在現(xiàn)實中,外交官們還能把宴會酒桌先變成化學實驗室再舉杯不成嗎?作為管理,繁復本身就是在制造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同時,繁復便意味著難以操作,最后要么是一紙空文,要么成為選擇性管理的工具。
由此,我們不難歸納出公務場合飲酒管理的四大追求:第一,要嚴格萬無一失;第二,要簡單便于操作;第三,要尊重人性及其差異;第四,要將他律內(nèi)化為自律。四者缺一,都注定將失敗,或得不償失,或不可持續(xù)。
那么,我們的周總理究竟是如何要求的呢?
非常簡單,就一句話:你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就是你公務場合飲酒的上限。
這就是一位管理實踐大師的超人智慧!無需解釋。
年過完了,如今都流行說“擼起袖子大干”。那么,我們的管理在面對或創(chuàng)造諸多“第一次”的同時,至少要保證不要出現(xiàn)“第二次”的錯誤。不管能不能成事,首先都不要誤事。